Big Idea思维:以大历史观感知历史的宏大叙事
2022-07-02朱代军
朱代军
摘 要:黄仁宇先生创作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经典文学作品,在将历史以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同时,其站在全新的角度上思考历史的真正含义,并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一概念。作为历史研究的经典思想,大历史观的整体性、发展性特点与当前的Big Idea思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打破了教学格局的限制,构建庞大的历史定义与知识团组,使得历史的宏大以更为清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围绕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与“Big Idea”思维规划历史教学活动。
关键词:大历史观;高中历史;Big Idea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1-0139-04
大历史观就是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做比较,再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一定预测的历史观。也就是依据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做出合理的判断,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认识方法。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是对人物、现实与社会变革进程的必然反思。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工作不能仅围绕教材和历史人物展开,要让学生看见国家、看见民族、看见社会,感受千百年来的文化与变革,让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宏大气魄。挖掘历史的本真含义,发现历史的社会价值,以“大历史观”洞察历史,才能让学生看见历史之中所包含的深层魅力。
一、 “大历史观”与Big Idea思维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者已经对黄仁宇先生所提出的“大历史观”投入了相应的重视,但对“大历史观”到底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少有学者会进行研究。对黄仁宇先生的历史研究经历与文化作品特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所创作的“大历史观”一词其实就是“宏观历史”演化而来的“代名词”。黄仁宇先生强调,“将宏观及放宽视野的观念带入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去,这便是大历史观的雏形”。而反觀Big Idea思维,其放弃了历史教学的“小格局”,教学活动不再围绕课堂展开,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在教材当中,而是重新回归到历史的真实情境当中,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陈述。不难发现,Big Idea思维就是大历史观的“进化版”。但相较于晦涩的“大历史观”,Big Idea多了一些教育性功能:其强调了历史节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将教学关注点放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国家当中,从而打开了历史教学的新思路。
二、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分析
要想确保“大历史观”能够在历史教育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明确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这样才能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大历史观渗透的切入点,才能为学生大历史观的培养打好基础。那么,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短视性问题明显,缺乏整体意识
历史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学科,将人类所理解的社会、政治、军事和现实等生活连接起来,记录成文字对后人进行教育。在这一综合性较强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强调“前瞻”,更要学会“后顾”,针对当前的教学知识了解到同一时期世界的历史变革,形成历史的大局观,了解历史教学背后的宏大气魄。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关教学工作的“磅礴气势”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教学的“小”的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工作局限于课堂之内,教材之内,学生只能对当前的知识进行分析,但无法对社会现象背后的现实进行探究。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仅是在学习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对历史的整体性以及影响性没有进行思考和认识,导致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低。
例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的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知道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以及它们产生的深远影响,不能在课堂开始就直接进行讲解。在这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信息整合,了解英国与美国的制度存在哪些相似之处,仔细分析英国的议会与美国三权分立各有哪些利弊。教师不能够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分散性的讲解,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也正是大历史观对学生学习历史所提出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局限于教科书当中的内容,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并结合学科特点使Big Idea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机制空洞化,缺乏理论支撑
无论是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还是学生的发展需求,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以活动、讨论和积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成型。在这成型背后,是对历史真相的理解和对历史现象的探寻。对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来说,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过硬的历史素质,以西方的“工业革命”的讲解为例,在提起工业革命的概念时,学生脑海中应该闪过如下定义:世界上的发达革命,对整个世界的工业生产、科技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又可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是对概念的理解。而对学习素质更为优秀的学生,则能够“看得更远”:工业革命的推行是否与后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关?在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对自身价值在世界舞台上的强调。但结合现实来看,教师并不会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大部分时候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灌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而且,在历史教学环节,其以“掌握知识点”为唯一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还是以高考为主,以应试教育为前提,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还是局限在单元知识点上,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并不会为学生勾勒纵观世界的历史时间线。教学活动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三、 大历史观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形成整体思路,构建知识概念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历史上有所收获,就不能秉持着‘在短时间内看清历史’的思想,要用长时间去大开眼界,看见未来”。这正是“大历史观”的核心价值:将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来把握,让学习者在这个整体之中感受世界与民族之间的变化。Big Idea思维同样强调这种“整体性观点”,将历史移入真实的现实当中,感受整体下的国家变革。
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教师应该对“大历史观”和Big Idea思维进行集中利用,将历史知识整理起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站在Big Idea思维中“整体”这一概念上分析历史问题。
例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Big Idea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以及意义进行探究。学生可以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看一看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思考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比如说珍妮纺纱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可以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之后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主线串联起工业革命的背景,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清单,在其中列举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都有哪些,探究为何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在这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发生在欧洲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有哪些不同之处,并且都对哪些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后让学生思考科技创新对第二次工業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意识到Big Idea对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哪些重要作用,并在今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
(二)了解历史人物,准确切入历史
“大历史观”以历史的细致描述为背景,将历史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以数百年的时长为时间跨度,帮助读者理解历史知识。在重新强调历史细节的同时,还原历史的本真面貌。这种研究方式实现了历史研究活动的“见微知著”,但对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并不适用:中外历史纲要板块的教学尤为复杂,面对无限延长的时间跨度,学生很难对相关历史问题与历史知识做出回应。
但大历史观的宏观研究思想依旧是可用的。在应用大历史观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尝试对研究方法进行调整,以空间代替时间,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历史。对高中生来说,其对历史人物的关注远高于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可尝试以历史背景下的相关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配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时间与空间的纵贯线,对人物进行重新评价。
例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课的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了解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文艺复兴来讲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复兴的内涵与其中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接下来让学生观看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大卫》与彼得拉克所写的抒情诗《歌集》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说一说自己对文艺复兴的看法。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探究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出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比如主张人人平等和思想解放。然后深入地探究教会向西欧民众散发赎罪券背后的真正目的,领会马丁·路德的深刻思想以及他对宗教活动的看法。从Big Idea的历史观出发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学生主动配合,形成历史思维
大历史观强调历史的讲解要从细微之处入手,注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微小缺口”,依靠一种更为细致、直白的方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能够选择的教学切入点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或是历史人物,或是历史事件。纵观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这两大教学元素在历史课堂上也是极为常见的,如果能够要求学生主动对教学元素进行应用,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样在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必然也能够打开历史学习的新思路。
以高中历史教材中《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学为例,在“大历史观”的影响下,可尝试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以东西方的社会文化现象为论述对象,思考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对同一时期中国的状态进行描述。在工业革命时期,各种机械设备先后在世界上降生,作为兴起于17世纪的重要革命,其带动了世界生产力的提升。而回顾同一时期的中国,其依旧处于割据混乱的状态:17世纪初叶,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7世纪后期,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此时,外国的割裂阴谋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教师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西方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国还处于早期的封建统治王朝当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从社会环境、文明等级等角度进行分析:17世纪初虽然建立了军事政权,但在17世纪中期大明朝才完全灭亡,这期间,新生政党与腐朽政党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社会生产力被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被重新分配,科技与文化很难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是多党派纷争所造成的必然矛盾。配合所学知识与课外所掌握的相关材料,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英国的手工业文明较为发达,劳动分工细致,为后续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在17世纪的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重心,资源、环境俱佳,具备了一切改革的条件。而回顾中国,依旧处于政权纷争当中,其统治者并不重视科技的开发,导致中国的落后。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搜集相关材料,独立进行假设、论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历史事件的讨论当中,学会以更为透彻的方式分析历史问题,形成“大历史观”。总之,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材料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主动串联知识点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大历史观的培养打好基础。
(四)丰富教学元素,培养大局意识
大历史观认为历史必须要有所参照,才能理解历史中所传递出来的现实,让学习者看见真正的历史。教师应该尝试消除封闭狭隘的教育思想,要打破教材的局限,要用“大历史”的核心观念来观察曾经,并形成完整的历史轮廓。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以Big Idea思维和大历史观互相配合,在整体上理解历史教学的核心特点,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元素,进而,使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大局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好保障。
教师可尝试利用历史元素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微小的历史意象中培养自身的大局观念,重新理解历史。以教材《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学活动被放在整个世界的外交格局之下,教师可与学生开展互动讨论活动,思考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与国际格局变化的内在影响因素,在历史中看见国家的强盛。结合教材中的“新中国成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内容,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小人之心多了一些了解:这些国家历来奉行霸权主义,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必然意味着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如果不能压垮这个国家,就要抵制这个国家。由此,外交封锁、人才封锁自然成为第一手段,学生理解了冷战格局下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而在“国际格局的演变”的教学中,则可结合经典的历史故事与学生进行互动,如“周总理答美国记者问”“乔的笑”等,让学生在伟人的身上感受民族的气魄与精神。在“大历史观”的引导下,历史教学不应该以“历史知识”为唯一标准,更要强调民族文化、精神在教学中的体现。
四、 结语
大历史观为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开了新的思路,但如何应用大历史观,还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考量。总之,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切入点,正视历史教学的一般功能,努力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以及思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大历史观的引导下感受历史的宏大叙事。
参考文献:
[1]卢裕杰.运用“大历史观”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5(3):121.
[2]陈永城.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大历史观”[J].好家长,2015(7):130-131.
[3]杨友谊,李思谊.略论大历史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联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5):295-296.
[4]丁惠荣.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