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

2022-07-02刘春华

种子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种植技术

刘春华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明显提升。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种植效果,需提高种植田间管理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并做好相关技术推广工作,以此满足我国对农业绿色生产种植的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绿色小麦;田间管理;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12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产量与质量较高,在农业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是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需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全面提升田间管理能力,有效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全面提升种植水平。

1 绿色小麦对农业发展的价值

1.1 提升小麦附加值

小麦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在种植过程中,无法帮助农户获得大量经济收入,因此,传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同时,小麦种植环节常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加之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导致其回报周期较长,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绿色小麦种植不仅可以提升小麦品质,还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农产品类型,是一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种植方式。在此发展进程中,可全面提升种植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的种植水平与效率。绿色小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利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全面提升种植水平,优化传统小麦的种植技术,为绿色小麦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

1.2 扩宽市场

广泛种植绿色小麦可以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使小麦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我国诸多地区尝试种植绿色小麦,并不断加强与当地品牌的联系,以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更多种植户关注到绿色小麦的种植品种与方式,逐步构建出良好的市场空间与范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1]。

1.3 推动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粮食安全、质量问题密切相关,粮食种植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只有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最大程度推动农业化生产种植的发展与进步,进而确保在未来生产过程中,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绿色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积极推动各行业绿色转型,才能适应当前社会,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2]。绿色小麦是绿色食品,其作为一种全新的种植趋势,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在销售过程中离不开相关人员的扶持及引导。

2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

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全面提升小麦的质量与产量[3]。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绿色小麦的种植工作,积极优化调整相关技术,有效避免不良因素造成的相關影响。同时,要全面提升整体的种植管理能力,例如,针对田间管理的各技术要点开展培土壮苗、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1 培土技术

在种植绿色小麦前,要详细勘查种植区域的土壤,了解土壤特征,制订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为绿色小麦种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相比较传统的小麦种植工作,绿色小麦生长质量较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种植过程中,土壤环境与种植环境是影响绿色小麦生长的关键要素,需积极提升对绿色小麦的管理能力[4],选择适宜的土壤环境,从各项品质提升要点出发,确保色泽、口感以及品质,切实满足市场对绿色小麦的实际需求。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注重灌溉及施肥工作,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保障水肥合理性、设置定期处理时间,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水肥过多,对绿色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5]。

2.2 灌溉方案设计

合理选择灌溉水源是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灌溉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污染水源,合理控制灌溉时间,加强内涝、干旱的预防工作,最大程度保障绿色小麦的水分供给。例如,在冬季种植管理中,要避免冬季土壤过于干旱,灌溉水量保持18%,避免田间出现积水情况对后续灌溉造成不良影响。不同时期开展种植工作需全面提升整体灌溉能力,了解小麦实际种植情况,提升和优化小麦种植的整体效果[6]。

在实际种植工作中,对土壤进行针对性分析,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方式,纵横考量土壤环境,分析土壤肥力以及水分条件,确保土层结构、光照条件及水源分布满足绿色小麦种植需求。同时,积极优化及调整种植区域,形成较强的管理能力。

2.3 壮苗技术

为了全面提升小麦的成活率与整体产量,需在种植过程中,对小麦的苗种选择及处理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种时要结合土壤环境,从经济性、效益性等角度综合选择,保障种子的抗病性、品质及产量。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例如药剂拌种、高温杀菌及机械筛种,全面提升种植效果。在绿色小麦生长过程中,适当施入田间微量元素与尿素能为绿色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全面提升种子生命力[7]。

2.4 种植管理

现代化农业发展对灌溉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传统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大多采用雨养农业小麦,需根据气候条件适时播种。现阶段,在绿色小麦种植的过程中,需不断创新传统种植技术,提升田间管理的整体能力以及对作物的观察能力。绿色小麦种植分为冬季与春季两个阶段。其中,冬季气候较为干旱,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需切实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

2.5 除草剂使用

杂草是影响小麦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种植生产过程中,杂草往往比小麦的生命力更加顽强,会与小麦争夺生长所需的养分。因此,在绿色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对杂草的清除工作。例如,分析种植区域的杂草情况,严格控制除草剂剂量,尽量采用人工清除方式,避免对绿色小麦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中出现各类新型无害化药物,可以降低对小麦和土壤的不良影响,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率与水平[8]。

2.6 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种植阶段出现病虫害会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绝收。因此,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需全面提升小麦种植工作的针对性与可靠性,发挥绿色小麦的安全防护监管能力。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用传感器加强对种植工作的管理。

3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价值

现阶段,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以推广绿色小麦为主的种植技术可全面提升小麦质量与产量。同时,开展绿色小麦种植工作可以推动田间管理技术的发展,提升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全面带动绿色小麦种植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高速发展。

3.1 提升经济效益

随着管理技术的提高,绿色小麦种植工作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对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各地区小麦种植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绿色小麦种植与现代技术的协同发展下,我国农业逐渐向绿色方向发展,并呈现出高效率的发展态势。

3.2 提升小麦产量

推广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可以全面提升小麦的整体种植水平,为市场供给更多小麦农产品,满足市场对小麦的需求。良好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管理水平及效果,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3.3 提升小麦品质

相比于传统类型小麦,绿色小麦更安全、营养价值更高。大力推广绿色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可提升小麦整体质量与水平,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4 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推广措施

4.1 信息普及

4.1.1 经济信息

在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贯彻绿色小麦健康、绿色等现代化消费理念,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方式节约种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在当下经济信息的普及过程中,需调动种植户的种植热情,鼓励其参与到绿色小麦的种植环节,扩大绿色小麦种植工作范畴,让更多人了解绿色小麦田间管理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的客观性。

4.1.2 政策内容

为了落实推广工作,需对农户进行政策宣传及普及,让其深入了解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例如,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发挥自身职能,拓宽绿色推广与宣传通道,促进当地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另外,政府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全面提升与优化政策内容,开展农业建设方面的项目,带动种植户参与到绿色小麦的种植与管理环节,加快当地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政策宣传要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从战略性角度分析,使宣传工作与当地未来农业的发展相契合,全面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利用政策的指导力量,规范种植工作,帮助农户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种植技术的运用,加速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4.1.3 种植技术

现阶段,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是田间管理等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落实高效率推广工作,应从组织培训、案例分析及成品展示等诸多角度,为农户呈现全新种植技术的效率性与经济性,让更多农户自愿学习种植技术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未来工作中,获得更多种植收益。同时,需加大种植工作的技术普及力度,促使农户对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具有较高的配合度。

4.1.4 加大宣传力度

在信息普及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大普及力度,提升技术普及强度。例如,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研究市场对小麦种植的需求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推广方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做好相关技术的宣传工作,从多个维度出发,帮助农户了解更多的先进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技术的宣传工作得到认可,需确保宣传环节始终与当地绿色小麦种植工作保持高度契合。推广技术要符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避免農户对推广工作产生认识误差。

4.2 构建示范基地

在绿色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只有向农户直观呈现种植结果,才能使农户切实了解相关技术,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因此,为了落实绿色小麦管理与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需积极构建相关示范基地,将绿色小麦的种植成果较为直观地呈现给农户,使其了解该技术所能达到的具体种植效果。另外,在宣传过程中,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微型经济网络基地,从生产与销售方面,对种植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构建绿色小麦种植基地后,要鼓励农户定期到现场观察学习,及时对农户进行技术讲解,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种植宣传效果,还可以改善我国传统的种植与管理模式,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内容。建设良好的基地,需保障在种植过程中,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让农户动态化了解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经济效益,满足技术推广需求。另外,还要配备相应的种植工作人员,及时向农户介绍相关技术及种植方案,确保建设工作符合实际需求。

4.3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我国绿色小麦种植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学习种植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领域。在具体技术推广工作中,应分析国外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从种植情况与政策内容着手,制订符合我国当下种植生产的管理与推广方案。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经验,是促进我国绿色小麦生产的有效途径,可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4.4 提升政策福利

虽然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问题频发。因此,在开展种植工作的过程中,需对绿色小麦种植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升绿色小麦种植工作的合理性。为了解决发展矛盾问题,需从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经济补助角度进行分析,预想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加强政府部门对种植技术的补偿处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绿色小麦种植方式,提高农户对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加大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最大化提升绿色小麦种植的整体推广效果。

5 结束语

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绿色小麦的种植及管理会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因此,需及时优化创新田间管理技术,加大对该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现阶段,绿色小麦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农作物,科学采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可以更好地为市场化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市场前景,满足社会对粮食产品的质量性全新需求。开展绿色小麦种植工作,可全面提升绿色小麦的种植品质以及产量,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投入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中,使新型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晶,李剑,青平,等.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提高了生产绩效吗?——基于小麦种植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22(1):107-125.

[2]田原,张蕊,张磊.临沂市小麦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优质高产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24):67-69.

[3]徐刚刚,阿丽米热·苏莱曼,谢佳洋.基于ARIMAX-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新疆小麦产量-播种面积-种植结构预测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6):28-35.

[4]吴金芝,黄明,李友军,等.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旱地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种植效益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5):264-271.

[5]赵莹,王瑞杰,李振华,等.山东省小麦种植状况及品质测评对提升优质品率作用分析[J].粮油食品科技,2021,29(5):84-90.

[6]马会利.节水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在节水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17):52-53.

[7]慕云玉.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策略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9):38-39.

[8]白燕.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J].农家参谋,2020(12):55.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种植技术
无花果田间管理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抢种暮春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