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泪膜功能和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

2022-07-01马清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摘除术泪膜晶状体

马清清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99)

白内障是指由遗传因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浑浊[1-2]。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有眩光感、复视等,严重者可发生失明[3-4]。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术式之一。但有研究指出,接受此手术后的患者易出现泪膜功能下降的情况[5]。相关的研究表明,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较好,且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6]。本文对我院眼科接诊的66 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泪膜功能和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20 年9 月 至2021 年8 月 我 院 眼 科接诊的白内障患者66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3 例/ 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20 例;其年龄为60 岁~85 岁,平均年龄(69.78±7.62) 岁。 对 照 组 患 者 中 有 男14例,女19 例;其年龄为61 岁~84 岁,平均年龄(69.69±1.7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白内障的诊断标准[7];2)矫正视力≤0.7 ;3)Emery 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为Ⅲ级;4)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眼部外伤史;2)存在手术禁忌证;3)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

1.3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方法是:麻醉后,在11 点钟方向做巩膜隧道切口。切开巩膜,穿刺并注入少量黏弹剂。做辅助切口,进行直径为5.0 ~6.0 mm 的环形撕囊处理。对囊膜与晶状体皮质进行水分离,对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进行水分层。使用超声乳化仪吸除晶状体皮质及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冲洗术区。术后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日3 次。滴普拉洛芬滴眼液,每日4 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方法是:麻醉后,在角膜上缘做一个6.5 ~7.0 mm 长、1/2 厚度的巩膜切口。沿切口分离角膜,用穿刺刀做角膜内侧切口,注入黏弹剂。将切口扩大至8 mm,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对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进行水分层后,用圈套器取出晶状体核。注水冲洗,抽吸晶状体皮质。置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切口渗漏情况,若水密不佳需缝针。术后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日3 次。滴普拉洛芬滴眼液,每日4 次。

1.4 观察指标

1)泪膜功能指标。对比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距离(SIt)。2)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对比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及术后30d 两组患者泪膜功能指标的对比

在术前,两组患者的BUT、SIt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BUT 长于对照组患者,其SIt 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泪膜功能指标的对比(± s)

表1 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泪膜功能指标的对比(± s)

分组 BUT(s) SIt(mm)术前 术后30 d 术前 术后30 d观察组(n=33) 8.21±2.87 4.90±1.11 11.78±3.01 15.47±3.23对照组(n=33) 8.12±2.89 3.32±1.05 11.88±2.86 17.65±3.33 t 值 0.127 5.940 0.138 2.699 P 值 0.899 <0.001 0.890 0.009

2.2 术前及术后30d 两组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对比

在术前,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 d,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均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对比(μm,± s)

表2 术前及术后30 d 两组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对比(μm,± s)

注:# 与术前比较,P <0.05。

下方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术前 术后30 d 术前 术后30 d 术前 术后30 d 术前 术后30 d观察组(n=33)91.33±6.01 96.55±5.84# 81.43±4.98 84.25±5.87# 95.33±6.98 100.25±7.87# 114.22±9.01 122.17±3.79#对照组(n=33)93.01±5.27 96.34±5.79# 81.66±4.88 84.13±5.10# 95.56±7.01 101.05±7.66# 115.05±9.01 121.05±7.77#t 值 1.207 0.147 0.189 0.089 0.134 0.418 0.374 0.744 P 值 0.232 0.884 0.850 0.930 0.894 0.677 0.709 0.459分组颞侧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鼻侧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上方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3 讨论

白内障的病理机制复杂,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通过吸除晶状体核及晶状体皮质来改善患者的视力。但有研究发现,该手术可对患者的泪膜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BUT 长于对照组患者,其SIt 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较小。在术后30 d,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均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可显著提高患者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综上所述,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且对其泪膜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摘除术泪膜晶状体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1例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支撑喉内镜下与传统纤维喉内镜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人工泪液治疗视屏终端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眼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