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品种藜麦在秦安县的种植表现

2022-07-01张建升

农技服务 2022年6期
关键词:陇中秦安县全生育期

张建升

(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秦安 741600)

当前在我国种植的藜麦品种根据颜色分类主要有白色藜麦、红色藜麦和黑色藜麦3 种;而根据种植区域划分也可分为谷地藜麦、高原藜麦、盐滩藜麦、低地藜麦和亚热带藜麦5 种;根据藜麦的起源和用途,可将藜麦分为改良型或商用藜麦良种。目前在我国种植的藜麦都是商用型藜麦,其品种达540 余种,在甘肃省种植的藜麦品种有486 种,占我国所有藜麦品种的90%以上。近年来,秦安县藜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己逐渐发展成为助力山区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秦安县为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常年降水量400 mm 左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干旱,早春地温较低,严重制约藜麦的产业化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提高藜麦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藜麦产业高产高效发展,在秦安县设置藜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藜麦多品种单因素的品种比较,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的藜麦品种,以期为壮大当地藜麦产业提供种植品种筛选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藜麦品种:白色藜麦(陇藜1 号)、红色藜麦(剑红藜)、黑色藜麦(天藜黑藜),均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所提供。

地膜:白色地膜(厚度0.01 mm×长度120 cm),秦安县福雨地膜厂生产。

复合肥(N、P、K 含量15%-15%-15%),山东三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秦安县王铺镇王铺村秦安县藜麦合作社的流转土地内,东经105°26′,北纬35°4′,海拔1 958 m,前茬作物为冬小麦,土壤为黄绵土,土质疏松,pH为7.6。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1(CK):白色藜麦,处理2:红色藜麦,处理3:黑色藜麦共3 个处理,3 次重复,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8.8 m2(8 m×3.6 m),采用全膜平覆穴播技术,行距40 cm,株距26 cm,每 穴留苗1 株,保苗96 150 株/hm2,施复合肥600 kg/hm2,农家肥60 t/hm2,所有肥料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性作为基肥全部施入。在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藜麦的物候期,测量记录各品种株高、千粒重、粒色、粒形、产量等性状。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藜麦品种的物候期

从表1 可看出,从播种至出苗,处理1 用时最短,为9 d,处理3 用时最长,为16 d,较处理1 延后7 d,处理2 居中,为13 d,较处理1 延长后4 d,说明处理1 的出芽速度快;从出苗至间苗定苗期,处理3用时最长,为23 d,较处理1 多3 d,处理2 用时最短,为20 d,说明处理3在出苗后生长势最强;从花期至成熟期,处理1(CK)用时最长,为59 d,处理3 用时最短,为54 d,较对照缩短了5 d,处理2 用时57 d,较对照缩短了2 d;全生育期,处理1(CK)最短,为113 d;处理2的全生育期为119 d,较处理1多6 d,处理3最长,为123 d,较处理1多10 d。

表1 不同藜麦品种的物候期

2.2 不同藜麦品种的经济性状

从表2 可知,处理1 的株高最高,为233 cm,处理2 株高为208 cm,较处理1 矮25 cm,处理3 株高为217 cm,较处理1 矮16 cm;处理1 的单株产量最高,为28.05 g/株,处理2 的单株产量为25.34 g/株,较处理1(CK)低2.71 g/株,处理3 的单株产量为18.62 g/株,较处理1 低9.43 g/株;处理1 的千粒重为2.05 g,处理2 的千粒重为2.17 g,较处理1 高0.12 g,处理3 的千粒重为2.26 g,较处理1 高0.21 g;处理1 的粒色为白色,处理2 的粒色为红色,处理3 的粒色为黑色。3个处理藜麦的粒形均为圆药片形状。

表2 不同藜麦品种的经济形状

2.3 不同藜麦品种的产量

从表3 可知,处理1 的产量最高,为2 698.05 kg/hm2,处理2的产量第二,为2 437.62 kg/hm2,较处理1 减产260.43 kg/hm2,处理3 的产 量最 低,为1 791.76 kg/hm2,较处理1 减产906.29 kg/hm2。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0.05=6.944 3<F0.01=18<F=1 326.636 7,差异性极显著,说明处理1(CK)在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的适应性远强于处理2 和处理3;重复间F=0.351<F0.05=6.944 3<F0.01=18,试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藜麦品种的产量

3 结论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白色藜麦在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种植,全生育期最短,为113 d,株高最高,为233 cm,单株产量最高,为28.05 g/株,产量最高,为2 698.05 kg/hm2,适应性强,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而处理2红色藜麦和处理3黑色藜麦,分枝少,植株株型上冲,结穗部位上移,结实率及产量较低,适合搭配主体品种发展观赏藜麦和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陇中秦安县全生育期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帮扶秦安县工作推进会召开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探究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