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与服务模式研究分析
2022-07-01米钢军
米钢军
摘 要:随着我国医院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工作有序开展中,对医疗设备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同时需要确保充分发挥医疗设备作用和价值,因此对医疗设备保养、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不少医院对医疗设备缺乏完善的维修制度,设备维护、维修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需要对医院设备维修的多元化维修、维护服务模式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就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重要性,以及设备维修、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设备维修维护及服务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质量管理
引言:
作为医院内各项医疗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医疗设备也是医疗水平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医疗设备类型、种类不断增加,也使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维护难度加大。一旦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落实不到位,极容易因医疗设备故障而对医疗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制約和影响。因此需要对医疗设备维护维修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使设备质量得以切实保障。
一、医疗设备维修维护重要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设备先进性不断增强,也加剧了医院之间的市场竞争,其中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有效保障使医院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医疗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进行不断创新,确保与时俱进,利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维护维修服务模式进行改进,切实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对于医院领导人员而言,需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对相关维修维护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并通过相应考核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使维修维护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对医院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另外需要对目前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积极总结,并通过相应措施的有效实施,使设备维护维修质量切实提升,
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维修维护人员专业性不足
与其他行业机械设备相较之下,医疗设备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包括了生物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等方面,首先在设备引进、验收以及保管过程中,都要求相关维护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一旦维修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医疗设备相关维护及管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极容易导致设备违规使用、违规 操作,进而严重影响医疗设备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会导致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二)维修维护制度不完善
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过程中,不少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不健全,主要由于对维护维修工作缺乏重视,导致设备维修维护表格设置不全面,记录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对管理制度执行和落实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导致设备维修维护质量不高,对医疗器械实际使用情况、保养情况等难以及时掌握,使医疗设备管理质量降低。
(三)维修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不少医院过度重视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对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在此环境下,维修维护及相关管理人员也对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予以忽视,导致部分精密性医疗设备难以及时维护和维修,并且具体维修维护工作还普遍存在缺乏专人操作,且操作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制约和影响。
(四)维修维护方法缺乏科学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在医疗设备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使医疗设备朝着自动化方面发展,同时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导致医疗设备维修维护难度一定程度上加大,再加上不少医院专业维修维护人才缺乏,新型医疗设备难以及时进行维修维护,对设备使用效果造成影响。
三、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水平及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维修维护人员专业水平提高
首先医院领导人员应对自身管理观念进行积极转变,对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加强重视,并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为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质量,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维修维护人员培训和学习过程中,需要使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强化的同时,使维修维护人员能够对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质量有效提升。
(二)维修维护制度健全完善
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医疗设备维护和维修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并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同时对巡查工作进行记录,一旦设备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相关维修部门进行反馈,确保问题能够最短时间内解决,使设备使用效率有效提升。另外需要对个人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和落实,并将其纳入人员绩效考核内容,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医疗设备检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而使医疗设备突发性故障得以有效解决。
(三)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加大
在医院内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工作的安全化和合理化,使医疗设备使用更稳定、更安全,医院各级领导人员需要加强内部法律法规建设,对医疗设备维修及操作方法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和价值,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四)设备维修及维护方法更加完善
设备管理及维修过程中,需要保证各环节操作与相关规定和标准相符合。首先在设备采购环节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挑选具有合法资格的供货商中,并对其设备来源、资质、合格证等加强审核。其次需要对设备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对医疗设备档案进行建立,为后续使用查询提供便利。另外需要严格按照医疗设备养护制度,对医疗设备运行情况加强监测,对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医疗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设备运行效果得以保障,同时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较为繁重,也具有长期性,需要对现阶段设备维修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设备维修与维护质量有效提高,设备管理质量和效果切实提升,进而对医院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向东.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与质量管理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8):366-367.
[2]李建军, 党秀平.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与质量管理[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S01):3.
[3]冯启明.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 2020(8):2.
[4]余巍. 研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 2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