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构建研究
2022-07-01李芳
李芳
摘要:该文以“双创”为背景,从师资团队构建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当下我国师资团队构建所存在的问题这3个方面,阐述了“双创”背景下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现状。为企业建立的团体和协会,大学将提供创新培训和教育课程,以有效解决建设问题,优化教师的创业精神,提高教师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促进学校内部师资团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创 高校师资 师资团队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7(b)-0000-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LI Fang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in China. For the groups and associations established for enterprises, the university will provide innovativ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courses to effectively solve construction problems, optimize teacher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mprove teachers' overall ability and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llege teachers;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Research
眾所周知“双创”是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能力和质量,主要目标是促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它已经成为高中发展和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落后以及“双创”的艰巨任务,中国在教师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为此,该文将详细分析一些企业和“双创”背景下的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更适当的对策,大幅加强高校的业务和创新师资结构的建设问题[1]。
1“双创”背景下师资队伍构建的重要性
面对“双创”教育活动的研究不同于普通大学课程和实践,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由此,教师创新和知识技能创新发展的具体就会有不同层次、方向上面的要求,这正是由于“双创”背景下师资教育的创建存在的缺点,导致当下对于高校师资创建以及人才的培育收到一定的阻碍。当下我国“双创”背景下高校师资团队建设的整体进展存在高低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通过现有的记录中,体现出长期不均衡且持续的状态[2]。
“双创”背景下的教师在日常教育课程过程中充当者执行者的角色。“双创”师资团队对于组织学生训练、训创新学习方式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推动教育教学进步与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大学或学校主动成为教师培训和发展的领导者。帮助创新型教师的发展,使教师更快地提升为专业人才,成为高校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和一个系统,需要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同公司和社会合作,共同创建出一个完整且较为完美的教育系统。
2“双创”背景下师资队伍构建的作用
2.1教师是对于教学工作中充当管理者角色
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的背景下应根据相关目标和具体培训活动实施计划。教师可以使用自己的技能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结合他们的学习经验培养优秀的管理技能,有效进行监控教育、对后续行动、学生管理以及监控各种教学活动的进度和结果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双创”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整体质量。并且可以看出,建立和实施创新创业领域教师培训的内部机制可以实现新创业领域的教育目标[3]。
2.2在“双创”背景下,教师也可以在日常工作用充当指挥的角色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主要是促进创新精神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中,大学都是创新和创业实践,教师则一般会充当指挥者的角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提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商业和创新经验,并获得经验,提高他们的创业和创新技能。
2.3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充当探索研究的角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大众创业创新教育的第一阶段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双创”精神的深入发展和创新教育需要足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因此,创业和创新培训领域的理论研究需求特别强烈,任务极其艰巨。大多数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有很多实践经验,对大学和这一教育层次的大学的创新创业问题有很好的了解,重点讲的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深入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需求,深入思考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方向。因此,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理论领域的研究,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4]。
3“双创”背景下师资队伍构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3.1监管条例缺乏完整度,且教育发展不够规范化制度化
目前,大多數高校在教师创新管理方面缺乏协调,导致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新型教师较少,兼职教师较多。他们不仅负责创业和创新培训,还负责其他类型的培训。学校以及社会给教师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尽最大努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创业教育的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缺乏一个详细的体系;教师对创业和创新培训的兴趣普遍较低。第二,许多大学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系统的教授“双创”教育,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教授创业和创新,就会出现问题,一般来说,这些机构或部门缺乏重要的行政权力,导致企业管理和创新培训职能的力量被削弱。此外,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师资的招聘、组织、课程设置、培训组织一级经费筹措等方面还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这些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发展,使创新创业管理始终处于混乱状态。
3.2师资团队人员匮乏,面对学校所需的教学要求无法很好满足
首先,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严重失衡,许多大学面临着教师短缺的问题。十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设立了九所高校作为创新教育试点机构,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并不是每个高校都拥有足够多的能够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例如: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为创新教育的精英教师安排了三门课程。但是,学生人数不应少于中国高校总数的1/5。最后,参加培训和考试的教师相对较少,这表明从事创新活动的教师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其次,教师短缺将直接增加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导致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无法专注于教育创新。因此,创新教育水平无法提高,这严重影响了创新教学的质量,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缺乏创业经验。他们大多只从书本上学习,过于依赖教材,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因此其阻碍创新创业的发展[5]。
3.3实践性教师的缺乏导致教师团队的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
总的来说,目前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有两个大方向组成,一种是专攻专业理论课得老师,另一种大学辅导员,专门研究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管理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目前,我国教师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岗位结构和年龄结构还不完善。在大学结构中,大学顾问和管理者通常都拥有硕士学位。在年龄结构上,大部分教师年龄在40岁左右,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技能较低。在专业结构上,大部分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方面的重要人物,缺乏相应的经验,不能更好地确保国民创业创新教育的整体质量。在职位结构方面,中高级职位的教师人数较少,中低级职位的教师人数较少。此外,高等教育机构缺乏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在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社会兼职教师的缺乏,意味着高校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外资源,最终影响到创业创新教学质量。
4在此“双创”背景下,提升师资团队的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增强对教师团队“双创”教育的文化理论知识
第一要提高思想理念,改变观点,转变观念。在高层次设计中,要强化创新教育理念,加快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要从从思想层面上给予其相应的重视,要把“双创”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双创”教育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基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理念,将“双创”教育理念视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职业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双创”教育在学校教师中地位的提高。最后,创新型教师的角色正在逐步转变,从思想和情感的角度教会教师“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全面改革,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为学生在城市的创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培训掌握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知识,取得积极的成果[6]。
第二,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数量的快速增长。在宏观层面上,要不断落实创新型教师的要求,考虑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政府为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而采取的措施应得到广泛应用。在大学,大学生“双创”培训被认为是大学创新活动和转型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两阶段项目中,相关行业部门和高校主要参与者非常重视个人层面的创新创业培训,这是微观层面的需要。利用创新型教师培训与服务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理论、实践理解与实践应用。
4.2创建企业型的全面的师资团队
第一,“双创”教育不是高校的一种完全整合、自主的教育,而是与社会、行业合作的教育。实施创业创新开放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在成立研究小组时必须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首先,高校可以引进不同的专业人员或公务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兼职创业创新的教师队伍,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其次,详细阐述兼职教师的招聘要求、招聘流程和内容。兼职教师应在学生创业、创业投资等实践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加强理论、实践和综合教学队伍建设。其中,理论教师主要负责解释创业创新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教师对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负有首要责任。综合型教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品质,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相关人员应该整合内部和外部教师。坚持实施“走出去” “参与进来”战略,不断团结国内外教师,通过改进创新型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出去”意味着学校按照计划选择院系,将教师分为相关行业的企业,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师,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咨询技能。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邀请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依靠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信息和发展业务。并相互借鉴经验教训、教学方法和实践建议,为创新型高校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高校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
5结语
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創新创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双创”教育对高校“双创”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的领导下,教师创新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资源和结构来实现教育、培训和国际化,改善评估和激励,支持学校服务,这将有助于高校建立“双创”型教师体系。“双创”型教师可以在生产性研究性教学中发挥实践与合作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双创”型教师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也可以通过长期有效的机制来实现,让后续研究可以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徐伟,谢启,徐惠钢.自动化专业先进检测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9):130-132,141.
[2] 智慧.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10):128-129.
[3] 赵光楠.高职“三体”型教师团队的研究与探索[J].绿色科技,2021,23(17):282-283,286.
[4] 徐伟,谢启,徐惠钢.自动化专业先进检测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9):130-132,141.
[5] 陈铭.促进科技文化交融 推动社会创新发展——评《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2):133.
[6] 李少惠,张玉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