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客》教学设计与构思

2022-06-30余雪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情目标语文

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一定要遵循“以生为主”的理念。“以生为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符合教育制度改革理念。坚持生本理念,以《信客》为例,来探索具体篇目的教学设计与构思。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开展之前必须要明确目标,具有指导性作用,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方案制定上,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完全凭借自身主观经验来判断,对学生学习起点预估不准确,会影响到教学目标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1]。因此要重视课前学情分析,改变之前的学情分析方式,更加的细化,对学生自身情况有准确了解。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关注个体,在教学目标设置时做到有的放矢,体现出“以生为主”理念,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以《信客》为例设置教学目标。学习起点分析,学习起点包含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规律等方面分析,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分析。在开展《信客》教学之前,为了对学生自身情况有所了解,采用课前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此来进行学习起点的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1.用以下词语是什么意思?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2.你对本文作者了解多少?

3.在本篇课文中写了有关信客的哪些事情?分点概括出来。

完成课前问卷调查后,对最终结果分析发现:有50%左右的学生对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这两个词语理解不当;60%的学生对作者不了解,主要原因是阅读量少,没有接触到余秋雨写的文章,自身知识积累较少。40%的学生虽然可以说出有关信客的事情,但因为本篇是散文,所以叙事零散,学生很难进行概括。分析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后,对学生情况有全面了解,以此来设置教学目标[2]。

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细化了教学目标设置,一是会读会写生字词、二是掌握信客职业特点、三是了解年轻信客的性格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理顺思路,了解信客职业——概括信客事迹——把握信客形象——赞扬信客品质,确保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在没有分析学习起点的情况下,教师设置教学目标不够细致,由于教学目标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内容过多、教学速度过快等问题,学生对课文理解会产生困惑,影响到自身学习效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教师主观进行学情分析和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学情分析,效果明显不一样,对教学目标设置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构建“以生为主”语文课堂时,教师要重视学情分析,掌握学生自身情况,保证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性。

二、加强学情和课堂教学联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设置合理教学目标外,还要加强学情和教学的联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设计教学方案,要保证具有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在学习中消除内心困惑[3]。明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遇到问题进行收集、整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通过引导帮助他们解决。《信客》教学设计要点如下:

1.认识信客,了解信客产生的背景,职业特点。

2.走进信客,在本篇课文中,总共写了有关信客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信客是怎样的人。

3.感悟信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在交流中感悟信客。讨论问题如下: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要提老信客?年轻信客辞职对其自身形象会有影响吗?信客死后为什么要和老信客合葬在一起。在问题讨论中学生会加深对信客理解,感受信客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文章为什么会如此安排。

4.礼赞信客,信客是一份高尚的职业,在礼赞信客时,可以采用写墓志铭的方式,让学生试想一下,如果自己在信客墓碑之前会说些什么?完成礼赞信客的环节。

语文课堂问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以生为主”理念下,要以学生问题为主,教师问题为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内心会充满疑惑,在不断深入中找到答案,同时教师问题具有指导性,帮助学生走进信客、了解信客。借助于问题,让学生在《信客》学习中保持较高热情,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在礼赞信客过程中,学生会深受感动,学习身上优秀精神品质,促进健全人格形成,树立起正确人生价值观。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為了践行“以生为主”理念,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他们留出足够时间和空间,真正意义上参与进去。在《信客》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信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会激发学生自身兴趣,将信客形象描绘出来。由于每个人对信客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在形象上会有差异,因此相互间可以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生为主”不是简单说说,要积极践行下去,让学生全面参与进来[4]。

增强学生体验感,注重情感培养。《信客》一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细腻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共鸣。简单文字对学生说服力不大,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会有直观体验,增进对信客这一职业的了解[5]。通过情感培养学生会走到作者内心深处,明白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提升学习水平。

除了课文内容外,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关信客的知识,视野会变得开阔。需要注意的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引导、组织,创建出稳定课堂环境,保证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当转变教学方式,可以取得更好成效。

四、检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是开展考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主要是一般为月考、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间隔时间比较长,无法反映出学生当节课堂的学习情况[6]。另外教师考试以基础理论为主,包括生字词、语句等,很难反映出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由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弊端,因此建议采用课后测验方法,完成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之后,在教师的监督之下独立完成一份测试卷。教师要合理设计测试卷题目,控制好题量,同时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完成试卷后可以掌握所学内容。以《信客》为例进行测试卷设计,主要题目如下:

1.给以下词语注音,唏嘘、噩耗、伎俩。

2.用以下词语造句,鸡零狗碎、低眉顺眼。

3.通过阅读《信客》,作者表达了对信客怎样的感情,和自身有哪些联系?

通过课后测验,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对于容易出错的生词可以准确的读写。

同时测验问题设计难度要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文章情感分析。对试卷评判结果分析,在“以生为主”下,90%的学生可以掌握生字词,80%的学生可以对文章思路进行梳理,概括出有关信客的事情。

语文课后测试是重要一环,可以世纪汇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对于发现存在问题进行整理,进而优化教学方式,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检验教学效果一方面可以肯定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能够明白教学中不足,便于更好的完善,从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7]。

语文课堂上要转变师生角色,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则担任其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以生为主”要融入到整个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内心求知欲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潘艳.重视学情分析,优化“以生为主”的语文课堂——以《信客》教学为例[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1):8-10.

[2]文春香.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J].魅力中国,2020(44):185.

[3]胡菊芳.探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措施[J]. 读与写,2020,17(5):56.

[4]张艳.“以生为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语文课内外,2020(3):79.

[5]魏续昆.浅谈“以生为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131.

[6]张国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2020(27):181.

[7]黎爱民.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读与写,2021,18(4):72.

余雪波,云南省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学情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