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杨礼赞》鉴赏教学案例及感思

2022-06-30陈飞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言情礼赞白杨树

初中散文教学具有多元的价值,散文也称美文,通过散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艺术鉴赏力,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要求。散文创作手法多样,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散文手法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更好完成读写一体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要深入探究散文教学的价值,有效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一)茅盾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此后先后在上海各刊物任编辑、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由日本回国后加入到左翼作家联盟,后来创作出《子夜》《林家铺子》等中长篇小说。《白杨礼赞》是其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白杨礼赞》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人民生活日益艰苦,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茅盾被软禁在新疆地区多年,直至1940年,由于母亲过世才得以返回内地,茅盾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并且在延安地区亲身体验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北方农民面对生活艰难的乐观心态及勇敢面对敌人的决心。白杨树的取材也并非是茅盾随意取之,在此之前茅盾在我国西北地区仔细观察白杨树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留下深刻印象,由此茅盾将心中对党和劳动人民的敬畏之情寄托在白杨树上,通过赞扬白杨树的坚挺、雄壮、笔直生长、力争上游,来展現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坚毅和质朴。

二、《白杨礼赞》文本解读

(一)语言精炼、文字优美

散文《白杨礼赞》用1000多字,详细介绍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生长特点,从我国高原写到平原,这些大范围的铺垫让人身临其境,从视觉上展现出一副动态的画面。

作者在散文中注意用词的准确,像“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参天耸立”等等,同样是描绘高原壮阔和树木高大,作者笔下用词精炼,完美展示了作者的文字素养。文中突出展现的便是白杨树看似平凡却实质不平凡的特性,这其中作者用到肯定句、反问句,不同句式的转化,也在反复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文章最后部分提到北方劳动人民,“压迫不倒、折磨不了”这些秉性便是劳动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时展现出的不平凡。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是茅盾亲身体验过的,在当时战乱的年代,文人用手中的笔呼吁和唤醒中国人民,本篇散文便是将劳动人民的性格体现在白杨树上,突出性更强,感染力更大。[1]

(二)段落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白杨礼赞》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第一段,简单一句话“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感叹句式简明扼要的点明主旨,表达出作者此篇散文的主要目的。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四段,这三个段落重点描述西北高原的自然状况,作者为读者描绘出一副有广阔无垠的土地,绿草铺天盖地,黄绿交错间便是麦浪翻滚,这些是静态的景物描述,也是交代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作者用到“猛然间”抬头便看到耸立的、笔直的树木,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树的名字,也是稍加悬念,让读者亲身领会那种突兀感和视觉冲击效果。直至第四段,作者用肯定句式直接说出,那便是白杨树,并且实在是不平凡,读者也由此看出作者对于白杨树的尊敬和重视。

第三部分从第五段到六段,这两个段落重点从白杨树的生长,赞扬白杨树不屈不饶、勇敢向上的精神。这其中作者用到“力争上游”“绝无旁逸斜出”等等词汇,通过这些词语,读者也可以想象出白杨树参天向上、笔直坚挺、茁壮成长的景象。并且第六段,作者再次用到“这就是白杨树”并且不平凡等字眼,与文章上述内容呼应,再次表明作者对待白杨树的态度。

第四部分是突出文章主题思想的一部分,作者用文章前半部分交代出西北高原的地形风貌,也讲述了白杨树的生长特性,由此作者联想到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英勇对抗敌人,不怕艰苦,这种精神恰好是白杨树的精神。作者在第七段连用了四个问句,像是一点点敲击读者内心,让读者震撼和警醒。

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文章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叙述回归到白杨树本身,白杨树极常见,极易生长,虽没有楠木的贵重,但是精神是无价的,这是总结段落,突出主题。

(三)写作手法娴熟、思想深刻

1.从手法上看。

文章中应用大量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其中大量的肯定句、反问句、长短句的反复应用让读者读起来没有厌倦感,相反被作者独特的的语言吸引,层层递进。从情感上讲,当时的中国处于动荡时局,很多文人写的文章都是悲愤的、消极的,但是茅盾先生的这篇散文热情洋溢,充满希望,是当时黑暗中的一束光,催人奋进。

另外,文章应用大量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白杨树比作“哨兵”,形容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些词语让读者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作者赞扬白杨树的品格产生共情。文章最后,从白杨树到北方农民再到“哨兵”,这种象征的层层递进,展现出当时人民万众一心,积极对抗敌人的决心和勇气。

2.从主题思想看。

茅盾先生经历了国家的蒙难,体会到“亡国奴”带来的罪恶感和压迫感,是一位极具民族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写作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积累,擅长将心中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实物展现,也就是将“象征”进行“托物言情”,《白杨礼赞》便是其中经典之作。

白杨树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手中的宝,但是多数文人会将白杨树与落叶、凄凉、悲秋等词汇联系到一起,茅盾却看到白杨树的另一面,将它的笔直、向上、团结描绘出来,并且结合当时的时政,将白杨树与劳动人民结合在一起,作者当时是热情的并且心中充满希望,一如我们的国家,只要人民团结在一起就可以迎接住更大的风雨,可以守护好更广阔的国土。

三、《白杨礼赞》教学分析

“托物言情”是散文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和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或志趣。[2]例如在《白杨礼赞》中便是作者通过描写白杨树内心寄托对于劳动人民的敬佩。

(一)紧抓托物言“情”,产生共鸣

托物言情的写作手法多数为“物为我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解读具象的实物,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抽象的情感表达,体会散文的独特魅力。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白杨礼赞》和《爱莲说》等都是托物言情的典型文章,在讲解这些文章时,首先应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赋予或者挖掘出来的实物本身的特质并且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作者内心对于实物本身的赞美。

另外,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积极探讨“言情”的真正涵义。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解教学是外在推动,本质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会从两种托物言情的典型文章中找出不同,例如在《白杨礼赞》中,托的“物”是“白杨树”,言的“情”是“劳动人民的精神”,而作者只是将看到的和体验到的联系到一起,还有一种托物言情是将作者自身的抱负或者追求寄托在某一事物上,这就要求学生要体会具象的“劳动人民的精神”,还是需要真正了解作者,体会一种伟大的难以实现的抱负和理想,便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更容易产生从“物”到“情”的深刻体会。

(二)分析托“物”特征,理解深意

在《白杨礼赞》中,直至第六自然段,作者都是在描述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状态,像是此类托物言情的散文,作者不管将内心情感寄托在什么事物上,都会在文章中用较长的篇章仔细描述。因为作者要寄托情感,所以必定是仔细观察,甚至长时间观察,是作者基于一定视角从实物主体到心理探究多层次叙述,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不能及的,也是学生重点学习的部分。

除此之外,便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具象的表征延伸到内在本质,这个过程是学生基于充分了解“物”的特征为前提。本篇散文的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学生在了解至此时可通过想象将画面加深或者画下来,发散想象力的同时领会作者站在高原上看参天大树时的欣慰和希望。白杨树本是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植物,却在作者笔下有了新的生命力和象征力,这便是语文带给人们的满足感,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一项资源。

(三)贯彻“物”“情”,理清思路

托物言情的重点在于“言情”,本篇散文就注入了作者浓浓的深情。文章中有三个段落只有一句话。第一段斩钉截铁的“我要赞美白杨树”;第三段“那就是白杨树”;第五段中“这就是白杨树”。其中“那”到“这”是视野的由远及近,也是作者从广阔的高原聚焦到一颗白杨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已经将自己对于白杨树的喜爱和尊重表露无疑,而文章最后点名白杨树象征的是北方农民,思路逐渐清晰,情感逐渐真挚,读者没有阅读压力,学生理解也是层层递进。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文章语言為载体,品味作者对实物描写,领会作者的真实情感表达。

四、《白杨礼赞》的教学价值

(一)从审美角度看教学价值

散文中提到白杨树本是平凡的,极易生长的,在学生的眼中是司空见惯的,多数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白杨树的树干、树枝的形状,没有发现茅盾先生笔下白杨树的优点,雄壮、笔直、绝不旁逸斜出、紧紧靠拢等,通过学习《白杨礼赞》,学生看到白杨树的另一面,这便是提升审美的开始。

语文教学除去教会学生字词、段落,更重要的便是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观念,培养较强的语文素养,这才是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白杨看似平凡的事物,只要我们有审美意识,可以用独到的眼光观察生活,就可以发现它们的美。教学《白杨礼赞》,不妨让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语言的魅力,自主探究托物言情的写作手法,打破散文的传统教学,培养学生新的审美趣味。

(二)从散文体裁看教学价值

很多著名学者和诗人都曾提到诗词是讲究境界的,其实在现代语文体裁中散文也是如此,有境界的散文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和思想,让人获得人生的价值,启发生活的希望。

《白杨礼赞》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多年的战争使得中国人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当时很多文人的笔下都在叙述生活不易,表达黑暗中的苟延残喘,但是茅盾创作此篇散文,却是怀揣希望和精神食粮,告诉世人只要团结,只要坚毅,就可以像白杨树一样抵挡住高原的恶劣天气而茁壮成长。这让读者茅塞顿开,打开了视野,不再看到眼前的苟且,更重要的是前方的希望。当前的中学生没有经历战争年代,但是通过《白杨礼赞》这篇文章,通过了解白杨树,自然能明白茅盾赋予它的深远意义。

(三)从时代精神看教学价值

赋予散文时代精神是作者的写作习惯,《白杨礼赞》是茅盾受邀前往延安以后,经历过在新疆的黑暗,重新在延安地区体验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场景后创作而成。

194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当时进步学生、报纸传播媒介等都在呼吁爱国和民族自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抗战多年,茅盾看到劳动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勇敢向上的毅力,便将这满怀的敬意寄托在白杨树上,以期呼吁更多的人,散播更强的希望。顺应时代发展,为时代呐喊助威,这是时代赋予散文的魅力。

语文教材中选择抗战时期的选篇有很多,在讲解此类教材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归到时代情境中,感受民族存亡的紧迫感,只有如此才能理解其时代精神。当前我国作为世界强国,也逐步实现全面脱贫,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但是生于忧患,当前仍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伟大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上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新的时代意义。

散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标里的重点,散文选篇占语文教材现代选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此大比重的选篇正是专家学者期待学生走进散文的魅力。《白杨礼赞》自选入语文教材,历经时代变迁,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一再改进,仍然是值得当下学生认真学习领会的经典作品。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也是期待探究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需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和生活是不可以分开的,而散文又是作者基于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学习散文也是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真心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并从中体会美好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王振.聚焦关键词,寻找语言解读密码——以《白杨礼赞》为例[J].科普童话,2020(21).

[2]张鹏.《白杨礼赞》文本细读及教学价值的实现[J].语文教学通讯,2020(29).

陈飞红,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言情礼赞白杨树
听故事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礼赞40年
会唱歌的树
采油树礼赞
上海沦陷时期“小姐作家”的言情叙事研究
《独家星劫》首发记者招待会
“五老”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