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宾语前置”,促进文言文自主阅读能力生成

2022-06-30黄美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文代词介词

囊括“宾语前置”在内的倒装句式,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所以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是因为宾语前置句是倒装句,而倒装句是古代汉语区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要生成学生古文自主阅读能力,就要先辅助其突破倒装句的学习难点。要突破倒装句的学习难点,就要从最触手可得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入手。而“宾语前置”句的学习难点在于:语序、类句式、主宾。

一、复原宾语位置

分析“宾语前置”句,要能够在看到新古文时,针对其中的“宾语前置句”里的动宾语序,进行复原。复原时,要能够在例句中,辨析出句子成分;辨析出句子成分后,还要逐一分析出各个成分对应的词类;此外,还要给予:分析逻辑。以《鸿门宴》课堂实例(见附录:《鸿门宴》教学实录)中“古人之不余欺也”为例进行辨析。此外,还要给予分析逻辑:辨析句子成分——分析对应词类——复原语序——确认句式。复原宾语位置是规范语法的细枝,语法的规范能提升古文的正确学习思维,思维的正确,能激发学生的对更多古文的阅读欲。

二、辨别类句式

在认识、分析、复原其语序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在类句式中辨别它。“宾语前置句”常常会混淆于各种类句式中。学会辨别“宾语前置”句,就要能够在各种类句式中,把它抽离出来。宾语前置的类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被动句等。其中,“被动句”最为经常被误判为宾语前置句。(执教过程的提问数据足以证明此点)因此,执教过程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析两者的区别。

三、拎清主语类别

有了上面的学习,还要掌握其辨别的关键:拎清主语。“拎清主语”要能辨析出类句式的主语类别。众多类句式,之所以形成强干扰,是因为其主语经常被误判为:宾语。“主语”之所以被误判为:“宾语”。是因为“类宾主语”与“宾语”发生了混淆。以《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为例,提问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句是:宾语前置句。教学中,需教学生区别“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中的名词作宾语还是主语。主语的抽离与分辨成为解构宾语前置句的重要环节。明确主宾能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文意,理解文意有益于在古文阅读中生成新的思想高度。

四、凸显判断关键

判断宾语的关键是:动词或介词后面能不能加对应代词或名词。如若不能,则此不是宾语。高一学生常把动词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当作宾语。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句子成分和句式之间的关系。主语的分类涉及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宾语的位置涉及宾语前置句。宾语只和动词和介词的支配有关。和动作的实施和受害无关。高一学生经常会把被动句的主语当成是宾语。教学生辨别宾语,就要教学生辨别:“受动词支配”和“动词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之间的区别。凸显判断关键,有助于学生接触新古文时,形成理性思考思维,理性思考思维能辅助学生阅读古文时不过多偏离文意,与文意的趋同,能使古文阅读障碍获得消解。

五、《鸿门宴》教学实录(课堂节选)

我:昨天的小测,很多同学“若属皆且为(之)所虏”写成宾语前置句。这句是不是宾语前置句呢?

学生:……(沉默)

我: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这句为什么不是宾语前置句。首先,什么是宾语?

学生:受动词或介词支配的名词或代词叫宾语。

我:嗯。宾语的位置,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是一样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就形成了:宾语前置。在哪些条件下,可以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呢?我们一起看3个句子:

(展示3个句子:(1)古人之不余欺也(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忌不自信)

我:这三个句子里的“不”“未”“不”,共同告诉你:这三个都是什么句?

学生:否定句。

我:正确。那么,“余”“未”“自”,这三个是什么词?

学生:代词。

我:嗯。“欺”“有”“信”呢?

学生:动词。

我:嗯。在这里,代词“余”“未”“自”是受动词“欺”“有”“信”支配的对象。所以,代词“余”“未”“自”是作动词“欺”“有”“信”的……?

学生:宾语。

我:作宾语,就要放在动词的后面。但,在这里作为宾语的代词是放在动词的后面吗?

学生:不是。

我:它们放哪了?

学生:动词前面。

我:嗯。像这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就是宾语前置的一类。宾语前置的条件除了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还有什么呢?我们再来看5个句子:

展示: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我:前面3句的“?”共同告诉你,它们是什么句?

学生:疑问句。

我:疑问句是不是一定要有问号?

学生:不一定。

我:没有问号,有什么词也可以构成疑问句?比如第4句里的:“谁”这个字。或者我们日常说的“什么”“哪里”……

学生:疑问代词。

我:正确。这5句里的疑问代词分别是哪个字?

学生:何、安、何、谁、何。

我:“何”“安”“何”“谁”“何”分别作哪个字的宾语?

学生:操、在、言、与、以。

我:这5个字里,“操”和“言”是动词,但“在”“言”“以”是动词吗?

学生:不是。

我:“在”“言”“以”不是动词,是什么词?

学生:介词。

我:像这种,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的,就是宾语前置的第二类。但是,第(1)句“大王何来操”中,疑问代词“何”为什么不是作动词“来”的宾语呢?

学生:因为它是不及物动词。

我:很好。所以,在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的句子中,你还要注意下这些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结: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宾语前置,你首先,要先判断它的:句子类型;其次,判断它的:代词;再者,判断它的:动词或介词。最后,判断: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是否:提前了。在这4步里面,最难的是哪一步?

学生:第4步,第3步……

我:嗯。应该是第3步。判断:动词。因为:动词会涉及到:是不是及物动词。

六、教学小结

我们要以此课教学为案例,以课内为基点,辐射课外古文,以点带面,从激发阅读欲、捋顺结节、形成新思维高度、消解阅读障碍等方面,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古文能力的生成。学生古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生成,不会再一篇或一节课后立竿见影。若能在执教之余,辅以多种历史读物,品评历史人物、事件。那么,扩展学生思维深度广度,生成古文自主阅读能力指日可待。(建议读物:《晋书》、《宋史》等二十四史)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G].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14-17.

[2]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著.古文观止(上)[G].中华书局,1959,4-11.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23-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11-17.

[5]梁增红:阅读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J].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2期.24-27.

[6]夏宇:从《红楼梦》节选阅读走向原著阅读[J].中學语文教学,2020年第2期.28-34.

[省部科研项目资助: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语文学习群”背景下高中群文阅读课程化的实践研究(FJJKXB18-329)2020.08]

黄美兰,硕士,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古文代词介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介词和介词短语
代词(一)
代词(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