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西游记》为例谈初中名著阅读

2022-06-30苏陆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西游记名著读书

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观的大力感召下,名著阅读正在日益走向语文学科活动“自然回归”的道路上。然而,在惯性力量等因素影响下,“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时间成本、考试压力使得有些地方名著阅读教学仍在“高投入、低收效”状态下的低层次运行,不但让学生的期待率普遍下滑,语文教师也开始逐步失去了原来的热情和信念。那么,如何切实改变“低效阅读、事倍功半”现状呢?

一、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名著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常规性地开设一堂课,很容易浮光掠影。想要名著阅读教学有实效,系列指导非常必要。为了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语文教师在名著教学前要提前做好系统规划,对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教学时循序渐进。

1.布置阅读任务。在起始课上,明确本阶段所读书目。市场上《西游记》有多家出版社版本,内容不尽相同,要对名著版本进行甄别,剔除盗版和劣质书。全班统一读某一个版本。

2.做好读书计划。《西游记》全书共100回,长达80多万字,如果每天读一回,需要100天才能将其读完;每天读两回,需要50天才能将其读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指导阅读之前需要制订一个阅读计划。建议用七周时间,阅读两遍。第一遍玩赏性阅读,按照每周阅读20回的进度,花五周时间将其读完,重点是了解故事情节,赏读文章语言,了解人物性格,品味重点语段,体会作者情感,提出阅读疑问。第二遍研究性阅读,花两周时间重读全书,寻找发现问题的视角,分别从某一个角度或侧面去阅读全书,带着问题去读书,力求读出自己的新问题,并通过研究性阅读,自行解决相关问题。

3.完成读书笔记。每天提醒学生及时完成本周的读书任务,做好当天的读书笔记并及时进行批阅。

4.进行阅读反思。到第五周时,学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遍玩赏性阅读。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第二遍研究性阅读,让学生再读,并进行阅读反思,写读书报告。要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结合《西游记》全文内容和之前的读书笔记心得,选择一个角度写出最深的阅读感受。相关书评资料可以参考,但杜绝抄袭。主标题为《〈西游记〉之我见》,副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5.展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相当于一篇大作文,学生写读书报告的这一周,作文课可以暂停。可以用两节连堂作文課做读书报告的讲评或者召开班级读书报告会。

二、点面结合,散点聚焦

“点”和“面”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把初中统编教材的12本必读名著看做一个大“面”,那么按时间分,古代的、现代的就各是一个小“面”;角度变一下,中国的、外国的就又各是一个小“面”。“点”就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著名作家的主要作品。如果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看成一个“面”,那么《西游记》就是其中的两个闪亮的点。如果把《西游记》看成一个“面”,那么“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就是一个“点”。如果把孙悟空看成一个“面”,那么“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个“点”。

明确了“面”和“点”的辩证关系,我们就能正确运用“点面结合,散点聚焦”的方法进行名著阅读指导。

学生按照整体规划,循序渐进读完小说后,在读书报告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集中展示《西游记》的“面”,包括作者、写作背景、结构特点、艺术特色等等。然后,可以重点介绍社会背景。这个背景是一个大的“面”,必须让学生明确。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去品析人物形象和相关故事情节。在“西天取经四人组”这个小“面”上,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就是四个分“点”。课上可以进行散点聚焦,比如选择悟空这个人物“点”,引导学生品读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这几个典型的事迹“点”。最后结合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从作者吴承恩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质来看,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从民族文化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出强烈的抗争与进取精神;从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自由精神、秩序精神和为人类群体奋斗的精神。其形象的基本内核,便是为造福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抗争与进取精神。其中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的矛盾,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秩序精神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这样,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散点聚焦,学生对人物的认知就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

当然,阅读指导时,可以先“面”后“点”,由全面到局部;也可以先“点”后“面”,由具体到总体。总之,“面”要靠“点”来支撑,“点”要靠“面”来深化。

三、设计问题,任务驱动

一部名著就像一条河流,要顺利过河,需要教师帮忙搭桥。学生天生是一个探究者,对世界充满探究的欲望。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和方式,比如以问题为抓手,进一步关注名著阅读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教师精心设计阅读问题,以具体的阅读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积极投入到名著阅读活动中。

首先,分组。我们先设计分组活动表,如下表:

全班分成四个阅读小组,每个小组对应一个探究问题,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阅读时读书笔记里汇总和筛选。每各小组选一个组长,其他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组长处报名,自动成为组员。如果小组间人员严重不对称,老师可以根据学情,相机对分组做适当调整。

然后,布置任务。召集组长,明确具体的阅读任务:每个小组围绕主题,认真探究;每个小组形成探究成果,并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做展示;PPT中要包含名著中内容,也要有知识拓展;约定任务完成时间(比如一周);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协助解决。

最后,成果展示。四个小组的探究成果PPT先向老师展示,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老师的指导可以使各个组展示的探究成果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再在全班做展示,效果会更好。

在探究问题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思考会更深入,主动性也会变强,老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而有效。

四、读写相融,来回行走

郭沫若先生主张多读名著,其原因是名著内容丰富、深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反过来亦如是,经常多形式练笔,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独特理解。

揣摩赏析,品味语言味道。名著往往是处理语言的最佳范例。《西游记》取材于民间传说,语言,朴素、真挚,最适合劳动人民读。作者吴承恩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说劳动人民最朴素的话,更难得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上层阶级不齿说“粗俗”的农民话,但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不管是“如来”还是“八戒”“孙悟空”“国王”等等,所有的人物都说劳动人民的口语。如第六十九回,朱紫国王哀求悟空救出皇后,并愿以王位相让,八戒就在旁边大笑道:“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着老婆,就不要江山”,类似于这样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摩,做批注、写语言赏析,体会作品朴素真挚语言中创造出的充满活力的表达。

补白入境,增加阅读深度。对于唐僧对待悟空的态度,不少学生在阅读时不一定能够理解。如唐僧路经两界山收孙悟空为徒之后,路遇六个毛贼,刚从五指山下解救出来的悟空将这六个贼人一通打死,因此被带上紧箍儿。包括三打白骨精之后,悟空被唐僧赶走。有学生觉得唐僧不仅懦弱而且是非不分,阅读时,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故事的环境、情节对人物心理进行补白,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人物、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更深入一层:几个毛贼和小妖本质皆非正道,可是,唐僧坚持不杀生,正是他佛家的慈悲心怀。

角色练笔,拓展阅读外延。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重要代表,吴承恩在这个神奇诡变的活动空间中塑造了很多典型人物,天、地、冥、水四大境界中仙童、神官、灵兽、凡人、妖怪……这些形象,个个多姿多彩。可以引导学生以“    ,我想对你说       ”为题进行练笔。这样的角色练笔,可以让学生近一步对“生命与社会”的关系有更深的思考。

讀写结合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延伸原有情节创造性地改写、进行探究性专题阅读小论文的撰写等等。名著阅读,读的思维受时间限制无法深入,让学生在“读”和大大小小灵活多样的“写”之间来回行走,阅读习得更为丰富深刻。

五、学科融合,互促共生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就已意识到文艺各门类的相互融通。如今,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科学设计艺术化的教学形式,组织审美化的教学过程,借助活泼的教学手段、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通过看、听、画、唱或者演的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美”或“艺术”的形式中有效地接受“教”的影响。

比如将阅读和绘画相结合。在《西游记》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一章中,文中插图是黑松林鼠精作法,但被悟空识破擒获,插图为黑白色。我们可以让学生给插图中人物的衣服涂上自己想象的颜色,并且说明理由。结果一定是五彩缤纷,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学生为插图中悟空的衣服涂上了黄色和红色,理由是“他爱憎分明,火眼金睛,脾气像火一样热烈暴躁”;有学生给鼠精涂上了紫色和黑色,理由是鼠精阴险狡诈,贪婪无耻……其实到底人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不一定需要固定答案,关键是,通过这样的插图填色,我们关注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筛选、提炼、关键信息的分析能力,并且使得名著人物的认知摆脱了枯燥,变得有趣。

门德尔松曾说“对于课堂来说,音乐是除了语言之外,教师的另一张脸,组成教学的另一元素”。名著阅读还可以和音乐相结合。《西游记》先后被翻拍影视剧几次,主题曲也各不相同。1986年六小龄童版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音乐高亢、舒展,有行者的凌云志,是一个时代的符号;1996年张卫健版主题曲“灵气袭遍我花果山水帘洞……我轻轻筋斗翻过历经西与东,用我点点半根丝发换转吉与凶,面对种种困扰不怕就算火与风,但我最怕我最怕师父失踪……其实救世与玩世永世在变动,其实妄性与佛性两性存其中,难道再过百千世这世上色即空,时空中也许早有类似几个梦”。则既有微观的抒情,又有宏观的哲思。两首主题曲各具特色,不妨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这两首主题曲,在比较异同中,实现情感熏染、艺术熏陶,启迪学生的创新和思维。

名著本身包罗万象,我们应该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把阅读和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融合,帮助学生的理解和习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科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常态化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在人文教育关怀下,通过上述几种教学策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社会打通,通过持续有效地激励与引领、互动与优化,努力实现学生“爱阅读、会越读、真阅读”的教学理想,为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不断着色添彩。

苏陆琴,江苏省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西游记名著读书
我爱读书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