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艰难的“身份认同”之旅

2022-06-30刘玉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人物形象身份

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故乡》,经常被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展现了极大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为此,通过对《故乡》重要地位和教学价值的分析以及《故乡》主题的深化解读,探究鲁迅先生这场关于故乡的艰难“身份认同”之旅。

一、《故乡》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一)《故乡》的写作背景

《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我”其实就是鲁迅先生自身的影射和写照。《故乡》创作于1921年,同年发表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该杂志是五四运动的主要文学阵地。小说的故事是以鲁迅先生在1919年回到家乡卖掉祖宅接母亲到身边生活的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看,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作者的家乡浙江绍兴鲁镇。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但革命果实却被军阀官僚和其背后支持者的帝国主义势力所窃取。

在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封建士绅等多个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之下,中国的农村衰败不堪,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在层层压迫和生活的贫穷困难中,中国农民看不到美好安定生活的希望,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作者通过故乡环境前后的对比描写和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刻画,将辛亥革命后军阀当政期间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进行了深刻揭露,批判了帝国主义势力、军阀势力、封建士绅势力对农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

小说中“我”离开家乡时对于“希望”与“路”的思考,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和对新理想的追求。小说中“我”与“闰土”的隔阂已经无法消除,身份认同艰难重重,闰土儿子水生和“我”的侄子宏儿则代表着未来与希望。

(二)《故乡》的主要内容

《故乡》这篇小说以“我”为写作角度,讲述了代表知识分子形象的“我”因为处理故乡祖宅的出卖事宜而重返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在故乡时的所见所闻,和离开故乡后心里的感触,小说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等三个要素进行了全景式刻画,展现出我回故乡“身份”的艰难认同。

《故乡》环境描写方面,主要对“我”回故乡过程中的环境、“我”在故乡时的环境、“我”离开故乡时的环境进行了描写。

《故乡》故事情节方面与三个部分的环境描写相对应,对在返回故乡途中“我”对故乡的回忆、在故乡短暂停留期间“我”的亲身经历、在离开故乡时“我”的真实感受与思想这三个部分进行了描写。

《故乡》人物形象方面,作者塑造了以“我”“闰土”“杨二嫂”为代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我”代表着为了谋食和理想而辛苦辗转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闰土”代表着在统治阶级层层盘剥下辛苦麻木生活的“农民阶级形象”;“杨二嫂”代表着骄傲、放纵、占尽各种便宜的,辛苦恣睢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形象”。从这些人物前后变化的背后,引发读者深思。

二、《故乡》在鲁迅作品中的地位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深感要解决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除了要建立革命新政权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中国民族受封建思想长期荼毒的人民精神和国民性问题,因此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决心用刀笔唤醒沉睡着的麻木不仁的中国国民。鲁迅先生一生著述良多,作品涉及短篇小说、杂文、散文、文学评论等多个类型,尤以小说、杂文著称于世。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主要被收录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奠定了中国近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基础。其中,《故事新编》是借助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借古喻今和针砭时事;《呐喊》《彷徨》则取材于作者的自身经历和现实生活,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小说《故乡》在《新青年》上首次发表之后,被编入其小说集《呐喊》中,《呐喊》共收录了除自序在外的十四篇短篇小说,《故乡》是其中的第九篇,居于这本小说集的核心位置。

小说集《呐喊》以“五四精神”为指导,具有突出的文化革命和思想启蒙的特色,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的本质,并指出了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这篇《故乡》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充分代表了《呐喊》所展现的巨大思想价值。有文学评论家曾评价“《故乡》的问世是鲁迅文学创作进入成熟期的标志。”[1]可见,《故乡》在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当中是一个“分水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故乡》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故乡》这篇小说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社会意识,起到了唤醒国民性和“文学”推进“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社会意识改造”的实验和践行,这种现实主义与功效主义的写作精神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乡》之所以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故乡》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故乡》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反映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之后,农村在多重压迫之下的衰败不堪,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除了现实主义风格之外,《故乡》中还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包容性,比如小说结尾处“水生”和“宏儿”所代表的希望,运用抒情的笔法既反映现实也更有包容性、客观性。

作为中国进行白话文小说创作的第一人,鲁迅先生的《故乡》在语音运用、艺术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窠臼和程式,实现了中国小说的艺术创新,正如文学评论家藤井省三所言,《故乡》不仅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进入了成熟期,也代表着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次成熟。

四、《故鄉》主题的深化解读

在小说《故乡》的教学中,一般将主题重点放在“控诉封建主义对农村、农民迫害”以及“作者改造旧社会和对新理想的追求”上。其实,抛开主流的主题意涵来看,该小说有着更为多元的主题内容,从文化的文质上而言,《故乡》中“我”的回乡之旅实质上是作者一场艰难的“身份认同”之旅。这场艰难“身份认同”之旅的主题主要展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份认同”在结构模式中的展现

《故乡》使用了“离乡——返乡——再离乡”的结构模式。在《故乡》中“离乡”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离开故乡去往城市生活;“返乡”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从故乡寻求身份认同的心理期待与过程;“再离乡”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其乡土身份认同失败后的无奈之举。

“五四”时期,大批知识分子离开家乡去往城市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探索旧中国的出路,这种情况造成了他们身份认同的割裂。從而试图从“返乡”中寻求乡土身份的认同,但是封建社会的压迫与动荡所造成的农村衰败使得故乡农村已经不再如作者想象的那样美好,另外一重要原因在于已经“身份割裂”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在故乡获得身份认同。[2]《故乡》中的“我”返回故乡再离乡固然有其现实原因,但从小说的结构模式和精神内涵中,带有上述结构模式的缩影。

(二)“身份认同”在环境描写中的展现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我”与“故乡”的现实关系,原文中“相隔二千余里”的空间距离和“别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距离,说明了我离开故乡的时间之长。同时,从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来看,时间上的久远造成了“我”与“故乡”心理空间上的隔膜,并形成时空的隔膜,这种时空隔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与故乡情感关系的隐喻。尽管“我”是冒了严寒,行程不易,但“我”对故乡的认同和故乡对作为游子的“我”的认同却没有那种自动连接。

小说中“我”想象中的故乡环境与“我”现实中见到的故乡环境的对比描写也充分展现了“我”与故乡的隔阂,预示着“身份认同”的失败结果。

(三)“身份认同”在人物关系中的展现

“身份认同”在《故乡》人物关系中的展现主要体现了“我”与童年挚友“闰土”的人物关系中。在作者的印象中,“闰土”还是一幅“少年英雄”的形象,是以“兄弟”相称的童年挚友,但在故乡再次见到“闰土”时他变成了饱经压迫、摧残、贫困的“中年农民”形象,此时闰土对我的称呼也转变成了阶级不同的“老爷”,《故乡》中“我”与“闰土”的巨大隔阂代表着作者的“身份认同”之旅的彻底失败。

五、《故乡》的教学价值

《故乡》因其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和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极强的文学艺术性,常年被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故乡》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该小说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鲁迅作品的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多篇鲁迅的文章,在展现鲁迅作品极大教学价值的同时,也作为重难点篇章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形成了“谈鲁迅色变”的畏难情绪,造成这种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误区和尴尬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第一批进行白话文写作的文学作品,还存在“文白混用”的情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第二,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具有批判封建社会思想、展现国民性的思想启蒙式的主题,这些主题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而小说《故乡》的教学有助于鲁迅作品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故乡》运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作者的真实见闻为原型进行创作,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信服力,易于学生的理解。《故乡》的思想内涵较为明显,反映了辛亥革命之后农民深受军阀统治的迫害,在困境中又透露出作者对于希望与道路的追寻。《故乡》在鲁迅作品中具有典型性和经典性,是鲁迅作品风格成熟的标志性作品,将其锐利辛辣、冷峻深刻、蕴味深厚的风格在小说《故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综上,《故乡》既反映历史现实又反映鲁迅小说的风格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发展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二)有助于小说作品的学习

小说文体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文学体裁,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地位。而《故乡》作为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名作,在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三要素的描写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故乡》的教学中对于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和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作品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小说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有助于人物塑造的学习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体裁作品的文学核心三要素之一,在初中小说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部好的小说作品,甚至可以浓缩成人物形象的名字,成为一种象征或者理念。[3]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藤野先生》等小说作品。

《故乡》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塑造了身份和性格各异的“我”“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展现了人物的不同阶级和各自性格特征,一方面展现了隐藏在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现状和时代特征。小说《故乡》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使用了小说创作中通常会用到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还使用了独具特色的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故乡》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写作手法,有利于学生在揭示主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人物写作方法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晓明主编,钱理群.“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个侧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下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3]徐小梅.课程标准指导下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J].师道,2013.

刘玉忠,山东省宁阳县堽城镇第一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人物形象身份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跟踪导练(三)(5)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