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公园设计施工实践
——以浦东新区陆家嘴乳山路“活力102”运动公园景观绿化设计为例

2022-06-30吴芝敏上海科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园区公园景观

文/吴芝敏 上海科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引言:

社区公园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起点,展现了城市的文明成果。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绿化城市建设政策的推进,社区公园需要满足人们的休憩、活动、学习的需求,因此怡人的景观环境、便利的交通系统、丰富的游乐场地、休息健身空间、安静的文化学习场所也随之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植物设计作为体现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生态要素,塑造城市社区公园地域特色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凸显城市人文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浦东新区陆家嘴乳山路“活力102”运动公园景观绿化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配置设计和施工实践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营造健康、舒适型社区公园环境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社区公园研究及应用现状

1.1 社区公园的概念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对“社区公园”的定义,即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1.2 社区公园的功能

提供居民游憩生活空间、改善住区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住区环境景观。

1.3 社区公园的特点

使用便利、功能简单、开放管理、效益显著。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1 新加坡社区公园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各类公园全部为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绿地,面积从几干平方米到几十公顷不等。其社区公园,多是面向市民服务的游憩康乐用地,用地面积没有明确限制。大型的有如为全岛居民服务的区域性公园,一般建在地铁站或交通便利的地点,方便居民在节假日使用;小型的数量众多,均匀分布在街头巷尾和城市住区之中。社区公园的形式变化多样,一般是根据各地块的环境和附近居民的需求统计来确定其基本功能和景观特征。就公园景观与配套设施而言,社区公园主要有郊野运动型、滑板运动型、演讲集会型等多种形式。新加坡的社区公园体系包含了Town Park(新镇公园)、Neighborhood Park(邻里公园)、Real Estate Garden (地产花园)及Playgrouna(游戏场)四个层次,成为城市公园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

2.2 我国的社区公园

我国的社区公园发展时间较短,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在社区公园的设计及改造实践中,要注重景观效果及设施功能的改善或提升,景观绿化配置方面需要更好的配套,为社区公园的改造设计增加更多亮点和舒适度。

3、浦东新区陆家嘴乳山路“活力102”运动公园设计、施工实践

3.1 项目概况

位于陆家嘴黄金地段乳山路,占地总面积逾3200㎡,是一个融合了体育健身、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曾获得“浦东新区2018年度缤纷社区优秀项目一等奖”。

3.2 前期现状分析

项目所在地曾是一片违法建筑群,经拆迁后为闲置土地,北面为陆家嘴社区图书馆,南面为停车场,西面为多层居民区,东面为办公大楼。如图1

图1 前期现场图

3.3 景观方案设计策略

空间有机灵动,功能布局紧凑,满足居民观赏、休息、运动、养生保健等生活需要。

3.4 设计理念

打造一个活力、通透、阳光、运动和人文感十足的社区环境。

3.5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上分为-动-静两个区域。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公园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静态区设置在临近居民区的南面和东面,静态区按功能分为户外咖啡区、休息观赏区,动态区设置在临街的北面,游人能便捷抵达园区。

3.6 交通规划

整个园区道路系统分为外环系统、动区环路、静区环路。

3.7 社区公园微地形设计

对园区平坦的地形根据南高北低的地形走势,重新进行塑造,等高线以+0.3m、+0.6m、+0.75m递进的方法设置不同的景观空间,为错落有致的最佳观赏效果做铺垫,同时为苗木搭配层次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士壤的透气性、排水性,杜绝了因积水而导致植物死亡或生长不良。

3.8 植物配置

3.8.1 植物配置设计构思

园区主要划分成春、夏和秋景,每片区域都有其亮眼的季节,产生差异化季相景观。空间上利用不同植物配置手法,打造怡人的社区景观。

3.8.2 社区公园植物配置设计

3.8.2.1 入口广场区

人口广场是社区公园重要的人流集散地,空间比较局促,人的视线需要进行竖向引导,于是场地进行了微地形塑造,为组团植物配置效果提供作重要的铺垫。植物配置时材料选用高度为950-1000cm, 冠幅为500-550cm的丛生朴树搭配高度为450-500cm 冠幅为400cm大桂花、特选鸡爪槭,高度为200-250冠幅为180-200冠幅的红叶石楠球等,通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植物组团配置手法,起到了烘托入口标志性主题文化墙作用。如图2

图2 入口广场区实景

3.8.2.2 游憩场区

游憩场地区内选用冠大荫浓、分枝点高的常绿丛生香樟,树枝下净空大于2200cm,塑造了一个缓坡草坪景观,疏朗的林下活动空间,带给人一种开阔、舒适的感觉。

3.8.2.3 儿童游戏场区

(1)儿童游戏场区四周设置花坛装饰性小景,灌木和地被选用色彩比较艳丽、花果奇特的种类,用花草的色彩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如茶梅,毛鹃、栀子花、时花等。

(2)儿童游戏场区中间树木选用了栾树、银杏,具有杀菌消毒功效,在夏季庇荫面积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60%;树下配置选择低于视平线的植物四季桂花,海桐、红花檵木球等,大树+球的配置手法,以保持通透的视线,让家长可以随时进行视线监管。如图3

图3 儿童游戏场区实景

3.8.2.4 老人康体健身场区

在此区域选择常绿的花朵大而清丽的广玉兰作为上层植物,它是馨香植物,沁人心脾的花香给人以超越视觉的美感享受,中层植物选择红枫、樱花片植的手法,简洁而纯粹季相变化,让人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

3.8.2.5 运动场区

在运动场外围利用藤本植物攀爬形成绿篱作为屏障,使体育设施与周围绿色环境融为一体;与园路相邻区域用常绿珊瑚篱、红叶石楠绿篱、金边麦冬进行了高低搭配,丰富空间层次、通过红绿颜色对比搭配,提炼篮球场所的拼搏精神,渲染青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与挥汗如雨的运动健儿们来一次心灵的共鸣。

3.8.2.6 休闲咖啡区

休闲咖啡区内种植层次丰富的植物,选用孝顺竹、山茶、红枫、南天竹,鸢尾,搭配景石,营造出高雅幽静的空间,达到休闲的功能。

3.8.2.7 园路

园路为方便残疾人和儿童使用,其边缘种植避免采用用硬质叶片的和带刺的玫瑰、月季等植物,选用了常绿的高度为550-600cm,冠幅为300cm的香泡树,树下配置金森女贞绿篱,简洁大方,经济实用。香泡生长相对缓慢,夏天花香四溢,秋天硕果累累,枝下净空高于2200cm,种植点距离间距为6000cm,距离道牙大于75cm.把整个园区区空间串联起来。

3.8.2.8 公园边界

园区边界植物配置兼顾功能性和观赏性。园区采用封闭式,在园区的四个角落种植冠幅较大树荫浓密的黄栾树、香樟、朴树、女贞,选择1.5米高的珊瑚绿篱以品字形种植,形成封闭天然屏障。做到了“金角银边草肚皮”布局,在闹市中为社区居民打造出一片可以寄放心灵、静心学习、释放运动热情的净土。

3.8.2.9 室内区

室内区域是国际象棋、射箭、垂直登高、海派秧歌等特色品牌体育项目和国际咖啡文化节等特色文化项目。选用耐阴、易成活、景观效果不错的室内观赏植物,如文竹、绿萝,常春藤,散尾葵、万年青,吊兰、橡皮树等,营造出绿色室内空间。

4、功能设施设计

公园设置了户外咖啡平台、景观墙、宣传墙、音乐草坪、儿童游乐区、青少年活动区、老年人健身区、篮球场、多功能器械区,室内有象棋、射箭、垂直登高等活动,满足社区群众活动需求,创造出相互交流的邻里空间。

5、社区公园设计和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

5.1 围墙和大门的处理

该社区公园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北面与市政道路分隔的围墙和大门处理成为园区设计的难点。甲方要求园区白天开放,晚上留室外咖啡馆一个门进出,其他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大门、围墙既要有安全功能,还要兼顾绿色环保、社区宣传和景观艺术效果。社区公园面积不大,全部采用实体围墙,实体大门,空间上会给人一种狭小局促的感觉,经过反复推敲最终采用了虚实结合、高低错落的方法来设计围墙和大门,用2200cm实体围墙结合1200cm的珊瑚绿篱品字形种植(绿篱中间用高度为2200cm绿铁丝网封闭),外实体围墙外饰仿真植物墙并结合宣传栏,内侧实体墙上安装成品宣传栏。室外咖啡馆区采用移动花箱内种植瓜子黄杨绿篱结合时花将空间隔离开来,大门采用伸缩性电动大门,伸缩时利用珊瑚绿篱进行隐藏中,最终达到功能与景观相结合的最佳效果。如图4,如图5

图4 室外咖啡馆区出入口实景

图5 大门围墙实景

5.2 非正常季节种植丛生大树为本次施工的重点

园区内2棵丛生香樟(单支杆径13-15cm,高度900-1000cm,冠幅500-550cm每丛3-5杆)和3棵丛生朴树(单支杆径13-15cm,高度900-1000cm,冠幅500-550cm每丛7-8杆)的成活率成了本次施工的重点,为此编制了专项种植方案。移栽提前一个月对树木直径6-7倍远处作提前切根处理,在移植前一周进行了收缩树冠修剪的方法,截去外围的枝条,疏剪树冠内部不必要的弱枝和交叉枝,修剪量达1/3以上。用可降解绿色纤维树木养护带(325px*20m),将树干、土球一起包扎好并喷湿,为抑制移栽植物在运输途中和移栽初期叶面水分的过度蒸发,用稀释500~600倍的抑制蒸发剂对移栽树木的叶面实施喷雾,采用超过树木和土球重量一倍的起重机吊运装车。装车时把树根置于车头,树冠在车尾,土球垫稳,车身与车板接触处,铺垫软质垫物,与车身绑扎结实。选择了最短的运输路线,错开交通高峰期,连夜运送到陆家嘴工地。苗木运输的同时工地上进行树穴的挖掘,在正常种植基础上,再放大了一个规格的种植穴,穴底施基肥待用。苗木进场先检验合格,按浓度为1000mg/m3的生根粉用少量酒精将其溶解,然后加清水配成额定浓度进行对树根进行喷洒,充分浇湿浇透,吊运至之前已挖好的种植穴,迎风面调整到位。均匀填土,分层夯实。种植后作土堰后及时浇透水,待水渗完后覆土,第二天在作堰浇,封土。采用井字撑,入土深度70cm,桩位在根系和土球范围外,水平桩离地2000c m,两水平桩在树干的上风方向,扎缚处垫软物。搭设的井字架,盖上遮阴度为60%~70%的遮阳网,荫棚遮阳网与树冠有50cm以上的距离空间,以利于棚内的空气流通。因该场地土壤呈酸性,施加钙镁磷肥等相应的措施对土壤进行了改良,保证种植士湿润、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用在种植后的苗木土球周围打洞灌药的方法促进生根。洞深为士球的1/3,施浓度为500mg/m3的萘乙酸,生根粉用少量酒精将其溶解,然后加清水配成额定浓度进行浇灌。加强了后期养护进行根外施肥、抹芽、支撑加固、病虫害防治及地表松土等一系列复壮养护措施,促进新根和新枝的萌发,园区大树的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

5.3 项目总结

社区公园是城市绿地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缓解城市绿地短缺间题,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植物配置尤为重要,在社区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注意:

(1)种植与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植物,选择具有抗性强、病虫害少的种类,避免使用娇贵、难养护的植物,力求以粗放管理的树种为主,体现自然生态理念。

(2)选用地被植物应耐踩踏并且生长迅速,并能耐粗放管理。

(3)儿童区和游憩区选择色彩丰富和芬芳的乔灌木以及可吸引鸟和蝴蝶的植物,让市民充分体验自然。

(4)适应场所要求,体现社区公园文化景观特色。

(5)相对安静的区域,需要选用润肺养心类植物,色彩不宜太鲜艳、跳跃,树形应能使人平静、淡泊。

(6)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植物设计的美观性和和谐性优的势对项目进行优化和效果的提升。

(7)在植物种植过程中特别是大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把控起苗、运输、定植、栽后管理四大环节。每一个环节必须进行周密的保护和及时处理,才能防止被移植的苗木失水过多,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结语:

社区公园设计要以自然、亲和、人性、健康为主旨,坚持“自然生态、经济美观”的原则,社区植物配置尽量运用乡士植物材料,适当搭配具有观花、观叶、观干或观果等观赏特性的绿化树种,通过组团、片植、孤植、移动花箱、垂直攀爬等多种绿化配置手法,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让社区公园充满文化和时代气息,向着精致型、特色化、文化性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园区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