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2-06-30徐岩张馨元郭井华
徐岩 张馨元 郭井华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
1 引言
2021 年6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部等联合发布《“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强调要补齐城镇污水管网短板,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提升处理能力[1]。城市排水管网运行与维护项目对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完善水务基础设施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愈发重要[2]。城市排水管网运行与维护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也应给予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考评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保证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高效有效进行。
2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与政府财政相关,财政绩效评价旨在追求公共财政的公信力,体现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3]。在此背景下,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同时兼顾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评价。采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多个方面进行考量,虽然理论上平衡计分卡的体系比较完善,但是目前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绩效评价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绩效评价维度选取的问题
2.1.1 绩效评价维度不能充分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2021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强调,到2025 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4]。城市排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和工作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监管部门对排水管网运维工作采用过程和结果双重监管的方式。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排水管网运行和维护工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着重监管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监管部门对作业人员的出勤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等方面也愈加重视,颁布了运营技术与操作条例,对排水管网运维工作中出现的事故次数高度关注。
以往政府部门仅要求承包该项目的公司保证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营,再委派监管机构进行年度巡查,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停留在针对原来较低的监管要求,已不能够覆盖政府相关部门对目前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关注度,其选取的绩效评价指标则无法全面体现政府监管部门对运维工作的要求。
2.1.2 绩效评价维度未能结合水务公司战略目标
早前有学者提出,政府垄断经营水务产业不能满足我国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需求,政府应在城市水务产业逐步推行民营化[5]。在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发展过程中,采取政府负责采购和批准相关事项,水务公司负责项目的运行和经营,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同时,《“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中强调,我国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短板弱项依然突出,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1]。水务公司在排水管网运维项目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水务公司的责任重大。
在与社会和环境的相关考量中,水务公司将重点全部放在社会公众对于污水治理是否满意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战略目标。水务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使命与战略前景,以及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将二者转化为可以量化企业发展方向的评价标准,同时也能更好满足政府监管者、企业管理者、社会群体、企业内部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除此之外,排水管网项目的绩效考评要结合水务公司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与时俱进,绩效考评体系才会有助于评价排水管网运维项目,提高水务公司管理者战略的执行效率。
2.2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问题
2.2.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够准确
在财务指标方面,过多地关注提高盈利能力,缺少对预算经费控制的指标。同时,城市排水管网运行与维护的相关财务指标多采用投入金额、收益率以及政府补助金额,不能完全代表其财务绩效。
在非财务指标方面,指标的选取不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与环境满意度。近年来,居民群体和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服务的水平与质量,而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缺乏细化的指标进行相关的规范。
同时,很多指标的选取不够清晰,太过笼统,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反映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经营情况。
2.2.2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缺乏代表性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选取的部分指标存在代表性不强的情况。例如,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会采用“相关员工的工龄”这一指标来对员工的学习能力进行考量,但是通常来讲,年轻员工学习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优于年长员工,工龄并不具有代表性。
2.3 绩效评价体系设立的问题
2.3.1 指标权重的设计不尽合理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在选取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上,还应当设计好每个指标的权重。随着我国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应有新的思考和设计。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绩效评价多采用百分制,各个维度各选取相等数量的二级指标,每一个指标赋予相等的分值,即每一个指标的权重是相同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权重设计是不尽合理的。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对于财务维度和非财务维度的侧重程度不一样;同时,财务维度对于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非财务维度对于“社会与环境满意度指标”和“学习与成长能力指标”也应结合城市自身和负责该项目公司的具体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因此,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缺乏科学性,应该结合城市和相关企业的情况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进行重新设计。
2.3.2 整个考核体系缺乏长远性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未能与市政发展进行结合,同时,负责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公司未能使该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本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相结合,导致整个考核体系缺乏长远性。并且,在绩效考核体系实施过程中,未能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及时调整和不断完善。
3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将从绩效考核维度、绩效指标的选取、绩效指标权重的设计等方面,对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修改和重新设计。
3.1 绩效评价体系维度的确定
3.1.1 财务维度
引入财务维度对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财务绩效以及政府补助情况进行考评;同时,要对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财务维度下对经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考量。目的是提高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盈利能力,增强其运营和稳定发展能力,并且减少企业及市政资源浪费。
3.1.2 社会与客户满意维度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在社会环境满意度维度层面主要针对社会对污水处理满意度、应急事件按规定处理数量、项目服务人群数量增长率以及新闻媒体对项目负面报道次数等方面进行考量,这些指标并未有效结合水务公司的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水务公司应将企业自身发展和战略前景与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相结合,提高客户满意度,稳固市场地位,加强与受众客户的互动,增强市场口碑。
3.1.3 项目运维质量维度
在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入以及维护设备,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对设备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进行考量;同时,排水管网运维项目对污水处理是否达到标准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改善设备运行质量,达到政府监管者的要求,提高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并减少周围环境污染,引入项目运维质量维度对上述层面进行评价。
3.1.4 学习与成长能力维度
选取学习与成长能力维度的目的是保证水务公司技术改革,能够引进新设备,确保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让工作氛围不断强化。该维度确立了企业要达到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确立了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维度上对该项目的研发情况、项目员工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梳理,来弥补项目的实际能力与实现突破性所必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3.1.5 作业规范维度
随着我国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整体上对于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要求随之变高。有些城市委派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定期对污水管网、配套管网、负责运维项目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检测,重点关注水务公司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以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是否及时投入使用并得到正常维护。引进这个新的维度来保证运维过程中的质量达标,保证服务质量和作业人员的服务态度。
3.2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绩效评价指标时,要多层次、多角度地从财务层面和非财务层面反映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经营情况与质量,并且所选取的财务指标要与项目密切相关,应选择切实可行、有效的指标,能够充分反映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进行过程中对该项目可预见的结果产生影响的关键性维度。
3.2.1 财务维度
选用“购买设备经费”“项目维护设备经费”“排水管网维护总成本”来反映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资金投入;选用“项目投资收益率”“项目利润率”来反映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盈利情况;选用“研发故障损失”“质量事故损失”来全面考核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经营情况。
3.2.2 社会与客户满意维度
选用“客户投诉次数”来反映客户的不满意程度;选用“行业市场活动目标达成率”对水务公司市场地位进行考量;选用“新闻媒体对项目负面报道次数”“公共关系活动次数”“企业区域信用级别”对社会满意度进行考量。
3.2.3 项目运维质量维度
选用“研发项目计划完成率”“顾客质量投诉有效处理率”“质量事故次数”“客户档案资料完备率”“信息技术服务记录完整性”“人员利用率”“经营计划完成情况”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实施环保项目的能力。
3.2.4 学习与成长能力维度
选用“专利拥有数量”“项目研发人员数量”“提出项目建议被采纳数量”对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考量;选用“培训满意度”“员工培训累计时长”对学习能力进行考量。
3.2.5 作业规范维度
选用“设备完好率”“设备空转率”对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考核,以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转;选用“项目新型设备与技术研发周期”来反映项目设备的研发情况;选用“员工着装规范情况”“员工出勤率”来反映服务、规范情况。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3.3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在重新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维度和指标均已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确认,但是对其还需要设置合理的权重来影响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维度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设计与划分,例如,利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时,分成目标层和准则层,目标层包括排水管网运营与维护项目,准则层包括企业财务、受众客户、运维质量、作业规范以及学习成长。通过设计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系数调查问卷,咨询专家的意见,对已经构建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绩效评价维度和指标设计权重。经过多轮调查,统计并整理打分结果,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企业财务、受众客户、运维质量、作业规范以及学习成长5 个维度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与计算,最终得到权重比例。
3.4 绩效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完善
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当与时俱进,结合排水管网的发展、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不断进行更改和调整,因此水务公司应保证绩效评价体系适用于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不同时期。
首先,应定期修正绩效评价体系的考核维度,对绩效评价指标作出修改、删减以及补充,根据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的情况、监管者的要求以及水务公司的战略目标,对各个维度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可以通过时刻关注政策颁布、市场调研、大数据监测等手段,对以上内容进行调查,及时查缺补漏。
其次,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设立绩效管理部门,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保证公开、透明,以保证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在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采用奖惩机制,根据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对部门及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 结语
本文对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其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维度上未能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未结合水务公司战略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够准确并且缺乏实用性;体系设立方面,指标权重的设计不尽合理,整个考核体系缺乏长远性。针对上述问题,从城市排水管网绩效评价体系的绩效考核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等方面,对城市排水管网运维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