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应用于自闭症患儿中的临床效果

2022-06-30吴素华毕圣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自闭症优势

吴素华 毕圣洁

自闭症好发于儿童,亦称为孤独症,存在社会交流障碍、兴趣爱好狭窄、与他人异常沟通、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症状[1]。该疾病若干预不及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2]。常规的干预方式重在患者行为的纠正等,但往往忽视了自闭症患者心理行为的缺陷,从而干预针对性不强,效果欠佳[3]。美国学者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数理逻辑、语言、人际沟通、身体运动、音乐旋律、自然观察、视觉恐惧及自我认识智能共8种相互平等的智能构成的[4]。基于此理论,本研究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应用于自闭症患儿的病程中,探讨该干预方式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自闭症患儿。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自闭症,诊断标准参照国内精神障碍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年龄3~16岁,且各临床资料完整;行为量表总评分>67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分裂症;合并严重言语障碍;合并智力、运动等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存在Rett综合征;存在严重强迫症;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6.98±0.74)岁;病程1~6年,平均(2.98±0.34)年。研究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12岁,平均(7.01±0.78)岁;病程1~7年,平均(2.89±0.3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及家属均愿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由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儿行为举止,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对一地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完成运动锻炼、肌肉训练、发音训练,对训练好的患儿实施鼓励、奖励。适当地播放轻柔的音乐,缓解患儿焦虑、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并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给予鼓励,使患儿积极地接受治疗、提高信心。

研究组给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由护理人员评估患儿病情后,并指导患儿完成自闭症行为量表测评,结合患儿评分、行为症状,将每个患儿分类,再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充分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1)躯体运动缺陷:该类患儿通常表现为粗大、精细运动障碍,干预人员指导患儿完成推车、大步走等运动游戏,有助于提高患儿肢体协调、平衡能力;还通过指导患儿完成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运动,以此改善患儿眼-四肢的协调性。患儿通过运动游戏、体育运动的优势智能带动躯体运动障碍的弱势智能。(2)感觉缺陷:对于存在听觉缺陷(包括对声音敏感过度、无反应等)出现情绪、行为异常,则予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小夜曲、摇篮曲等)缓解患儿紧张、焦虑情绪,并提升患儿听觉能力;另外通过绘画出色彩鲜艳的图画刺激患儿视觉等,利用视觉刺激的优势智能带动听觉的弱势智能。(3)语言缺陷:干预人员开始着重于口腔肌肉按摩,利用硅胶牙刷、按摩棒等对患儿脸颊、上颌、下颌、舌、唇周等肌肉进行按摩,并选择中指、食指对患儿上下唇、咽喉部等处肌肉进行按揉,持续3 min左右,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提高口腔各部肌肉的运动、肌力等。另外指导患儿吹泡泡、吹纸片等方式加强呼吸训练,还以舔、吸吮食物的方式活动舌部,并模拟火车发出的声音、狗猫等动物叫声,完成发声练习,还通过锻炼发唇音b、p、m、f等字母声音,以及组词、说句等提高语言能力。利用模仿优势智能带动语言弱势智能。(4)自我照顾缺陷:护理人员帮助患儿训练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利用简单线条、图画的方式进行沟通,使得患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正确交流的方式;另外通过模拟乘车、打电话等活动,帮助患儿掌握社会生活能力。利用模仿优势智能带动自我照顾能力弱势智能。(5)交往缺陷:护理人员选择游戏、音乐、绘画等方式与患儿互动。组织集体乐器表演活动,帮助患儿模仿乐器,进行相互间交流;将患儿分组并布置绘画任务,培养彼此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团队间交流能力;通过过家家游戏活动,促进彼此间感情,充分释放内心负性情绪,使得患儿愿意与他人交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利用兴趣优势智能带动交往缺陷弱势智能。

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行为能力:利用自闭症行为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躯体运动、感觉、语言、自我照顾、交往行为能力,共计57项,每项赋分0~4分,其中躯体运动条目共计9项(评分0~36分),感觉条目共计10项(评分0~40分),语言条目共计13项(评分0~52分),自我照顾条目共计11项(评分0~44分),交往条目共计14项(评分0~56分),量表总分0~228分,其中总评分>67分即作为诊断自闭症的界限值,评分越高则说明患儿行为缺陷越严重。(2)行为改变情况:根据Heyvaert等观念,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儿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情绪异常发生率。(3)满意度: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家属对干预的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行为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运动、感觉、语言、自我照顾、交往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躯体运动、感觉、语言、自我照顾、交往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躯体运动、感觉、语言、自我照顾、交往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行为能力比较[分,(±s)]

表1 两组行为能力比较[分,(±s)]

*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躯体运动 感觉 语言 自我照顾 交往 总分对照组(n=39) 干预前 18.65±3.61 18.37±3.65 18.28±3.59 12.33±2.56 20.68±3.31 88.21±8.67干预 3 个月后 17.01±3.14 16.83±3.12 16.11±3.01 10.28±2.27 18.73±3.18 80.84±8.01 t值 2.141 2.003 2.893 3.742 2.558 3.899 P值 0.018 0.024 0.003 0.000 0.006 0.000研究组(n=39) 干预前 18.71±3.67 18.43±3.69 18.32±3.73 12.35±2.61 20.75±3.29 89.38±8.39干预3个月后 15.52±2.75* 15.21±2.81* 14.42±2.37* 9.03±2.01* 16.02±2.58* 73.34±7.73*t值 4.344 4.336 5.511 6.294 7.065 8.78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行为改变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情绪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情绪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行为改变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属对干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自闭症儿童目前发病率较高,国内有数据统计,早在2016年我国有1 000万左右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约占1/5,并且以每年20万的速度增长[5]。因此,自闭症已成为儿童身心健康的重大危害之一。对于该疾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其中药物、行为训练指导作为以往主要的干预方法,常规训练也能取得一定的康复效果[6-7]。但常因为缺乏针对性、特异性导致干预效果欠佳,且耗时、耗物、耗力[8-9]。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兴起,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应用在自闭症患儿康复中,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1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各类行为缺陷,还能提升患儿各种行为能力。分析原因:通过推车、大步走等运动游戏,提高了患儿肢体协调及平衡能力。通过篮、排球,跳绳等运动,提高了眼-四肢的协调。通过听音乐、绘画来提升听觉及视觉能力。通过口腔肌肉的训练及模仿发音训练来提升患儿语言表达能力[11]。加强医患沟通,促进患儿与其他人的交流,增强相互感情,培养团队能力,从而患儿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自我照顾及交际能力[12]。因多元智能理论多元、多维度地评价每一位患儿的特性,根据患儿的优势、缺陷进行分类,再根据特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实施具有规范性、易操作性,是科学的干预措施,在干预过程中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原理改善患儿行为症状,提升了行为能力。常规干预也能取得一定的康复训练效果,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科学、系统,干预更具针对性,故本试验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躯体运动、感觉、语言、自我照顾、交往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给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先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测评,结合患儿评分、行为症状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计划,通过对躯体运动缺陷患儿进行干预,提高患儿肢体协调、平衡能力,改善了患儿眼-四肢的协调性,且以此优势智能带动了躯体运动障碍的弱势智能。通过对感觉缺陷患儿进行干预,带动了听觉的弱势智能。通过对语言缺陷患儿进行干预,利用模仿优势智能带动语言弱势智能。通过对自我照顾缺陷和交往缺陷进行干预,帮助患儿掌握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上利用优势智能带动缺陷弱势智能,提升了患儿的运动、语言、听觉及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患儿的自信心,提升了患儿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了患儿缺陷弱视智能,加之训练中热量的消耗,故可明显减少患儿的自伤、自我刺激、攻击破坏、刻板等行为,也改善了患儿的情绪异常。故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情绪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患儿家属对干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得到更多的信任。分析原因:较常规干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倾向于建立多元评价观念,充分地评价患儿自身的行为缺陷、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干预质量,获得家属更多的认可。

综上,对于自闭症患儿,采取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智能干预可改善患儿的行为,提高家属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自闭症优势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矮的优势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画与话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