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伤口治疗辅助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12例
2022-06-30何飘飘魏文龙蔡润智谢有富
何飘飘,魏文龙,蔡润智,谢有富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压力性损伤又称压力性溃疡或压疮,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多见于中风、瘫痪、昏迷等原因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中1/3位于骶尾部[1-3]。压疮往往容易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4]。近年来,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作为一种新型的创面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临床适应证也逐渐从创面床准备扩大到辅助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等优点[5-7]。近年来我院烧伤整形科采用NPWT辅助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2例应用NPWT辅助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5~82岁,年龄中位数为68岁;车祸伤后截瘫2例,高处坠落后截瘫2例,脑卒中后全身瘫痪8例;根据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指导分期的专家共识[8],12例患者均为骶尾部Ⅲ~Ⅳ期压疮,压疮病程时间1个月~4年,平均2年;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6例大肠杆菌感染,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粪肠球菌。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包括全身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血糖控制在餐后低于10 mmol/L,血压维持范围在130/70~150/90 mmHg(1 mmHg=0.133 kPa);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必要时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加强翻身拍背、排尿排便及导管护理等。稳定患者全身情况后,尽早手术清创,控制局部感染:术中逐层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筋膜,充分打开窦道,切除创缘老化的肉芽,清除基底坏死肌腱,但尽量保留新鲜的肌腱。彻底清创后创面范围为3 cm×4.5 cm~7.5 cm×11 cm。创面感染控制后,采用局部皮瓣或臀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根据清创后创面的大小在一侧或两侧设计局部皮瓣:包括旋转皮瓣、双叶皮瓣等。设计原则:皮瓣长宽比例一般为1∶1,面积较创面大于20%;或根据臀上(或臀下)动脉走行设计臀大肌皮瓣,顺(或逆)时针旋转覆盖创面,必要时皮瓣下放置引流条,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供瓣区和受区一同安置负压。①负压设置:将黑色聚氨酯泡沫敷料放置于皮瓣和缝合口上,透明生物膜将皮瓣和供区一同密封,连接负压机。②设置负压参数:负压大小为墙式中心负压0.02~0.04 kPa或便携式负压机10~20 kPa,模式为连续模式,见泡沫敷料皱缩变硬即可,治疗时间为7 d。必要时伤口拆线、拔引流条后重置负压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11例患者缝合口均愈合,术后平均12 d拆线,其中1例患者缝合口裂开约3 cm,予磺胺嘧啶银霜换药1周后愈合,无再次手术病例。本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6 d。术后随访所有患者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色泽良好,柔软,褥疮无复发。
2.2 典型病例
2.2.1 病例1 男性,29岁,因“意识障碍40 d伴骶尾部皮肤软组织坏死溃烂30 d”入院。入院时见骶尾部有一6 cm×10 cm的全层皮肤及软组织坏死,深度约3 cm,基底部分肌肉和肌腱坏死,渗液多,异味明显,创缘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稳定患者全身情况后予行骶尾部扩大清创双叶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清创后可见部分骶尾骨外露,设计双叶皮瓣大小为8 cm×8 cm和5 cm×6 cm,皮瓣及缝合口安置负压,治疗7 d,术后见皮瓣存活良好,缝合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12 d出院,见图1。
图1 双叶皮瓣修复骶尾部Ⅳ期压疮
2.2.2 病例2 女性,82岁,因“长期卧床致骶尾部皮肤坏死结黑痂5 d”入院。入院时见骶尾部有一5 cm×6 cm创面,表面为黑色痂皮,周围皮肤红肿,去除表面痂皮见深部软组织坏死化脓,伴异味,深达肌层。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稳定全身情况后予行骶尾部扩大清创局部旋转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皮瓣大小为7 cm×8 cm,皮瓣下放置引流条,皮瓣及缝合口安置负压,术后可见皮瓣存活良好,住院10 d拆线,出院后随访6个月,可见皮瓣存活良好,仅在切口边缘遗留线状瘢痕,见图2。
图2 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Ⅳ期压疮
3 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压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而皮瓣移植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有肌腱或肌肉、骶尾骨外露的Ⅲ、Ⅳ期压疮[9-11]。由于存在全身(高龄、基础病、营养不良等)和局部(血运差、组织水肿、靠近肛门区、体位变动等)不良因素,术后容易出现皮瓣坏死和(或)缝合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导致创面修复失败[12]。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提高压疮患者皮瓣移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NPWT又称真空辅助闭合(VAC)或封闭负压引流(VAC),是指利用可控制负压的真空敷料促进急慢性伤口愈合的治疗技术,该技术系统由伤口敷料、封闭伤口的医用半透膜、负压传导和调节器材、负压动力源组成。目前研究表明,NPWT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包括:缩小伤口(包括面积和深度)、维持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清除伤口渗出液(分泌物)和减少伤口细菌负荷、固定伤口和缓解伤口的张力、减轻伤口组织水肿、改善伤口组织血液灌注以及刺激细胞增殖等[13-15]。基于这些原理,近年来,NPWT逐渐尝试被应用于烧伤皮片移植手术[16]、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17]、坏死性筋膜炎皮瓣转移治疗[18]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单位通过观察12例NPWT应用在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案例,发现术后皮瓣成活率高,缝合口感染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NPWT能够提高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疗效的可能机制包括:可以改善局部皮瓣血运;有效引流,减轻伤口血清肿或血肿;有利于控制感染;促使皮瓣与创面床以及缝合伤口两侧更好贴合;较好地固定伤口。此外,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如控制药物和手术创伤等医源性损伤)是提高医疗安全质量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NPWT辅助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具有创伤小、能减小皮瓣张力、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