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
2022-06-30程嘉滢
■程嘉滢
一、引言
预算绩效管理直接关乎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其不仅能够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资源开展优化配置,还能加大财政预算的有效控制。因此,基于预算绩效管理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事业单位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双联动”作用。
二、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
事业单位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结合预算绩效的目标和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开展对财政资金运行、使用效益、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事业单位发展规划等与财政的支出供给情况紧密联系到一起,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全面的把握。从而帮助事业单位了解到资金使用的效益,进而对绩效较差的项目提前做好准备,压缩其财政支出的成本。对于一些绩效较好的项目适当加大资金支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效益和合理性,降低财政资金支出的风险。
2.提高对预算执行情况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贯穿到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中,做好预算绩效的监督工作,能够控制好预算执行的速度,使各项资金发挥出作用。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时,会设置专门的预算绩效目标,并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以对各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对于达不到绩效目标的个人或者团体等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保障预算执行的规范性,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监督,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结合监控的结果,以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从而全面提升预算执行的效果。
三、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对策
基于预算绩效管理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通过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加强预算绩效的动态管理,在管理意识上、管理方法上、管理评价上、管理监督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为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能发挥指导作用。
1.树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针对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商讨,加大物力方面和人力方面的支持,为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首先,事业单位负责人员应全面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在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其次,事业单位还应积极开展事前的绩效评估工作,对预算支出的编制进行评估,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拍脑袋决策”的问题出现。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对当前所实施的项目等定期举办绩效管理会议,主要针对预算执行的进度、项目的进展、遇到的问题等开展有效讨论,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动态监管机制。最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应做好信息沟通工作,通过完善的沟通流程,能够将有关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信息等应用到各管理层,在进行相互沟通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这就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不仅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应保障各部门进行协同工作,从而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
2.应用多种预算绩效管理方法。
预算绩效管理想要发挥出最大效能,应采用多种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在编制预算绩效管理方法时,编制人员需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学习更多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掌握更多预算绩效方法。例如:编制人员通过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关键绩效考核方法对预算管理的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从而使预算绩效工作更加合理性和科学化。同时,事业单位还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再将资金均匀地分配给各部门,以促进预算绩效工作顺利开展。预算绩效方法的应用,应结合实际运行的情况,按照实际的需求对预算绩效考核的内容进行适时调整,为了降低绩效考核的成本,事业单位还应建立清晰的预算绩效管理程序,化繁为简,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另外,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各不相同,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资源渠道也不一样,针对于这一问题,事业单位应针对这些问题对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优化。
3.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开展等能够有效提升预算编制的质量,增强绩效水平,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的效率。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或者外部评价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其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预算编制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其中,自我的评价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预算执行的效率、预算编制的质量等开展评价,并结合评价的结果出具相应的评价报告,为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在开展各项决策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内部评价应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这一工作不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干预,以保证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外部评价主要由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等共同进行评价,例如:在对一个项目开展评估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特征,适当增加专业评审人员的数量和委托评审机构的数量。这些项目通常具有技术性较强和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如果委托行业内中介机构或者部门所属的机构等将难以提升评估的效果。其中事业单位在选择评估人员或者机构时,应建立自己的“智库”或专家库,在从其中选择匹配的机构或者专家给予相应的支持。然后在建立专门的问责机制和信用机制、遴选机制等,这样能够保障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事业单位结合评审机构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及时提出改进的对策,然后在分析偏差和原因后,以完善当前的管理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单位预算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相互合作和联系时,应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预算的申请等进行紧密结合,在确保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后,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帮助事业单位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
4.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监督。
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想要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应对绩效考核进行有力的监督,通过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控制,从而增强绩效考核的水平和质量。基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应根据当前的组织形式,站在绩效考核的实际角度,分析绩效考核的现状,然后建立相对完善的全面预算监督体系。这一体系需要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员,发挥带头的作用,联合其他部门人员,这些人员包括财务人员、审计部门人员等,全面对绩效考核进行有力监督。通过配备人员,明确责任,以促进绩效考核的顺利开展。同时,从制度建设角度看,预算绩效考核的顺利开展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配备专门的考核制度等,立足于当前的预算目标,细分预算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到事业单位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现状。另外,从考核的角度出发,政府尤其是财政部门应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做好外部的监督,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的情况进行管控,如:预算绩效考核设定的目标、预算绩效考核规范流程、预算绩效考核所达到的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后,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的监督,为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提高专业人员专业素养。
为了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能,除了要在管理模式、管理意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对策,还需做好人员的配置,积极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在培训活动中掌握更多绩效管理方法、把握好每一项预算绩效考核的指标等,进而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在内部和外部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让各部门人员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进而更好的配合管理工作,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且,事业单位还应借助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的沟通机制,并将各部门预算考核的信息和资料等上传到的系统中,以提升预算绩效考核的效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针对一些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预算绩效人员,还可以通过引起人才的方式,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能力。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通过设置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将各个业务活动和预算管理的分解到各个执行人手中,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结合事业单位制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和实际运行的情况等,对达到预算管理指标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没有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人员,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后进行及时的修正。因此,这一模式对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预算执行效率显著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