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链接,链接什么

2022-06-30保群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保群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新设了一个栏目“阅读链接”。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中年级教材为例,分别从閱读链接,链接“习作指导”;阅读链接,链接“实践活动”;阅读链接,链接“思维提升”;阅读链接,链接“单元要素”等四个角度实施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材 阅读链接 教学策略

一、阅读链接的编排简述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新设了一个栏目“阅读链接”。这些“阅读链接”中的选文,从形式上看,有散文,如汪曾祺的《自报家门》;有诗词,如《菩萨蛮·大柏地》;有寓言故事,如《北风和太阳》;有日记,如《燕子窝》;有神话传说,如《燧人钻木取火》。从编排的顺序看,有的编排在精读课文之后,有的编排在略读课文之后;从教学要求上看,有的针对“阅读链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琥珀》,而有些“阅读链接”则没有具体要求,只是单独地创设这一栏目,如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文后安排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从数量上看,“阅读链接”一般以单篇为主,但也有的是以组文的形式出现,如四年级下册《猫》之后就安排了两个片段。

二、“阅读链接”的教学误区

(一)指向不明

特别是针对没有注明教学要求的阅读链接,有些教师更是无从着手,仅仅是让学生一读而过。

(二)契点不准

有些教师虽然重视“阅读链接”的教学,甚至也在授课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所设教学目标偏离了教材的设计意图。

(三)效度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链接阅读”的效用,或者说只起到了补充阅读素材的作用。

三、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那么,阅读链接应该怎样教学?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笔者以中年级阅读链接的教学为例,浅谈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链接,链接“习作指导”

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后编排了阅读链接《燕子窝》,它的作者是苏联儿童文学作家比安基。《燕子窝》是一篇观察日记,而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写观察日记,教师可以将其放在单元习作指导时作为习作例文进行教学。

(一)了解写好观察日记的前提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观察所得。《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资料袋给出提示:观察记录有两种方法,图文结合法和做表格。这两种记录观察的方法有一个共性,就是记录观察的日期和观察的变化,且对观察的变化记录较为简洁,观察日记就是对观察记录的具体化。

(二)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观察日记,首先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同时写明日期,也是记录观察的时间。观察日记可以是一篇也可以由多篇日记组成,来记录观察的变化,但每一篇都有所侧重,如《燕子窝》由两篇日记构成,第一篇侧重描写燕子搭窝,第二篇侧重写雌燕子产蛋。另外,观察日记在内容上不仅记录事物的变化过程和作者的所见、所闻、所触,还可记录作者的所思、所想等,使观察日记的叙述更为生动活泼。

(三)养成勤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本单元课文编排围绕“观察”这条主线,有观察植物《爬山虎的脚》,有观察动物《蟋蟀的住宅》,有观察生活的情趣《暮江吟》,更有观察事物之后的哲理感悟《题西林壁》和《雪梅》。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养成勤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更是对学生灵性心智的培养。

再如,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者采用“特写”的取景方式,重点写了上学路上铺满水泥地的法国梧桐树叶。而“阅读链接”的汪曾祺《自报家门》描写上学路上的片段,则是采用“全景”的取景方式,写了这条弯弯曲曲的巷子,写了作坊、杂货店、烧饼店等许多商铺及那些商铺的师傅劳作的情景。这两种不同的描写方法以及取景方式互为补充,为学生完成课后小练笔提供了写法的借鉴。且从语言上看,课文描写优美,赋予想象,而“阅读链接”的选文平实简洁,清新脱俗。因此,此类“阅读链接”的教学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二)阅读链接,链接“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改变机械、烦琐的作业形式,努力创设语文实践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的“阅读链接”安排的是“西门豹治邺”的剧本开头,并提示:“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此剧本改编课文,再让学生演演这个故事《西门豹治邺》。”

课文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摸清底细、惩治恶人和开凿渠道。这篇课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简洁而又传神。如西门豹在了解邺地田地荒芜的原因时,与老大爷的对话,两人一问一答,一简一评,一胸有成竹一被逼无奈。文章结构紧凑,自然流畅。“惩治恶人”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高潮部分,重点描写了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话时的语言,把西门豹的凛然正气、破除迷信时的过人智慧表现得一览无余。同时,巫婆、官绅头子的垂死挣扎,官绅们的提心吊胆,百姓由半信半疑到恍然大悟,这些动作、神态的变化,又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表演的空间。

这些鲜明的特点,就给学生提供了表演素材。如何进行表演?“阅读链接”提供了由历史故事到演绎故事间的桥梁支架,即为了使表演更生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西门豹治邺”的剧本改编。“阅读链接”中描写的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该部分人物众多,人物的性格变化较为明快,既有个体表现,又有群体表现。笔者在进行此环节的教学时,首先降低剧本改编的难度,将整篇课文改编为多幕剧,即“摸清底细”“惩治恶人”“获得丰收”三幕剧。第一幕“摸清底细”,重点改写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人物只要三人即可,即再加上西门豹的一个随从。根据书本提供的人物对话,学生小组合作,仿造“阅读链接”给的剧本形式进行改写,学生较易掌握。然后进行第三幕“获得丰收”的改写,此幕剧重在发挥学生想象: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渠道,兴修水利,老百姓获得丰收,会对西门豹说些什么?激发学生想象,也为第二幕重点部分的改写做了铺垫。4C988CE4-F42A-4268-825E-46973BB08585

在改完第一幕了解了剧本形式、第三幕着重训练想象的基础上,再进行“西门豹治邺”的重点部分第二幕“惩治恶人”的改写就水到渠成了。剧本创作完,笔者又提出在班级中开展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道具、最佳主角、最佳配角等评选活动,学生改写得趣味盎然,表演得有模有样,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链接”实现了让课堂与课外进行链接,课本与生活实践进行链接,文本信息与学生掌握的信息进行链接,平面的文字与立体的画面进行链接。

(三)阅读链接,链接“思维提升”

语言文字的训练背后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的“阅读链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四年级下册《绿》是著名诗人艾青的现代诗,课后编排的“阅读链接”是宗璞写的《西湖漫笔》雨中去访灵隐的片段。笔者在教学《绿》时,采用与“阅读链接”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绿》的第一部分时,笔者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的内容,让学生读读宗璞笔下的雨中访灵隐。学生畅所欲言,说古木是墨绿的,飞来峰上的树木是绿的,路上布满的苔藓是绿的。继而学习诗歌的第二节,笔者让学生在“阅读链接”中寻找哪些是墨绿、浅绿、嫩绿。学生说,“树木深处是绿的发黑”“外围被雨水淋过的是浅绿”“小路上布满青苔,青苔密集的地方是翠绿翠绿的,稀稀疏疏的地方是浅绿”“石头后的青苔是深绿”。《绿》与《西湖漫笔》,一虚一实,一抽象一直观,一概括一具体。《西湖漫笔》的细腻描摹、具体事物的描写,与诗歌《绿》的空灵、绿的意象、绿是大自然带给诗人独特的体验,形成强烈对比。学生就能形象地感受到“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其实是绿叶在风中舞蹈,绿草在风中摇曳,河水在风中荡漾,小鸟在丛林穿越,身上仿佛披着绿,小雨滋润着青苔也染了绿。学生感受到绿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活力,更蕴含着生机、孕育着希望。学生在具象與抽象中穿梭,在散文唯美的笔触与诗歌独特的表达中漫步。

再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四年级上册《猫》的“阅读链接”中安排了两个片段,都是写猫。通过学习课文中老舍的《猫》,我们发现,老舍先生通过聊天式的叙述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再如写满月的小猫淘气,说“撞疼了也不哭”,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一个顽皮的孩子。夏丏尊主要描写了邻居的称赞、妻的得意,孩子们逗猫玩儿,“我”常对这小动物做种种遐想,即通过写大家对猫的态度来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周而复则是通过对猫的外貌、神态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喜爱。“白毛像雪”“小灯泡似的眼睛悠然地摇摆”“嫩白的小齿”“细鱼骨头似的胡须”,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同样是表达喜爱之情,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描写方式,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就是思维的广度。我们自己在作文中也可尝试运用这些不同的写法。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由于人们对牛和鹅眼睛的说法,作者常欺负牛,而惧怕鹅。课文后的阅读链接,选择了《牛的写意》的片段。《牛的写意》一文中写了牛的美丽、诚实、脚踏实地,甚至作者领悟到的生活哲理,让学生明白,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的眼里,牛是多么地老实憨厚,可以常欺负它、俯视它。而在作家李汉荣的眼里,牛是可敬的,值得我们仰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朴实中蕴藏着高贵,平凡中蕴藏着深邃,这些都让我们的思维走向了深刻。

(四)阅读链接,链接“单元要素”

对于有些“阅读链接”,编者在编排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简单的栏目提示。此类阅读链接,应扣住单元语文要素来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

如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后的“阅读链接”是《燧人钻木取火》,其训练重点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来确定,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说说自己是如何感受到这篇故事的奇特的。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之后编排了《难忘的一课》阅读链接,表达了台湾人民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训练学生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同时此训练要点也与本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紧紧吻合。

再如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是篇略读课文,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该文赞扬了钱学森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教学时除了结合略读课文《黄继光》的自学提示外,也应扣住本单元的单元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总之,“阅读链接”作为文本阅读材料的补充,可以在新授课文时引入,也可以在精读课文时融合,还可以作为课文讲授后的巩固与补充。教师只要重视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发掘其教学内涵,就能与阅读课文一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兰道祥.阅读链接分析及实施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0(11).

[2]郑永鑫.抓住阅读链接,巧用比较策略[J].小学语文教师,2021(5).4C988CE4-F42A-4268-825E-46973BB08585

猜你喜欢

阅读链接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恰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阅读走向更深处
一粒沙里看世界
巧用“阅读链接”的策略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