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新总理会带来什么?

2022-06-30邬金浜

廉政瞭望 2022年6期
关键词:玛丽安工党莫里森

邬金浜

澳大利亚新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有点“不同寻常”,是该国第二位会说中文的总理。这个被党内同行赞为“温和、务实,有可信度”、被反对者贬为“没有领袖风范”、被国外媒体谑为“顽固、任性与多愁善感”的新总理,他的走马上任,到底会带来什么?

“令人难以置信的荣誉”

阿尔巴尼斯这次胜选,算是“卧薪尝胆”,给已三连败、在野已久的工党“一雪前耻”。

5月21日晚,计票锁定胜局。阿尔巴尼斯在工党的集会现场喜形于色地宣称“今晚,澳大利亚人民投票支持了变革。这次胜利后我将更加谦卑,我很荣幸有机会担任澳大利亚第31任总理”,并称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荣誉”。

较量是在时任总理莫里森领导的自由党-国家党执政联盟与由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之间展开的。两人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社会福利、气候变化等议题,当然,还在对华政策上,不断交锋。

阿尔巴尼斯举起了“变革,而非革命”选纲,并称自己为国家的“建设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政策、创造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这是聪明、讨巧的选战策略,在该国经济低迷和灾害频发的现况下似乎更加“切题”。尤其是,他反复强调从政以来一贯支持工人和低收入阶层的立场。

在5月11日与莫里森的电视辩论中,他指责联盟党应对通胀不力,使通胀飙升到5.1%,“除了工资,所有东西的成本都在上升”,指责莫里森政府由于“政策脱节”致使民众生活过得“很艰难”后,承诺将为最低工资的民众加薪5.1%,为900多万低收入者減免税收,今年将他们的税收抵消额提高420澳元,5年内建造3万套经济适用房。投票前两天,他又加码优惠,表示要用更多公共资金解决民众“生活成本危机”,增加75亿澳元用于儿童保育、免费技术和继续教育、医疗保险和新能源发展等。

这确实“搔”到了底层百姓的“痒处”,莫里森的反击也就十分无力,只是絮絮叨叨说“阿尔巴尼斯先生正在作出很多承诺……但我们没有听到的是,他将如何兑现这些承诺”,甚至不得不承认“他从未忘记自己来自哪里”。

其实,某种意义上,阿尔巴尼斯的赢,是莫里森政府政绩的“输”,或者说有赖莫里森的“神助选”。

莫里森执政三年的所作所为的确荒腔走板。经济低迷,通胀严重,新冠新增感染率冠绝全球,遭遇百年一遇洪灾时反应迟缓、应对失措,山火肆虐时去夏威夷度假……政绩拿不出手,他输掉这次选战自然不难理解 。

“不假装自己是完美的”

阿尔巴尼斯一路走来,最终攀上权力巅峰,与其出生和成长经历,特别是与其母亲密切相关。在个人网站扉页,他写有这样一句话:“驱使我母亲前进的愿景也同样驱使我走到今天,那就是建设一个更公平的国家,为所有澳大利亚人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他的朋友布卡里察认为,“要了解阿尔巴尼斯,就必须了解玛丽安,她在她儿子的生命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有着我所见过的父母和子女间最亲密的关系,是彼此的全部”。

他是母亲的“意外之喜”,不过,往后的漫长岁月里,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

1962年,年轻的玛丽安出国旅行时与来自意大利的卡洛·阿尔巴尼斯一见钟情并意外怀孕。翌年3月,阿尔巴尼斯在悉尼出生,母子俩居住在郊区坎珀顿的经济适用房里。孤儿寡母生活困顿,更糟的是玛丽安30多岁起就因严重关节炎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全家靠着玛丽安的抚恤金和外祖母的养老金艰辛度日。阿尔巴尼斯学会了在孤独中生活,孤独中,也会想自己的父亲——小时候,母亲告诉他,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死于车祸,14岁时,母亲才告诉他父亲很可能还活着,住在意大利。他反而极力安慰母亲,“我是个坚强的孩子,我不管,我还有你,你是我所需要的一切”。直到2009年,46岁的他才在意大利与父亲相见。

阿尔巴尼斯的母亲坚信教育能够改变人生,坚持儿子完成学业。

高中毕业后,阿尔巴尼斯先在联邦银行工作两年,随后考入悉尼大学经济学系。那时起,他便开始参与政治,在工党的青年组织内加入左派,并领导了一个与党内强硬左派结盟的团体。大学甫一毕业,阿尔巴尼斯就步入政坛。

在工党,阿尔巴尼斯可谓顺风顺水。1989年,工党新南威尔士州分部助理秘书长职位空缺,他在强硬左派支持下一举获得该职。1996年,进入联邦议会。1998年起,又开始担任影子内阁职务。2007年至2013年间,工党连续6年执政期间,他也走出“影子”,先后出任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部长、在会说中文的陆克文任总理期间短暂担任副总理。这期间,他殚精竭虑,在城市规划和航运方面制定了不少重大政策。

2013年开始,工党跌落低谷,连续三届选举败北,沦为在野党。阿尔巴尼斯也与工党一起陷入低迷。直到2019年,率领工党出战屡败的党首肖顿黯然引退,已在党内锋芒毕露的阿尔巴尼斯没有竞争对手,直接当选工党党首。

三年后的现在,阿尔巴尼斯首战告捷。

艰苦的生活,对阿尔巴尼斯影响深远。自始至终,他也都非常感激母亲,认为自己的品质继承自母亲,关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观念也由此塑造。

5月23日的宣誓仪式上,阿尔巴尼斯特别强调了新政府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一,没有人会被忽视,我们将始终照顾弱势群体和身处不利环境的人。第二,没有人会退缩,我们将始终支持大家的理想并为你们创造机会。”他说这是他的执政理念,并回忆说,“我们家里的钱总是很紧张。所以,妈妈也教会了我一块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考虑政府开支时,我很谨慎”。他还说,“如果人们记得我是一个为选民利益挺身而出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为了工人阶级,为了工人运动”。在回答总理工作时,他则说:“我不假装自己是完美的,我所做的是承担责任。”

“成熟的方式” 

“承担责任”,自然既需要承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福祉改善的责任,也需要承担改善国际关系的责任。

然而,阿尔巴尼斯出任总理的“首秀”是参加“四方安全对话”。5月25日在东京仍然老调重弹并信口雌黄,声称“对于四国机制,新政府和前政府是一致的”,澳的外交政策将优先考虑与美国的联盟,并说“澳大利亚应始终捍卫自己的价值观”。

或许,阿尔巴尼斯认为“形势比人强”。作为美国“跟班”的澳大利亚,这些年确实常常“随美国起舞”,联盟党也好,工党也罢,对华政策很难“甩开”美国,只怕会更趋保守甚至极端。不过,阿尔巴尼斯可能不会比莫里森走得更远。他在宣誓时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试图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玩弄政治手段”。的确,真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对华政策就应该理性,不能情绪化,更不能投机性。

2021年,澳对华出口1157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莫里森政府也不得不承认,大量工作岗位来自与中国的贸易,统计则显示,每13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与中国贸易有关。

理智的人自然对这些数字有“感觉”。澳中关系研究院民调称,60%的澳大利亚人认为,若减少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国家就会出现困难,77%的人对限制中国对澳出口的贸易表示“极度担忧”;超6成的人认为,政府应努力与中国建立牢固关系,近8成认为“有责任改善澳中关系”。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都可以成为澳复兴经济的抓手。

有“抓手”而不抓,可不是“承担责任”的表现,要提振国内经济、解决通胀和就业等问题,不是“价值观外交”能够解决的。

阿尔巴尼斯毕竟在政坛摸爬滚打数十年,且作为会中文的总理,在“知华”上也比其他政客具有优势。5月26日,他又称,工党会以“成熟的方式”处理对华关系。这虽是“模糊语言”,操作空间巨大,可以“左右逢源”,终究显示了理性成分。舆论因此也认为,新政府对华态度虽是萧规曹随,但在具体问题上或许不会再像莫里森政府那样歇斯底里。B66F8C03-CC2A-4ED2-8DEC-02F05409362F

猜你喜欢

玛丽安工党莫里森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英国新工党政府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莎拉邦德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
考驾照
试论托尼·莫里森《家》的文化书写
情感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