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书评

2022-06-30冯铄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观点诗人

冯铄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以下简称“本书”)是作者李峰最重要的两本学术作品之一,旨在探讨西周国家的衰落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李峰老师之前,顾立雅《中国治国术的起源:西周帝国》、杨宽《西周史》、许倬云《西周史》、林嘉琳《西周文明》等著作都曾对西周历史做过论述。由于资料有限,我只能选取顾立雅老师《中国的诞生》(以下简称“顾著”)和许倬云老师《西周史》(以下简称“许著”)作为讨论本书学术背景的材料。这两本书都是利用甲骨文和金文对西周史进行综合性描述的杰出著作。顾著涉及周人起源、政治演进、生产状况、宗教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侧重对现象的叙述,顾立雅本人也曾谦虚地说《中国的诞生》只是一本“通俗读物”。许著则将重点放在了“华夏国家”在西周时代的形成过程和西周国家的历史意义上,对一些事件细节的讨论较少。

相比之下,本书在内容上更侧重讨论西周衰落和灭亡的过程和原因,在方法上运用了很多地理学的知识。我认为本书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察了西周时期相关区域的地表形态,对西周国家的地理空间基础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其二,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周衰落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危机”;其三,从地理的角度还原最终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与联盟,以及周的贵族家族的东迁。

在之前接受的教育中,对于“西周的灭亡”,大多是讲述幽王烽火戏诸侯、横征暴敛、破坏宗法制度和褒姒祸国的故事,也会提到犬戎入侵。把一个历史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某个人或外因,是传统史学的常见问题。本书中,作者比较全面、深刻的分析了导致西周衰落和灭亡的原因。内部,长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越来越不合时宜,诸侯国与天子之间的血缘纽结自然松弛,最终趋于独立;中央政府持续的土地赏赐政策使天子能够支配的土地越来越少,贵族力量则由此膨胀;中央官僚制度“恩惠换忠诚”无法满足供职官员的需求,也不能有效控制官员。外部,西周的政治中心渭河谷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导致它不得不面临来自西部强大敌人猃狁的骚扰攻击。跨越宣幽二王的权力更替、新老两派间的政治斗争成为西周灭亡的导火索。 关于猃狁为什么会进攻西周,作者没有提到,但我认为是值得探讨一下的。西周在它的西部边境定都时,应该还没有受到猃狁的威胁;公元前9世纪期间猃狁进攻周人时,其生活方式依旧是与周人相似的农业-畜牧型,所有应该也不是因为气候的转变。那么是否应该从周人自身找原因呢——譬如一些不合适的外交政策?

本书采用的研究途径与方法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本书综合运用了多种领域的知识和史料作为基础,包括考古出土器物、青铜器铭文、早期文献和地理实地考察等。作者曾从事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又师从美国汉学家夏含夷教授,钻研西周金文,所以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多种史料;书中的涉及地表形态的照片多由作者亲自拍摄,运用地理学知识论证的部分有大量实地考察得来的结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书中运用的历史文献主要有《史记》、《竹书纪年》(古本、今本)以及《诗经》三种。作者在书中对于早期文献的引用相当谨慎,特别是对于古、今两版《竹书纪年》,在附录三中专门对其真实性作了详细分析。然而对于偏艺术的史料《诗经》,作者似乎没有太注意甄别和分析前人的注释。尤其是在第四章论证周王室的派系和政治斗争时,采用三篇《诗经》中的文章作为论据。作者对《十月之交》《节南山》《正月》三首诗的理解与前人相反,但既没有说明自己观点的产生过程,也并未说明他不赞同传统观点的原因。我认为三首诗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十月之交》中11~12行中写“国家混乱不安宁,(周王)没有任用贤才”,不能判断“贤才”指的是谁。我认为,可能指皇父,可能只是单纯描述一个现象以证明幽王统治无道,甚至有可能是诗人自己在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然而即使把“贤才”当作皇父,也只能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同情,体现不出来皇父是幽王猜忌的牺牲品。17~22行描写地震的场景,应该是客观的,作者也通过《竹书纪年》和《国语》两部文献确定了这次地震的真实性;23、24行如果译为“对现在的人(应该指幽王)感到悲哀啊,怎么(遇到了地震这样的灾难)也不停止现在的所作所为”,那么很明显是在批评幽王的统治。我认为,本书作者把皇父退隐和地震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并认为诗人借此表达对皇父同情的观点,主观性很强,这段文字中关于“同情”的表现不明显。33~40行,所有的资料的翻译几乎都是一样的(作者应该也是这样翻译的):“叹息一声这皇父啊,难道真的不识时务吗”,之后是一段对于“暴行”叙述。然而对于这些“暴行”究竟是谁做的,传统观点认为是皇父,而作者则认为是另一些人(或许是皇父的政敌?)——“暴行”是由于皇父离开国都而产生的骚乱。这就涉及到对“时务”的理解。如果诗人想让皇父“识时务”,那么他的意思可能是让皇父顺从民意、停止“暴行”,也可能是希望皇父留下来。在这一点上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根据45~46行“为什么不愿意留下一个老臣,守卫我的君王”,可见诗人认为君主是需要有人守卫(制衡)的。君主需要有人看守,当然是因为诗人认为君主常常胡作非为,刚好与皇父离开国都就会产生骚乱相对应。我认为只有33~40行的部分能表明王室内部的派系斗争。

第二,关于《节南山》。作者认为诗人在尖锐地批评与幽王一派的反对政党。如果按照作者所说,那么诗的几乎每一小结都在写到一半时更换了一次(甚至更多)主语(描述对象)。这样的解释也不能说不合理,只是大多数人在阅读时很难想到按照这种方法理解。但无论是传统观点还是作者的观点,对最后四句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即呼吁皇父与周王和解。这就已经可以证明王室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派系纷争了。

作者写到“将‘家父’与‘家伯’视为同一人,无论他是不是这首诗的作者,本身便是对这种观点(指《节南山》是对皇父的政治讽刺)的一种驳斥,因为同样是这种观点将‘家伯’和‘皇父’均视为褒姒的同党”,这种观点也令人费解。其前提是,家伯与皇父是政治上的盟友。在《十月之交》的25~32行,诗人提到了多个官职和人名,其中包括“皇父卿士”“家伯维宰”和“艳妻”。仅凭这几行诗显然不能得出“‘家伯’与‘皇父’是盟友”的结论,况且这还与作者“皇父没有理由与褒姒合作”的观点矛盾。

综上所述,作者应该是先提出了“周王室内部有派系斗争”的假设,再把它作为一个历史背景放在《诗经》中解读。虽然这一假设和大部分的论据是很合理的,但是由于选用的史料有限,它显得还不是那么有说服力。不过有些时候,特别是在研究早期历史时,恰恰需要采用这种先假设再找资料的方式。作者在这一章节的论述瑕不掩瑜,主观跳出了传统思想的桎梏,值得后辈的研究者学习。这或许正是作者超越前人的地方吧——用同样的史料,却得出了新颖的结论。

最后是在《西周的遗赠》一章中,作者把西周灭亡后,“周人世界”反而更遵循西周礼制作为西周文化生命力强的体现。对于“随葬青铜器所表现的广范围的对同一种礼制决定系统地遵守甚至在西周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看不到的,而是直到公元前771年王朝灭亡后才逐漸显现”的现象,我认为是由于以西周时的生产力水平,很多人没有能力按照规定的礼制随葬,而春秋战国时生产力的提高使诸侯国有了这样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还要按照西周的标准,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一种“标榜”,也可能是出于政治交流的需要。他们认可西周的地位和一些礼制,但并不是真正认同西周的文化价值。

书评中对作者一些观点“吹毛求疵”的看法不能掩盖我对本书及作者的钦佩。无论如何,本书的出版是对早期中国研究领域的一大贡献。

猜你喜欢

观点诗人
最帅的诗人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诗人”老爸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