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022-06-30袁鑫
袁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推进,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新方向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以分数为先的应试教育时代已然成为历史。以核心素养理念发展为方针的初中物理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构建现代化新型物理课堂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以及逻辑性的思考,提升个人思维能力的学科。通过具有对比性、测量性、验证性的实验探究,加上逻辑思维论证,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正视物理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考量指标和追逐方向,要求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一成不变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导致了课堂教学无法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习惯通过单向的知识传授体系来完成教学,所谓的“单向”,指的就是由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知识的内化过程由教师掌握,学生习惯了接受“加工”后的信息,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并无错误,但是会让学生逐渐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在学习中缺少自主思考,无法在复杂的知识体系中通过自主认知寻找规律,只能在教师讲解的模板中应用知识。在学生自主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旦知识点的应用发生迁移,或是解题的模板发生变化,学生就会感到手足无措。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的能力难以提升,还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教学趣味性也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皆无法得到培养,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重心偏离,物理学科价值难以发挥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学习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能力的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分析物理问题、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实验,能培养自身严谨的学科思维和优秀的探究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过于重视分数,一切以分数提升为核心,忽视了物理学科的其他价值。学生在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机械化的题海练习中,逐渐降低学习欲望,不仅学习效率较差,学习的激情也会下降,单一的思维过程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导致教学模式的进步受阻,无法达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三)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用大包大揽的知识传授方式,远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技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敢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互闭塞,不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学模式与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问题无法得到反馈,会逐渐形成知识断层、认知脱节。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问题,盲目地推进教学进度,会导致教学效率下滑,导致班级间水平差距加大。这种忽视学生学习实情的教学现状,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无法提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强化的重要原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
(一)出发于“生”,务本学生实际
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学效果提升的前提,教学能力的高低会造成不同教师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而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能力强的教师能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以巧妙的教学设计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实情和当堂教学状况,通过讲解知识、观察效果、收取反馈,来对后续的教学计划进行改变,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所以,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不仅要做好备课、教学模式设计,还要立足学情开展教学。而分层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能力高低为判断依据,通过学习成绩、临堂表现、作业完成度等参考要素,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来设计差异化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要以不同的要求来督促班级内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班级中的优等生,应适当增加教学宽度,提升思维深度,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其能解决复杂的习题。对班级中的中层生,应要求其掌握教材中的物理原理和现象,能解决中难度习题,夯实基础知识体系。而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群体,教师应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及原理,能解决简单习题,同时清楚知识体系在生活中的运用途径。除了在教学目标上的分层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差异化设计来对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基础题、必做题、选做题,来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在阶段性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明晰个人能力成长中的“最近发展区域”,把长远目标拆分成短期可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升个人学习能力,让其学习信心得到强化,让其综合物理素质得以提升,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核心素养品质。
(二)立足于“理”,发挥学科优势
初中物理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特点,大多衍生于平凡的生活中,以抽象化的语言总结出复杂的生活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特征和性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借助生活化现象来解释物理原理及定义,让物理教学更加生活化。这不仅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将知识带入生活化场景中,也更具有记忆特点,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拉近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内在的学科魅力。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分析物理现象,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教学导入环节。比如,在学习“磁场”这个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森林、沙漠、地下隧道等地方指南针会失灵。而关于指南针失灵的原因,学生却不清楚,电视剧中的解释五花八门,缺少合理的科学依据。教师就可以以这个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去了解“磁场”的存在。其次,就是利用生活化现象来设计实验,抽象物理概念单靠理论化讲解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借助實验来诠释难点定理,不仅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让学生从趣味的物理现象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模拟“人在死海看书”这一生活化现象,利用易拉罐来做类比实验,通过实验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在其中的应用。通过类比实验来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能大幅地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记忆。最后,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验,物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设计简易课外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存在,明晰物理规律,优化学习认识。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让学生立足于“理”,养成严谨的学科眼光和学科思维,同时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跳出被动的学习地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温暖于“情”,发扬情感教学
一谈到初中物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知识抽象、枯燥,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细化教学过程,也要注意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成熟,思维也逐渐健全和完善,因此学习中的挫败感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正面对待各种学习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体贴,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核心素养。教师应当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交互的过程。温暖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再焦躁、轻浮,而是以一种探索的心理去发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趣味。
所以,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教师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元素,让学生的情感诉求得到满足,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具体化、细节化、情感化,“熔化”教学情感环境,通过互动“汽化”枯燥教学氛围,让师生关系得到“升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不断的肯定和鼓励强化认同感,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受抽象概念的实际体现,发挥德育教学的价值,让物理教学充满“人情味”,进而发挥物理的学科价值,逐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素质教学理念落到教学实处,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借助于“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我国的教学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能为现代教学不断地提供“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能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支持来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实际探究、学生实验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分析物理实验现象、探究结论、总结规律、提高掌握。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制作成趣味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熟悉的信息化展示方式,来拓展欧姆定律的应用途径和方向。同时,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资源呈现手段,探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者插入知识的时代背景、科学家生平故事等,让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宏观性得到提升。除了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学板都具有“课件录制”的功能,教师可以将课堂讲述的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班级学习交流群中,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当中能通过微课来进行能力强化和巩固,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五)提升于“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除了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外,还需要教师借助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去完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一般是以“分数”为核心要点,围绕学生做出各类评价,并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是较为片面的,因为学生的综合化能力并不完全通过试卷显现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明,班级中的学生A,在平时的各类物理实验当中表现优异,且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堂回答中展现出了较快的反应力,准确率很高,但是在考试中却屡屡成绩不佳。针对该学生,教师如果只以分数去评价他,难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对教师来说,评价机制的落脚点应该不止于分数,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除了考试的分数,还要关注学生的临堂表现、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作业完成度等,以学生阶段性学习的综合表现,来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同时,指引学生如何更准确高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迈进。以这种客观且全面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逐渐摆脱“分数为先、分数为重”的错误学习思想,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强化。同时,教师要弱化分数在教学中的影响,多设计实践性探究内容,让学生应用知识的场景逐渐由试卷变为一个个具象化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还应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评价中,要尝试运用分层评价去为学生规划后期发展方向,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成长路线,协助学生拆分长期目标,阶段性地完成重难点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阶段性的成长也能让學生体味成功,强化其学习自信,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能力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让当前的教学体系发生改变,让教学效率得到强化;在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不仅迎合新课改教学要求,还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