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2022-06-30江惜娟
【摘 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法教学过于强调语法在规则上的作用,却忽视了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目的和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具有课前唤醒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学生感知与领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意义探究、质疑创造,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能力等特征,具体策略是课前融合教学内容,聚焦生本课堂;课中合作建构知识,积极探究意义;课后变通作业形式,提供展示平台。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传统语法教学的常见问题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少组织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忽略语篇的支撑作用,较多利用孤立的单句来讲授语法规则;忽略训练的针对性与思维的提升,较多追求巩固练习的数量[1]。他们过于强调语法作为规则的作用,忽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目的和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2]。深度学习强调以生为本,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的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智慧之旅[3]。将深度学习的理念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能够改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特征
2021年,罗永华博士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以生为本的课堂文化。教師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学情、学生的认知特点等了解、理解、研究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进行设计与实施。二是课堂内部空间具有丰富性。这表现为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目标的多维、教学方法的多层面、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其中,教学目标的多维指教师要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度学习的发生等多角度来确定教学目标,如积极情感的生成、知识的主动建构、意义的深度探究、思维的高阶发展、语感的审美体验等;教学方法的多层面表现为自主、合作和探究英语学习活动。三是多模态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环境,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4]。
可见,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具有通过唤醒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学生感知与领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意义探究、质疑创造,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能力等特征。这要求教师充分研读语法教学内容,必要时做好增减整合;以生为本,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设计适合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感知与领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与意义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质疑、批判、创新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笔者以高中语法项目——虚拟语气(if句型)为例,基于深度学习探讨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一)课前:融合教学内容,聚焦生本课堂
1.融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
教学内容的融合指教师充分研读教学材料,遵循整体与部分相统一、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相结合,以主题、语篇、文化、知识、技能与策略等相融合的方式来处理教学内容[4]。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认真研读、分析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所蕴含的不只是“干货”(知识),也要有“干货”得以泡发的情境、情感、情绪、价值观、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等[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 Unit 2 Poems,目标语法是虚拟语气,但单元中只有一首诗歌涉及虚拟语气if句型,仅靠这首诗歌来进行语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以课外教学资源——动画视频If I were you作为课本语法教学的补充。这个视频主要讲述了Snow后悔之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导致体重增加(对过去已发生的事情表示遗憾),对此Ann给出了减肥的建议(对现在情况的虚拟if I were you),两人还谈及今后的梦想(想象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活)。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且视频中基本没有生词,材料中有7个句子含有虚拟语气,恰好涉及对现在、过去、将来情况的虚拟,很适合“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的教学。该视频中出现的7个重点学习语句见表1。
由于视频长达6分多钟,内容过多,故笔者对视频内容进行删减,并围绕话题,增加与话题相关的一些表述。同时,笔者把文本整理出来,让两个学生担任主演,重新拍摄,制作成多模态语篇。改编、融合后的教学视频仅1分多钟,内容包含主题、语篇、知识、技能等,能让学生通过深度思考、合作探究,全面把握并内化知识。
2.聚焦生本课堂,唤醒积极情感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强调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学习者的积极情感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4]。这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师主讲”转变为“学生主体”,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兴趣、信心等积极情感的学习活动。
为唤醒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笔者先在课前热身部分对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正面反馈,如哪些学生书写工整,哪些学生能用双色笔对重难点进行标志,哪些学生正答率高,哪些学生本次完成情况比之前有所进步等,尽量找出不同学生的亮点,充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接着在课堂引入话题环节,向学生播放本班同学主演的对话视频。学生看到由同班同学表演的对话,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使课堂都弥漫在愉悦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对虚拟语气的学习兴致更高了,积极情感得以高度唤醒。
另外,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设计一些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展示自我一类的学习活动,使之亲密合作、大胆质疑,通过观察语法现象、归纳语法规则,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提出对他人观点的质疑,教师作出适时的点拨与补充,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与协调。这样的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
(二)课中:合作建构知识,积极探究意义
1.丰富教学手段,促进语言感知
多样性教学手段的使用指教师因地制宜,融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4]。在这一语法课中,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模态教学资源(上文提及的由学生主演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以生动的形式把情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知目标语法。第一次观看时,要求学生回答“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获取文章主旨。第二次观看时,笔者要求学生阅读脚本,思考以下问题,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初步感知目标语法所在的句子的含义。
Q1:Was Snow satisfied with her present figure?Why?(定位到对过去情况的虚拟)
Q2:What kinds of movie would Snow act in if she were a famous actress?(将来情况)
Q3:What did Snow say to ask Ann for advice?What advice did Ann give?(现在情况)
2.启发深度思考,探究主题意义
通过问题链的引领,拓展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张力,引导学生学思结合,推进学习持续深入,学会把问题探究结果转化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与学习的有效迁移[6]。笔者在引导学生聚焦语法的meaning与function时,充分挖掘文本信息,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下隐含的感情、态度,让学生积极探究和领悟目标语法的意义、功能作用(见表2)。
3.自主合作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教师在引导学生聚焦语法的形式时,首先让学生把文本中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画出来,再把if句型中主句和从句各自的谓语动词画出来,带着学生一起总结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规则,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与现在和将来事实相反的规则,并独立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把三种时态的虚拟语气规则都呈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比、讨论彼此的思维导图,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如图1)。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他们通过建构,将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关联和结构进行个人化的再关联、再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法知识结构。这样的方式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关联社会情境,实现迁移创新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把自己置身于知识产生的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教师应该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8]基于此,笔者在系统梳理目标语法的形式、意义、功能之后,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并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新语境中进行迁移运用,提升思维高度,完成深度学习的全过程。
情境一:Do you have some regrets about your past life?Use subjunctive mood to show your regrets. At least 2 regrets.(过去情况)
情境二:If you were to make some changes in your lifestyle in the future,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Why?(将来情况)
5.多种评价方式,发展批判思维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产生与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密切相关。很多学生不反思、不质疑,就导致了他们思维的固化、窄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反思、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运用语法时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笔者采用学生自纠自省、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手段进行及时反馈。其中,自纠自省比他人直接指出错误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语法知识深度学习的应用与分析层面。
6.创设交流平台,体验语言之美
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互评彼此的mini-writing。学生在评价同伴的作品时,感受同伴的语言魅力,领悟同伴想要表达的情感、观点,同时批判地看待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完善。以语感为突破点,借助情感的体验力、理解力、想象力,让学生对以文字为媒介的审美对象产生良性的正效应。
(三)课后:变通作业形式,提供展示平台
课后作业可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驱动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主动展示、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向深层学习转变。为了检验学生深度学习语法知识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将考核方式适当向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倾斜。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还要考虑学生课后参与制作、展示作品时的表现。
笔者先让学生4人一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一份mini-writing,进行团队加工润色,并利用周末分工合作,制作成英文微视频,要求加上英文字幕,用英文配音,适当增加音乐、图片或自己拍摄的短视频等,时长为3~5分钟。然后将制成的微视频分享到班级微信群、家长群、朋友圈等进行展示,以此激发学生不断修改视频脚本,修正自己的发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将同龄读者、家长、社会人士等加入評价者的行列中,增强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强化了他们的内驱力。
四、结语
语法学习不应是单调枯燥地对语法规则进行机械操练的过程,而应是有真实意义的语言深度学习过程。第一,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模式拓宽了师生的各类学习资源。首先,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主题语境,以便学生理解目标语法的意义。其次,要选择适合语法教学的语篇或对已有的语篇进行加工、补充,深度剖析语篇,借助语篇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法,在语境中理解、应用、迁移、创新。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分类型、分主题地积累语篇。最后,教师大量地阅读、选择、积累适合教学的语言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第二,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模式发展了师生的思维能力。深度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观察、归纳语法规则,在合作中探索语法意义,在互评中质疑批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慎重地讨论、多维度地分析、有逻辑地解释、客观地评价、大胆地质疑、批判地思考,这些都很考验教师的思辨能力。
第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模式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学生从最初基于文本的初级操练,到最后超越文本的迁移创新,在语言应用层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管是课前的深度解读文本、精心优化教学活动设计,还是课上的示范引领、对学生适时指导与点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或是课后作业的布置、辅导,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多思考、多尝试、多总结,不断地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实际需要的教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促使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为忠.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学科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68-71.
[2]程曉堂.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4):62-70.
[3]郑葳,刘月霞.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教育研究,2018(11):56-60.
[4]罗永华.深度学习高中英语课堂的内涵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6):96-102.
[5]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6]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7):111-118.
[7]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76-7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江惜娟,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深度学习高中英语课题教学的研究”(2020YQJK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