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江新桥镇沿江湿地生态修复和滨水植物景观构建研究

2022-06-30孟一凡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生态修复

孟一凡

摘要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靖江市将新桥镇54 km长江岸线科学划分为绿色发展区域、开发性保护区域、不开发区域3个区域。“不开发区”全部用于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滩涂、芦苇荡风生态风貌,维持岸线的自然属性,对靖江新桥镇长江边岸的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基于此,通过构建带状湿地公园建设与滨水植物景观,努力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呈现“芦苇丛生、江滩飞鸟”的原始生态风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农业发展,助力村镇经济发展,达到治理与发展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 生态修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4–0156–03

1 沿岸湿地概况和问题

1.1 沿岸湿地概况

靖江市地处江苏省苏中平原南端,

位于31°56′N~32°08′N、120°01′E ~120°33′E。新桥拥有长江岸线11.5 km,地处长江沿江开发带,位于江苏省中部、泰州市南部、靖江市西南部,东临广靖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南与江阴、无锡、常州隔长江相望,镇内夹港汽渡连接长江南北,公新公路直通江阴长江大桥,北靠江平公路,境内的大掘港、青龙港、合兴港与长江直通。场地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兼具,河流地貌俱佳,土地、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场地内现有水杉、柳树、银杏等多种乡土树种,以及现状鱼塘的机理是地块文化积淀的物质体现[1]。

1.2 沿岸湿地存在的问题

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靖江市传统渔业与农业发达,地块部分区域被渔业使用,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和长江沿岸线。防洪堤内景观杂乱,缺少游憩体验的人行系统,内部更加无合理的交通系统。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加速了自然生态退化,亟需治理环境[2]。

2 生态修复措施

2.1 建立湿地带状修复模式

借鉴自然保护区理论中常用的分层式保护模式,即“无人区—缓冲区—活动区”的划分与利用模式,在江边区域(天然湿地)与外居民活动区之间建立缓冲区(人工湿地),达到屏蔽外界不良生态干扰的目的,以及保护和修复江边原生湿地[3]。

2.1.1 湿地带状缓冲区 依照“无人区—缓冲区—活动区”的划分与利用模式,将场地分阶段划分,实现逐步净化,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1)。

2.1.2 绿地系统廊道 整个项目绿地系统廊道分为3个级别:(1)一级景观廊道。江堤外湿地景观作为整个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一部分。(2)二级景观廊道。项目范围内闭合的慢行系统串联了上九圩港绿道、堤外湿地修复、堤内湿地公园、农田体验区、合兴港以及青龙港等重要的二级节点,与一级景观廊道相结合,提供了完整的景观体验环。(3)堤顶路道路景观廊道。对于堤顶的市政道路,通过植物营造,打造一条绿色道路景观廊道(图2)。

2.1.3 水系连通,分区净化 将雨水和中水纳入长江水系水源,通过水系连通,将长江水与堤内农业用水、乡村河流相结合,并可循环使用。通过水资源保障和水系连通来解决沿江水文和水环境质量问题,通过扩大长江湿地水域用地,保护和恢复河道的弯曲形态来解决结构形态和生物种群等沿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公园内不同的水形态,形成不同的湿地净化,保障供给公园内景观水系的水源与水质安全,从而保证水系景观的观赏性。

公园内进水水源主要为稻田灌溉水,多余的灌溉水金属残留、药物残留较多,通过田边灌溉渠汇入调节进水区,泵抽入五级净化区域,最终将净化好的水引入蓄水池,后期用于灌溉。雨季,公园主要功能是对河水进行科普展示与净化,并满足景观用水需求(图3)。

2.2 恢复并营造多生境条件

依据目前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2.2.1 以“水体净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节点 设计同时利用了现状鱼塘为基地,作为植物净化能力取样试验场所,通过种植水生植物,让自然净化水质的同时,使人们了解植物不同的净化能力,打造大自然实验室。

(1)主导功能:水体净化、科普展示、居民休闲、生态体验。

(2)休憩設施:居民中心、林中游廊、观景平台、座椅等。

(3)解说系统:解说场地内水体净化;环境教育中心、解说牌。

(4)通组织:外围机动车道;在滨水绿带设置自行车道,结合设置步行栈道。

2.2.2 以“湿地修复”为主的景观节点 设计同时以鱼塘为基地,挖出湿地泡泡,增加多重湿地生态环境,打造一片自然生态湿地。

(1)主导功能:雨洪安全、海绵城市、生态体验。

(2)休憩设施:空中栈桥、观景平台、座椅等。

(3)解说系统:湿地修复过程、解说牌。

2.2.3 生态修复慢行区 绿化改造、河道生物多样性重建及城市雨洪安全治理,建立慢行系统和解说系统,服务周边居民,消除城市道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形成九圩港河道生态保护带。

(1)主导功能:生态休闲型、运动健身型、堤岸游乐型。

(2)休憩设施:观景平台、垂钓平台、休憩驿站、座椅等。

(3)解说系统:解说场地内特有的乡土文化、生物多样性、解说牌。

(4)交通组织:外围自行车道环绕,满足功能需求,滨水以步行体验为主。

3 植物景观构建

天然湿地植物配置应尽量避免其他优势物种入侵而破坏原有芦苇群落,植物配置原则上选用当地其他芦苇群落中的伴生植物,既能维持现有芦苇群落的完整性,又能丰富现有芦苇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3.1 概述

種植设计主要选用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植物配置以乔木为骨架,乔木覆盖率达到总面积的50%以上。乔木树种选用树形优美的壮龄树。强调自然、生态、方便维护,运用复层植物群落创造出宁静的绿地空间。绿化植栽设计定位清新自然、特色突出、写意花园。

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利用地形堆坡,采用自然群落式种植方式,在节点处点缀形态优美的色叶树。强调乔木季向变化和各色观花、观叶地被气氛的烘托;各种颜色的地被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3.2 分区种植设计

(1)边界林带种植区(河道边界,湿地边界):选择湿生水生、枝叶茂密、固土作用强、有观赏价值且季相变化丰富的树种(乌桕、湿地松、 无患子、枫杨、杜英等)。

(2)水中树岛(江堤外与江堤内的湿地中的水中树岛): 选择俊秀挺拔,长期水中生长,组团可密植的树种(池杉、中山杉、湿地松等柱状树种) 。

(3)花海种植区:选种乡土植被花卉,唤起人们对如东的历史记忆,同时作为靖江百里海堤药材库,供人们采摘。

(4)水系观赏区:依据不同的水深满足不同植物生长习性的需求,分别在湿地内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3.3 植物分析表

乔木、地被和水生植物分析见表1。

3.4 景观效果

(1)通过孤植、列植、丛植、林植等配置方式,营造开合收放的空间效果,从而提升空间感,丰富空间层次。

(2)景观节点区域选择姿态优美的单体植株作为主景,达到点景的效果,力争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美、风韵美。

(3)片植区以高大乔木结合林下阴生灌木、地被植物为特色,体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并营造出林木森森的景观感。

(4)强调植物群落的层次搭配,营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群落景观,突出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

(5)注重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趣味性。

3.5 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树种,确保绿化景观四季有景可观,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在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的同时,又高效地美化了城市环境。在选择植物品种、规格方面,遵循植栽的自然生态性,多选用地方性树种,将速生与慢生相结合,规格普遍以常规为主,局部重点区域点植较大规模的乔木,注重植栽的环保效能和景观效果。在种植密度上乔木按胸径来控制不同株距,充分考虑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性。

主要植物品种:香樟、广玉兰、香橼、黑松、榉树、垂柳、池杉、中山杉、羽毛枫、柳叶马鞭草、小兔子狼尾草、 墨西哥羽毛草、花叶芦竹、黄菖蒲、香蒲、再力花、慈姑、茭白等。

4 结束语

针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笔者认为,在沿江湿地生态修复和滨水植物景观构建的基础上,要注重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营造,分阶段投放植物与动物种类,逐步丰富湿地内的动植物群落,从而构建起理想、完善的生物链系统。同时,可以与乡村振兴措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多重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毅,朴香花,梁倩.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实践:以新乡市水系连通生态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8, 34(8):27-32.

[2] 韩博,金晓斌,项晓敏,等.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的江苏省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格局分析与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41-161.

[3] 张宏.陈瑶湖湿地修复技术实践与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66-168.

责任编辑:黄艳飞

Stud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etland and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Xinqiao Town, Jingjiang

MENG Yifan (Tai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zhou, Jiangsu 215300)

Abstract For responsing to the important directiv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54 km Yangtze kiver coastline of Xinqiao Town had been scientifically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green development area,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rea and non-development area. The“no-development Zone”was used for ecological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of tidal flats, reeds wind ecological features, maintenance of na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astline, and treat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Jingjiang Xinqiao. Based on this, by building a banded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and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trying to realize ecological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oth present“reedy, river beach birds”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landscape, driving tour industry development,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e,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tland park; Plant landscape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生态修复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