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困生的激励教育探究
2022-06-30巫建雄
巫建雄
【摘要】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时,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失去兴趣,产生了厌学心理,成为“学困生”。因此,本文详细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的激励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困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道德与法治》课程一般是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道德与法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际教学当中,一些学生认为这门科目学起来较为吃力,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学困生”。因此,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对“学困生”运用激励教育是每位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教材内容的重视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和探索,勇于提出质疑;帮助学生树立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决心,进而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不能够凭空说教,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同身受,领悟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足够了解,才会减少对学习的抵触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沟通,对身边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积极向前,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
二、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出现“学困生”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跨越的学习障碍,丧失了学习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抵触厌倦心理,负面情绪的逐渐扩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业困难。每个学生都会遇到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遇见问题不要抵触,要通过办法解决困难。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学业上的困难,应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让学生体会到进步带来的快乐,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学困生通常心理上会有一种自卑感,对于学习总提不起兴趣,自我否定,这是学困生给自己心里设置的一道坎,也是教师迫切解决的一个难题。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教师不能当众批评,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作业内容的难易度,能够让学生接受,防止因难度过高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学困生非常需要外界的认可和鼓励,尤其是家长和教师,教师应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有时,家长和教师一句鼓励的话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提升学习兴趣,又能掌握教学内容。
四、營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困生其实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却对《道德与法治》不感兴趣,学习过程懒散,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聊,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感受知识;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奥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将课内的知识带到生活当中,提升学习成绩。
总体而言,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兴趣的培养,运用激励教育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传播和知识拓展,很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阳.小学高年级学困生课堂学习状态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2]章念.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激励式教学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