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头古城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2022-06-30张建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2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实践探索

张建伟

【摘要】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以基于社区资源项目式学习为抓手,从学生身边的南头古城出发,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真正进入体验式、发现式、合作式创新学习方式革新,抓住面向未来教育的本质。形成可以推广借鉴的课程经验。

【关键词】南头古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一、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南头古城是深圳历史文化的根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南头古城逐渐被人们忽视。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毗邻“南头古城”,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里面的原住民,但很多同学仍然不了解古城。为了增进学生们对古城的了解,吸引更多人们关注古城,将古城推向世界,我们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

(二)目标

1.通过“基于学科”或“基于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学科教师间的协同实施,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打下精神底色,在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上创意设计。

2.尝试构建一种“南头古城”的学习范式,以期举一反三,由一古城推及其他古城。

二、实践过程

第一部分 情境导入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每个小组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学生能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建议课时数:1课时)

第二部分 职业体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市场调查员、文案策划员、数据统计员、创意设计师等相关职业产生兴趣。

2.学生能够了解以上职业的联系,并以从业者的角度思考南头古城的文化推广。

3.学生能够自主创新,承担相关职业的责任,产出职业成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三部分 科学探究之人文内涵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究分享中增强学生对南头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的了解。

2.在头脑风暴中增强学生对南头古城历史文价值的认同感。

3.探寻打造南头古城的具体对策,如物质、经济、文化以及主体层面。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建议课时数:1课时)

第四部分 科学探究之古城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南头古城进行数据化分析,了解岭南古城的历史、规划,并从中了解历史原因。

(2)学会通过对现象、数据分析文化本质,活学活用。

2.过程与方法

(1)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掌握并合理运用调查法、实验法以及多种测量工具、计算方法。

(2)学会对数据的比对、分析,得出更优的数据化建议,初步掌握建模的基本操作并完成试作品。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主题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对城市及其历史的认同感。

(二)教学实施程序(建议课时数:1课时)

学生对工具使用不熟练,从而多次的重新测量;计算公式是新知识,计算量偏大。

第五部分 工程制作之模型制作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绘制图纸及3D打印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

2.按照比例尺1:100,试做南头古城模型并优化。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六部分 工程制作之文创周边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素描、水彩等技法描绘南头古城的建筑。

2.学生能够找准宣传重点,发挥创意选出“古城十景”并为其命名、写介绍词。

3.学生能够使用电脑设计并打印明信片及宣传折页。

4.学生能够发挥艺术创造力,制作艺术帆布袋。

5.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加热爱南头古城。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成果汇报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汇报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2.学生能够在整理资料时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建议课时数:1课时)

四、实践思考

(一)善于将研究性课题转化成实践性课程。本项目式学习的开展,采取先做起来,再研究起来,最后复归回课程的操作模式。“基于南头古城的项目式实践研究”先后获得南山区和深圳市两级课题立项,且已完成开题。因为涉及到多学科教师的合作,前后反复的举行多个主题的研讨和协调会,推进项目实施。

(二)善用进行小组分工及实施过程中发展整合。学校成立“南头古城(博物馆)项目式学习小组”,并邀请专家报告,深入理论学习,直观感受经典案例。之后,项目小组组织了三次探讨会,确定了项目开展班级在六年级和七年级进行,利用寒假在项目班级下发了《南头古城走访单》,收集后进行归纳整理,学生的热点问题集中古城经济、文化旅游、历史文物、城门建筑等方面,也有涉及军事海防、盐业历史、新安民俗、文物保护等,据此,项目组组成了六个团队,分别是:思维导图“思”古城,查找资料“知”古城,收集数据“量”古城,手绘地图“画”古城,诗歌创作“誦”古城,视频制作“传”古城。并且利用统一时间集中宣讲,学生根据各自实际自由选择,教师合理调配,最终确定了六个小组的全部成员。之后各小组将有序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做好前期的活动意义、活动计划、评价细则、成果展示等项目推进表,稳步开展。后期由于同学们升学、学期变动及项目修改等原因合并为“传”古城、“画”古城,“量”古城以及“诵”古城四个项目小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区域实践研究”子课题“基于南头古城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HA180363),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般课题“基于南头古城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WZZ1908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尚宝.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项目式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苏西·博斯.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M].周华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伍静仪)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实践探索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