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城市研究热点分析与研究前沿变迁

2022-06-30陈莉张远博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

陈莉 张远博

【摘   要】   伴随着全国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加速,创新型城市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选取537篇以“创新型城市”为主题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为数据基础,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创新型城市研究经历了初期探索、高速增长、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概念内涵、建设研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未来应加强作者间和相关机构间的合作,在研究过程中应注重纵向研究。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知识图谱;可视化;Citespace

Hot Spot Analysis and Frontier Change of Innovative City Research: Knowledge Map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Chen Li, Zhang Yuanbo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novative city resear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This paper selects 537 Peking University core journals and CSSCI journals with the theme of "innovative city" as the data base. After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o conduct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on relevant data and combining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novative city research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 initial exploration, rapid growth and steady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concept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longitudinal research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Key words】     innovative city; knowledge graph; visualization; 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2)02- 0060 - 06

0     引言

“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他认为,创新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缺乏创新的经济将变得停滞不前[1]。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全国先后有2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创新型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2]。

学界以创新型城市为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创新型城市的概念[3]、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及途径[4]、创新驱动发展[5]、创新生态系统[6]等方面,研究方法包括以创新型城市为研究主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7-9]、要素评价[10-11]、政策评估[12-13]等方面。这些成果都只立足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某一方面,缺乏全面展现创新型城市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的成果。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相关图谱,梳理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变迁,对更好理解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可靠和真实,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并以“创新型城市”为主题词,期刊来源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时间跨度为2005-2021,根据以上设置共检索出文献537篇。将包含每篇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发表日期、摘要等关键信息的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为防止可能会出现格式和字符乱码的问题,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预处理,利用Citespace自带的数据转换功能进行数据转换,转换后获得有效文献537篇。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相较于其他知识图谱绘制软件,具有操纵简单、可视化清晰的特点,本文使用的是CitespaceⅤ,版本为5.8.R1。AD5BC4E7-2598-4CA9-A6EF-A9D5A90C151C

绘制知识图谱时,软件相关配置如下:时间窗口为2005-2021年,时间切片为1,节点类型分别为Author、Keyword。将获得的知识图谱与创新型城市的相关文献结合,共同进行分析。

2     创新型城市研究现状

2.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对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创新型城市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帮助确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阶段。根据537篇文献绘制出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分布(图1),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时序图(图2)。由图1、图2并结合相关文献可确定创新型城市研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1.1    初期探索阶段:2005-2006年

由图1可知,2005-2006年创新型城市研究相关文献共43篇,图2说明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词在2005年开始出现,并在2006年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创新型城市相关的研究在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开始激增。在这一阶段主要围绕着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4]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路与途径[15]等问题展开,并且结合西方的发展经验,走自主创新的道路[16],相关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

2.1.2   快速增长阶段:2007-2015年

这一阶段,创新型城市研究出现井喷式增长,从2007年的38篇暴涨至2008年的52篇,随后年份的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整体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2008年,深圳获批为国内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单位,引发了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第一个高潮;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丰富了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并且在2013年出现了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第二个高潮。在这一时期,学界主要围绕着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体系[17]、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8]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19]等主题展开研究,并且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相关研究逐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2.1.3   稳步发展阶段:2016-2021年

在这一时期内,虽然2018年的发文量与其他年份相比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的发文量仍然比较稳定。2018年科技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发布,促进了创新型城市研究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创新生态系统[6]、创新空间[20]、创新型城市试点[21]、双重差分[13]逐步成为热点问题。在这一阶段,创新型城市研究不仅在深度上有较大提高,在研究的广度上也有比较大的提升。

2.2   研究文献作者分析

通过进行作者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内的核心作者,还可以发现创新型城市研究过程中的作者合作关系。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作者共现图谱(图3),从图3中可看出,代明发文量最多达到了10篇,喻金田以9篇的发文量位居第二,而杜德斌、章文光两位作者均以6篇的发文量并列第三。根据普赖斯定律,M为2.37,因此发文量达到3篇的作者可被认为是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在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共44人(表1)。

图3中共有903个节点以及833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网络整体密度过低,作者合作关系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当核心作者的发文总量达到该领域发文量的50%时,可以说明该領域的作者合作关系紧密。在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发文量共161篇,占总发文量的45%,从另一角度再次说明该领域内作者的合作不够密切。

2.3   研究文献发文机构分析

为确定关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核心发文机构,统计了各个机构或团体关于创新型省份研究的发文量,共有388个机构或团体。根据普赖斯定律,M值为1.98,取整为2,即发文量达到2篇的发文机构为核心机构,共计有43家核心机构,发文量前十的机构见图4。

从图4可看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分别以7、4、4的发文量位居前三,可以看出这3个机构在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中的突出地位。

但从整体来看,核心机构间的合作并不存在,没有构成机构合作的网络图,跨学科的机构合作更是没有。

3     创新型城市研究热点分析

3.1   创新型城市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献的中心主题的反映,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展示研究领域关键词的频次,还可以确定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图5为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在该图谱中共有513个节点以及82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3。对频次大于等于 5、中心度大于等于 0.1 的关键词进行列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创新型城市研究中频次大于等于5的关键词共有24个,中心度大于等于0.1的关键词有17个。综合频次与中心度的数据并除去与检索词直接相关的关键词可知,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创新为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同时创新绩效、协调发展、大学创新等频次未超过10,说明相关研究较少。

3.2   创新型城市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形成了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图6)。该图谱中Q值为0.8487,S值为0.9912,说明聚类视图是显著合理的。

由关键词聚类图谱可看出,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形成了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企业、双重差分、评价指标体系5个聚类团,通过对聚类内关键词进行整理得出创新型城市研究聚类关键词表(表3)。通过聚类图谱和关键词表并结合文献可知,目前创新型城市研究主要聚焦于概念内涵、建设研究、评价体系方面。AD5BC4E7-2598-4CA9-A6EF-A9D5A90C151C

3.2.1   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

自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围绕创新型城市概念与内涵展开了激烈讨论形成了诸多成果。杨冬梅[3]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在新条件下,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霍丽[22]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政府为推动力,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内,通过建立各主体的有效互动机制,形成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胡树华[14]把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在城市建设中,把“创新”作为方法论,将创新发展作为城市主导发展战略,通过协调地区发展,整合创新要素,形成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虽然各学者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从总体来看存在以下共识:①“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②创新型城市是包含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

3.2.2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展开了诸多研究。尤建新[23]等人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受着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要素构成的内驱动力的影响,还受着政府与市场的外驱动力的影响,同时制度、产业、环境、文化等因素也影响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刘硕[24]等人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建设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按照城市侧重的产业不同,将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方面划分为高科技、传统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四种创新型城市模式。郑烨[2]等人则将国内的创新型城市类型分为全面型、改进型、引导型三种。代明[25]等人使用DEA的方法对1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分析,得出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人才利用不足的结论。李政[21]等人则运用双重差分法,得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非对称“倒V”型特征。

3.2.3   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创新型城市研究前期,喻金田[26]等人给出了设计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三种方法:实证归纳法、能力指数法、综合集成法。杨华峰[7]等人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知识、技术、管理与制度、服务、文化以及综合效绩六个维度建立了一套创新型城市评价系统;石忆邵[8]等人则从技术、知识、制度、服务、文化以及环境六个方面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吴优[5]等人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影响、投入、产出、基礎条件4个维度以及13个二级指标。总的来看,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可分为创新型城市内容评价体系、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以及创新型城市视角下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三类。

3.3   创新型城市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指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创新和发展性的主题。而突发词则是在短时间内激增,突然变成热点,被学术界所关注的主题词。通过突发性探测我们可以发现某一领域的演化趋势,并反映研究领域内的研究前沿。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出创新型城市研究关键词突变图(图7),其中列出了突变强度前十的突变词名称、突变强度、突变的起始年份和终止年份。通过文献分析,可将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前沿变迁分为2006-2012年和2015-2021年两个阶段。

2006-2012: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着科技投入、税收激励等十个方面细致阐述了未来发展规划,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成为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突变持续时间达到5年,突变强度达到3.3。2008年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创新型城市试点,随后众多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在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评价指标体系突变持续时间为4年,但其突变强度高达4.33,这说明评价指标体系是当时的研究前沿。

2015-2021年: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中不仅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还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此创新驱动成为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其突变持续时间4年,突变强度为2.86,是当时研究的重点。2018年,随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增加到78个,一些学者开始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及其效果,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双重差分成为研究的热点,突变强度分别为3.62和2.58。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对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突变词进行相关分析解读,对后续研究者把握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热点提供帮助。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创新型城市研究起步较早,有较多成果,并且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一是作者或机构间的合作不足,在创新型城市研究领域中,作者间的合作较为缺乏,作者合作图的网络密度较低,并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作者合作网络,机构间合作更是缺乏。二是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网络图的网络结构相对松散、网络密度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有关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在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的外延,鼓励研究者间、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积极探索研究合作新机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并形成主流的研究方向,促进创新型城市研究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纵向研究。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邹建平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  郑烨,陈笑飞,孙淑婕.中国创新型城市研究历经了什么?——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来的文献回顾与反思[J].中国科技论坛,2020(8):88-97+109.AD5BC4E7-2598-4CA9-A6EF-A9D5A90C151C

[3]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97-101.

[4]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5]  吴优,李文江,丁华,等.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开放导报,2014(4):88-92.

[6]  邵安菊.培育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8):61-66.

[7]  杨华峰,邱丹,余艳.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11):68-70.

[8]  石忆邵,卜海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2-26.

[9]  胡晓辉,杜德斌.科技创新城市的功能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J].经济地理,2011,31(10):1625-1629+1650.

[10]  魏亚平,贾志慧.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1-5+20.

[11]  吕晓静,刘霁晴,张恩泽.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活力评价及障碍因素识别[J].中国科技论坛,2021(9):93-103.

[12]  芮绍炜,常静,刘辉.基于政策评估视角的区域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9):1-8.

[13]  聂长飞,冯苑,张东.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0):1-14.

[14]  胡树华,牟仁艳.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6(8):61-63.

[15]  杨新年,董丹红.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5-7.

[16]  刘红光,刘科伟,张继飞.国外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模式及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6-21.

[17]  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20-25.

[18]  吴宇军,胡树华,代晓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化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23-27.

[19]  杨利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路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1(4):82-88.

[20]  陈昭,刘珊珊,邬惠婷,等.创新空间崛起、创新城市引领与全球创新驱动发展差序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1):23-31+39.

[21]  李政,杨思莹.创新型城市试點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了吗[J].经济学动态,2019(8):70-85.

[22]  霍丽,惠宁.制度优势与创新型城市的形成[J].学术月刊,2006(12):59-65.

[23]  尤建新,卢超,郑海鳌,等.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7):82-92.

[24]  刘硕,李治堂.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比较及启示[J].科研管理,2013,34(S1):58-64.

[25]  代明,张晓鹏.基于DEA的中国创新型城市创新绩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6):6-8.

[26]  喻金田,黄燕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51-54.AD5BC4E7-2598-4CA9-A6EF-A9D5A90C151C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研究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