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
2022-06-30电波
电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眼中,二月抽枝的柳树好比腰系丝绦,衣带当风的曼妙女子。句中提到的丝绦,是一种古代常见的腰部配饰。流传民间的丝绦朴实无华,以实用性为主。宫廷和大户人家中,举行盛大典礼时,常被用作装饰品悬于各处,平时则作为衣饰,形制较为华贵,又名宫绦。
明代《三才图会》中记载:“以青丝绞如带中,别缀一流苏,即所谓儒绅大带之遗制也。”即丝绦的形制,是由丝线拧成绳,尾端缀有流苏作装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丝绦进行束腰,固定衣物。从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陶范,和战国时期青铜武士上就能看出,那时人们将丝绦缠绕于腰间并打上蝴蝶结,以防止短衣散开。最早的丝绦整体较长,后来为方便民间大众的劳作,尾端的余留部分便变短了。
魏晋时期,褒衣博带的风气渐起,即流行穿着宽袍、系阔带的儒生装束,细长如绳的丝绦,便不再那么流行了。直到宋明时期,随着道教普及以及服饰礼制发生变化,道服越来越受到大众偏爱,甚至成为日常服装,丝绦才再次随之流行起来。《水浒传》中这样描述道士“入云龙”公孙胜的装束:“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采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长篇话本小说《宣和遗事》则记叙了北宋时期各阶层的衣着,里面提到秀才儒生“上面着一领紫道服,系一條红丝吕公绦”。“吕公绦”,便是两头有五色丝绦的衣带,因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常佩戴而得名。不难看出,此时丝绦一方面时常用来搭配道服,另一方面其颜色愈加丰富,出现了杂色丝绦。
明朝实施严格的冠服制度,丝绦被纳入服饰礼制的一部分,用于区分尊卑等级。《大明会典》记录了明代典章制度,其卷六十一记载:“洪武四年,各衙门掾史令、史书、史司、史典史,穿皂盘领衫。系丝绦,戴四方平定巾。”《阅世编》卷八中同样记录了明代官吏服饰规制:“举、贡而下,腰束俱蓝丝绵条。”其中,“蓝丝棉条”即蓝丝绦,说明蓝丝绦为当时的举人、监生所佩戴。
丝绦不仅能够束腰和表明身份,还如同香囊、罗帕、玉佩等饰品,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明朝的传奇小说话本《鸳鸯绦》,便讲述了丝绦定情的故事:书生杨直方北上赴试不幸遇险,逃入附近人家,并与此家女儿张淑儿相知相爱,淑儿遂将鸳鸯绦作为定情信物赠与杨直方,愿同他结成姻缘。冯梦龙的小说集《醒世恒言》第十五卷中也有类似情节:监生赫大卿因好色,被尼姑害死,临终之际托人把鸳鸯绦当作信物交给妻子,让她来见自己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