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绘本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的实践探索

2022-06-30卢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插图绘本教学实践

卢燕

【摘 要】文章以繪本The Beach为例,阐述了充分利用插图开展绘本教学的实践:观察封面和扉页插图,助力了解绘本梗概;浏览整本书插图,助力梳理绘本脉络;细读部分插图,助力理解深层含义;品读重点插图,助力升华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绘本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策略:基于精准提问,促进仔细观察插图;基于生动体验,促进体会插图内涵;基于观察演绎,促进运用插图释义;基于深度解读,促进发掘插图隐藏信息。

【关键词】绘本教学 插图 实践 策略

绘本深受学生喜爱,大幅的插图配以简短的文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为了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绘本教学研究。绘本中的插图生动、形象、直观,充分运用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现以本校教师执教的黑布林英语阅读小学A级2 The Beach为例,谈一谈在绘本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的实践探索。

一、绘本教学中运用插图的实践

(一)观察封面和扉页插图,助力了解绘本梗概

绘本的封面插图往往与主题密切相关。有的绘本封面插图呈现了绘本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有的绘本扉页也配以插图,与封面插图一起传递与绘本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充分观察它们,有助于读者了解绘本梗概,为阅读绘本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先呈现绘本封面插图(见图1),提问:“What can you see?” 引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A girl。随后引导学生猜测:“Where is the girl? Is she happy?” 学生猜测“Maybe she is on the sea or in a boat. She is not happy.”然后,教师出示扉页(见图2),进一步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The Beach。接着,教师请学生辨认扉页上两个女孩中哪个是封面上的女孩,并再次提问:“Is she happy now?”

该绘本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两位,而绘本封面插图只呈现了其中一位,扉页插图上面的人物信息更完整。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封面插图的基础上再观察扉页插图,帮助学生了解绘本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展开的主要地点。在此环节,教师还指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位主人公Nina的情感变化,预测她的情绪和心理,突出人物的情感主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的愿望。

(二)浏览整本书插图,助力梳理绘本脉络

许多绘本故事的插图能表达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读者即使不读文字,只阅读插图也能了解其大意。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留出时间,设计浏览整本书插图的环节,帮助学生理清绘本故事的脉络,减少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该绘本先交替描述两位主人公及她们所处的不同环境,最后描述两者相遇后发生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浏览整本书插图,帮助学生理清以上脉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哪几页插图是关于Nina的,哪几页插图是关于Anna的,哪几页是描写两者在一起的,要求学生分别写下相关的插图页码。学生同伴合作,很快找到了关于Nina的页码有:10、11、12、13、18、19、20; 关于Anna的页码有:6、7、8、9、14、15、16、17、21;描绘两者在一起的页码有:22、23、24、25。经过浏览整本书的插图,学生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绘本的三部分内容,为进一步阅读做好了前期准备。

(三)细读部分插图,助力理解绘本难点

绘本中的难点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部分插图获得较深刻的理解。如本故事中以下句子:“She’s tired and hungry and thirsty. Mum and Dad are tired, too.” 学生们乘船游玩的经历多是愉快的,他们往往不能理解绘本中Nina一家人为什么在船上会是疲劳、饥渴的?

在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Why does Nina come to the beach?” 然后呈现图片(见图3),并圈出穿救生衣的人和远处停着的救护车,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片,一致认为:“She doesn’t come here to play.” 有的学生说:“Maybe Nina and her parents are in danger on the sea because we can see the ambulance there and the lifeguards are helping them. ”有的学生猜测:Maybe they come from another country because Nina’s mother wears a head covering.(见图4)

插图赋予了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相关插图,在理解插图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伸故事发展的背景等要素,促进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理解插图细节,助力理解深层含义

绘本常常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较深刻的含义,对学生来说,在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深刻的意义有助于其从小形成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要巧妙运用插图,发现其中的细节,引领学生剖析掩藏在插图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在介绍Anna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见图5):“She brings a lot of toys to the beach. Look carefully, what’s in her hand?”在介绍Nina时,再次提醒学生:“Can you find one thing that is the same with Anna?” (见图6)教师利用插图中两个孩子手里都有娃娃这样的细节,巧妙地引导,抛出问题:“Could they be friends?” 让学生读出细节透露的信息:Nina和Anna年龄相仿、喜好相同,暗示着她们可能会成为朋友。在学生预感“They could be friends”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插图,提出质疑:“Look,Anna’s family are happy. They go to the beach for fun. Nina and her family are in the boat. She’s scared. The people in the boat are in danger. Are you sure Anna and Nina could be friends? ”

此环节教师巧妙地两次使用图5和图6,聚焦图中的细节——玩具娃娃,对比两幅插图中Nina和Anna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环境,引导学生体会两幅插图中的相同细节和具有强烈对比的环境冲突,感受插图所传递的深层含义。

(五)品读重点插图,助力升华情感

在教学绘本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品读重点插图,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再次呈现封面插图和扉页(见图1和图2),提问:“Is Nina happy first? Why? ”“Is she happy at last? Why?” 这一环节通过再次品读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分析Nina的情感变化的原因:“She is sad at first. At last she becomes happy because she has a new friend Anna.”有学生补充道:“Anna makes her happy.” 还有学生表达了更深刻的情感:“We need friends. Friends make us happy.”基于学生的表达,教师有意助推情感的升华,补充道:“There are no boundaries for friendship. If you trust each other,you might be friends.”

首次阅读插图,学生的表达多依赖于猜测;再次品读重点插图,学生的表达趋于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在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Nina情感变化的原因,以及体会朋友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意识和态度。对重点插图的品读,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绘本,与人物产生共鸣,再结合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可与绘本传递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绘本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策略

(一)基于精准提问,促进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精准的提问能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获取有效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绘本文字。插图中的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表情、动作,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外显表情和动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能力。如上课伊始,教师通过两次提问:“Is she happy?”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和扉页中小女孩的表情变化。又以问题“Why do they come to the beach?”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孩子的家人去海滩的不同目的:“Anna’s family goes there for fun.”“Nina’s family goes there for safety.” 精准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插图时关注细节,在捕捉到这些图片细节后,再去阅读绘本文字,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二)基于生动体验,促进学生体会插图内涵

绘本插图内涵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理解它们。

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了boat 和ship 的区别(见图6),然后请学生上来表演,表演过程中播放巨浪声作背景音乐,2个学生摇动蓝色布条,表现巨浪翻滚场景,1个学生手拿一条玩具小船,在“海浪”上颠簸。

此处,教师设计了模拟场景体验的活动,在体验活动中,台上台下的学生生动地感受到插图中所描绘的恶劣的环境和小船上的人们恐惧、无助的心理,也理解了沙滩边为什么会出现救护车和救生员(见图3)。如果学生能深入体验图片情境,无疑可以提升角色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与文本相关联的内容。

(三)基于观察演绎,促进学生运用插图释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绘本中的生词和相关的句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丰富的插图进行处理,将其中表现相应词句的内容凸显出来,从而发挥图片的释义功能。本课中,教师在处理beach umbrella和water wings时,并没有刻意教学词汇,只是在插图中圈出了沙滩伞和浮水圈,引导学生将图片与单词建立联系。在阅读描写Nina的爸爸妈妈的语句“They are brave and strong and kind and warm”时,教师让学生观察爸爸抱着Nina,表情冷静、沉着,妈妈正微笑着安抚Nina的画面,又让学生模仿插图中他们的动作表情进行演绎,理解体会句中的brave, strong, kind, warm。

(四)基于深度解读,促进学生发掘隐藏信息

绘本中的插图不仅与文字内容契合,常常还包含文字以外的隐性信息,不同的读者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教师需要深度解读绘本,引导学生就这些隐藏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本文中插图作者在画Nina一家人在船上时,他们的表情紧张,妈妈还戴着头巾(见图4),教师让学生讨论:“Can you guess why they look worried?” 有的學生说:“Maybe there are big waves in the sea. They are scared. They are in danger. ”有的学生说:“Maybe they come from another country.” 还有的学生说: “Maybe their country is at war. They are refugees. They are very poor.” 这些隐含的信息表现了Nina家人和船上的人并不是乘船来沙滩游玩的游客,他们可能遇到了各种危险境况。深度解读绘本插图,发掘隐藏信息传达的含义能开阔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认知,是进行深入阅读的触发点。

三、结语

图像资源已经不再只是辅助学习的手段,而是学习的重要材料和方式,是和语言发挥同等重要作用的符号资源。绘本插图是绘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本阅读中学生对插图的深入理解与文字的深入理解是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更要发挥图像资源的优势,关注插图的功能和表达的内涵,充分利用它们开展绘本教学,使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建立图与文,图与图之间的深度联系,提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插图绘本教学实践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