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吼不叫的父母
2022-06-30郜晋亮
郜晋亮
儿子从小就有做事鲁莽、容易着急的毛病。假期时,我想通过拼乐高玩具的小活动,试着改变他的这一陋习,于是就在网上给他买了喜欢的“哆啦A梦”乐高积木。
收到玩具后,我们拆开一看,是一包颜色各异、零零碎碎的拼装小颗粒,以及两张难度高且一看就让人头疼的图纸。儿子刚开始饶有兴趣地拼了一会儿,没等坚持多久,可能因为图纸复杂再加上没有耐心,气得把小颗粒撒了一地,就跑着去看电视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非常生气,责备他把颗粒拾起并整理好放回原处。儿子假装没听到,就是不收拾。看到他不以为然的态度,我忍不住对他大吼大叫起来。
看着儿子委屈的脸,我突然意识到,再这样持续下去,我们父子的关系只会变得更加紧张。待我俩冷静下来时,我蹲下身子,耐心地对儿子说:“来,咱们一起來把它拼完,好不好?”他笑着点了点头,那微笑如阳光下的向日葵般灿烂。接着,我和儿子一起坐下来,在图纸中寻找“一线生机”。我们对照着步骤,相互合作,拼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小颗粒。时间过了整整4个小时,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那三三两两的小颗粒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可可爱爱的“哆啦A梦”站立在我们眼前。
这时,儿子高兴地和我击了一下掌,眼睛里闪着光看向我,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我想,这不正是教育他养成做事耐心习惯的大好时机吗。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鲁莽行事。有句古话说得非常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是,只要做事有耐心,一根很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细小的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嗯,爸爸,我知道了!我还想再拼一次。”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要做不吼不叫的父母,用耐心与孩子沟通,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多一份鼓励,少一些责骂,如此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亲子沟通,也让家庭更和谐。
(编辑 安思齐)D2E4D504-E400-484C-A2C4-EB6AEEB460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