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与责任:传媒艺术生能力困境及提升路径
2022-06-30孙光磊张博森
孙光磊 张博森
摘要:随着智媒体时代的来临,传媒艺术生作为传媒领域的培养主体,在应对传媒业态更迁迭变时,如何突破现有能力困境,如何提高个体创作水平与艺术修养,如何承担主体责任以引领传媒业态正向发展,俨然成为必然论题。文章分析传媒艺术生专业能力提升的客观困境,以满足社会即时需求为目的的功利性学习无法替代以领悟传媒艺术实质为根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根据传媒艺术本然特性提出传媒艺术生的应然素质:自觉肩负时代责任,重视理论基础建设,协同人与技术的有机联系,明晰理性与感性的创作心理机制,立足正确的文艺创作观念,怀揣宏远的传媒理想。
关键词:传媒艺术生;能力困境;文化素养;责任意识;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02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浙江省2020年度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即兴口语表达》教学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刷屏上瘾的媒体社会责任履职困境及治理方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A860012
近年来,媒体技术迭代迅速,媒介形式更变频繁,传媒业态发展面临重构性挑战。传媒艺术生作为传媒人才的潜在主体,肩负着引领传媒发展、践行艺术内涵的重要责任。然而,传媒艺术生面临着社会竞争力日渐衰微、主体作用渐趋弱化、无法与业界人才需求有效匹配的现实困境。因此,传媒艺术生如何在革新剧变中寻求出路,如何基于传媒艺术本质特征开展专业学习、提高艺术创作水准,业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传媒艺术生专业困境的形成缘起
(一)基础教育普及度低且应试目的强
在现有教育体系下,学生普遍以兴趣为导向来发展特定的艺术特长,而传媒艺术发展时间短,因此传媒艺术普及的深度、广度皆有所欠缺。矛盾的是,媒体与媒介在日常生活的使用频率与日俱增,学生对于传媒理念的认知与传媒知识的把握却差之千里。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校也普遍缺少传媒类课程的设置,大部分学校仅仅开设计算机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然而在招收传媒艺术生时,各高校普遍设立额外的专业招生考试以筛选具备相应艺术素养与基础意识的优秀人才。面临基础专业知识缺失的难题,传媒艺术生只能通过短暂的培训机构学习来裨补阙漏,这也使得传媒艺术的本科前教育呈现出非正式化、短促片面化、功利化的事实样态。
究其原因,一方面出于急迫的升学目的,致使传媒艺术生忽视传媒艺术修养的提升,仅依靠浅层技巧应对选拔;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学体系不够完备,部分教师本身对传媒艺术的实质把握并非尽然,这就更不利于学生正确的创作意识发展。
(二)专业认知缺乏且滞后
相比传统艺术而言,传媒艺术依托媒介技术的新兴发展,专业间基础技术相互涵盖,底层架构大体同一。共通性有利于传媒领域的协调发展,然而却加大了传媒艺术生对于具体专业特性认知的困难,以至于传媒艺术生难以把握传媒艺术族群下各个具体艺术形式的内在特质。此外,传媒艺术的理论教材同步缓慢,滞后于智能媒介化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传媒理论体系将以智能媒体为对象展开社会存在与原动力存在的重构研究[1]。面对学界理论的重新修正,传媒艺术生无法产生理论知识的贯彻性理解,无法科学有效地展开传媒艺术创作。同时,传媒艺术的艺术性内涵发掘不足,抽象艺术理念与实践艺术成果缺乏有效结合,传媒艺术生无法形成完整的艺术见解,整体性认知产生偏差,容易形成片面的错位误解。
(三)轻视理论研究能力与文化综合素养
基于传媒艺术生培养面临的客观困境,高校普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转变以对接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加强了传媒艺术生对“技术”的浸染,通过实践活动与经验积累提升传媒艺术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实践中,部分传媒艺术生仅仅依靠实践模仿行业范式,通过裨补阙漏提高个体水准,以行业刚需评定价值取向。
然而,理念的模仿无法掌握根本的实质,有限的否定无法产生完整的创作观念,目的性强烈的行为难以发挥创作主体的艺术表达。重视“技术”、轻视“艺术”、远离“学术”使得传媒艺术生面临艺术理念缺乏以及文化素养不足的困境。
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理论研究意识与文献研究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所写,“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认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2]。阐释研究对象的底层逻辑,使知识呈现、归纳、综合具备专业性,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撑,这也是传媒艺术生自我提升的根本路径。尽管传媒艺术的最终形式是落地为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与“术”的分离,实践与理论并非是二元对抗的,二者更应协同发展。
二、传媒艺术生的应然素质分析
传媒艺术由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共同建构,其扎根于现代学科的诞生,借助科技的发展得以积聚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顺应现代化思潮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其凸显蔓延以至成熟。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是传媒艺术的三大基本特性[3],依据传媒艺术的种属定义与表现特征,可以科学确切地明晰传媒艺术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
(一)科學地理解、掌握、协调技术的创作能力
智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彼此融合协调。区别于传统艺术仅以技术为介质,传媒艺术的技术领域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全部过程。因此传媒艺术生需要掌握基本且普遍的技术知识,以致无障碍且有效地展开传媒艺术创作。技术力量扩展融入要求传媒艺术生须正视技术设备的创作地位。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指出“科技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成为一股力量——一个推动我们前进或者阻挡我们的充满生机的精灵。科技是一个动词,而非一种物事”[4]。二元对抗是传媒艺术生容易陷入的认知误解,绝对主义的创作理念将会产生消极影响。传媒艺术的创作需要统筹、协调、融合创作者与技术设备,最终创造出有机完整的艺术作品。毫无疑问,协调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包容性是艺术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正因为文化多样性下实质的并存,艺术学才能够成为人类文明最深邃的显性特征。“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5]传媒艺术生需要在专业领域的初始教育中培养“因是其是”的基本创作理念,肯定一切具有可能性的积极因素,提升自身的艺术感知素养,摒弃二元对立或执着一端的片面态度,才能够倾向于艺术的本质,以“道枢”之不变应对艺术道路上纷繁复杂的创作困境。
(二)具备受众意识且遵循艺术内涵根本的能力
智媒体时代,受众从广泛参与衍变为能够影响创作者表达的双向交互机制,这既是传播学范畴的必然历程,亦是智能媒介化时代技术发展的自然结果。在这一状态下,主客体不再是绝对领域的唯一主宰,反而借助形式变化和属性要求,最终变为相对意义中的相互征服。如今的传媒艺术创作需要主客体并轨通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传媒艺术生在创作学习中应培养具备受众意识的创作理念,思想过程中具备对象感,创作历程具备鲜明的导向性,避免停留于抽象概念的宏观演绎,最终沦为与自我的对话。
艺术作品的结果是实践性质的展现,而传媒艺术作品的现实链接性质更加凸显。其借助摄影摄像技术以充分运用现实意象,通过影视剪辑、影视包装技术的二度加工,最终呈现出具备主体意识的作品。这也使传媒艺术作品的时空逻辑、语言逻辑的呈现更清晰准确,这必然要求传媒艺术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具备视角切换能力与换位思考能力,以受众的视角来检验传媒艺术创作的可行性。
如今准入门槛降低,大众以自媒体等互联网平台衍化为创作主体进入传媒创作的行伍中。传媒艺术生面临市场化行径与艺术价值保存的“双重选择”,需要承担传媒艺术领域的正本清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6]。作为传媒领域的潜在人才主体,传媒艺术生必须具备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主体责任意识。因此,传媒艺术生需要把握传媒艺术的本然含义与表现特性,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状况中保有根本的艺术素养,促进传媒艺术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三、传媒艺术生的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一)感性链接:基于正向基调的情感细化
理性心理活动承载内容的价值与导向,如同起着引航掌舵的作用,而感性心理活动则保持着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感性塑造艺术的独特魅力,它使艺术作品超越现象,从而进入美学的世界。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感性作为解读与传递的密码。感性的存在往往链接创作者的感知与受众对创作结果的感受。传媒艺术生需要把握感性的艺术功用,实现一端串联创作对象,另一端串联受众,以达到二者在艺术审美上共通的链接效果,使感性成为主体间艺术共鸣的介质。
究其原因,相同或类似的背景、经历和自身的认知基础都为情感的共鸣建立了基础,使情感得以传递。因此,感性的主体感知不能脱离于时代与主体的固有责任,传媒艺术生应怀揣伟大理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作有家国情怀与媒体责任感的传媒艺术作品[7]。
从具体层面而言,传媒艺术创作借助感性心理活动展开情感共鸣与感知创造。创作者首先“借景生情”,调动感官的机敏来激发印象的生成,感性心理活动强烈,相对应的映像呈现与映像间转化也会更为丰富、频繁。随后需要自我沉醉在作品的抽象世界中,用心理解感受,方能将背后的主旨表达出来,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受众。
传媒艺术生应摒弃艺术创作的功利主义目的,着重于内容本身,将艺术作品的核心要义表达完整,呈现纯粹且富有艺术特色的主体演绎。在教学过程中,传媒艺术生应更注重情感的共鸣,将真情有效融入。创作者如果没有经专业训练,其对于情感表达的理解往往是僵硬的,或不足以将内在的情感有效表达出来,或过度宣泄以至于出现月盈则阙、水满则溢的现状。对于感性理念的培养,传媒艺术生不应将重心放在感性生成的有无,或者浅尝辄止地在情感强弱程度上下功夫。精细化的表达必然基于学科建设的整体架构上展开个体化填充,传媒艺术生应在日常学习中,有分寸、有力度地开展感性融入工作,这离不开理性思维的把控。
(二)理性承载:综合能力为根本的主体觉醒
传媒艺术生的艺术认知普遍停留于感性表征,但事实上仅仅依靠感性思维的创作活动是无序且不可能的,艺术领域的创作活动必然经过理性的审慎与加工,才能让零散的思想汇聚且拓展为最终的样式。宏观上,传媒艺术生需要具备追求系统且一贯的思维方式,以及寻求逻辑论证的思维诉求。
第一,传媒艺术生需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最基本的是掌握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延展学习传播学、新闻学、戏剧影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知识内容,以求在综合认知层面产生对传媒艺术的全面理解。
第二,在逻辑思维能力上,逻辑学与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通过自身阅读以及选修相关课程,增强思维连贯性与有续性,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更具可视性与传播力。
第三,传媒艺术生在掌握基本的科技设备使用方法后,更应自主思考如何与媒介原理融合,更科学、合理地运用技术设备,在创作过程中避免技术固化,彰显人的自主性与艺术表达的自由性。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融入了創作者的主体表达,因此传媒艺术生需要借助理性思考探索自身对传媒艺术的个体洞见。艺术区别于技术,其包含创作者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备丰富的个人性质,但传媒艺术生在创作初期并不能将艺术的宏观思考纳入自我意识之中,这并不利于艺术的多样性发展与深邃的艺术理念发现,反而容易将非标准上升为普遍的评判体系,最终成为艺术的桎梏。传统艺术仅依靠单一的介质却使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而传媒艺术具备如此丰富的媒介与技术,仍呈现出尚待发展的不足态势,值得深思。唯有深邃的思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佐证,理性思维须不断做功方可窥见一隅。
四、结语
近现代学校制度的完善与学科化趋势的成熟赋予了艺术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特点。面临传媒业态的重重挑战,传媒艺术生应紧紧把握学界最本质的根源所在,同时兼顾业界的合理需求,既知体,亦有用。传媒艺术的发展需要传媒理论与艺术内涵的支撑,需要创作者卓越的个人品质与文化素质,需要与时代、社会相契合。提升传媒艺术教育质量,提高传媒艺术生专业能力,目的在于溯本清源,从人才培养出发正向推动整个传媒领域的协同发展,这不仅仅需要传媒艺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个人素质的提升,更要求传媒教育的时时跟进、刻刻维新。
参考文献:
[1] 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3):1-7.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3] 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72-76.
[4] [美]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学[M].严丽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50.
[5] 钱穆.庄子纂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13-14.
[6]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 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19-01-25.
[7] 孙光磊,信中豪.智媒时代传媒艺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6):43-45.
作者简介?孙光磊,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介融合、媒体社会责任。?张博森,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媒体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