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高速率注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分析及急救护理
2022-06-29黄清秋
黄清秋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6300
CT增强扫描为常见影像学检查技术,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血内碘浓度增高后,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让病变显影更为清楚,以显示平扫时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或强化类型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由于大剂量高速率团注碘对比剂和碘剂本身的一些化学特点,以及患者个体体质差异的影响,有时会出现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轻者引起患者不适,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接受增强扫描时需明确碘对比剂使用、急救流程,配合以有效护理方式方可提升护理安全性[1]。现即选取我院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各种护理方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0例。男426例,女374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9.83±4.56)岁,检查部位:头颈部210例,心脏30例,腹部350例,胸部130例,盆腔8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②临床基础性资料不全患者,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患者以及碘过敏患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③合并哮喘患者。
1.2 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34排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所有患者都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非离子型水溶性碘对比剂:碘海醇或碘佛醇,快速团注法,速率为每秒2.8—5.0ml。检查之前跟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应用碘对比剂的必要性以及对疾病诊断的作用,了解患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签署“应用碘造影剂知情同意书”。建立静脉通路,首选右上肢较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用20G静脉套管针进行穿刺,在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快速团注碘对比剂之前再次静推小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确保套管针在静脉内后方可注射碘对比剂,并告知患者注药时出现口干、发热、尿意等属正常现象,避免病人慌乱和恐惧。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以及整个急救流程。在高压注射器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和呼吸变化,出现异常反应,及时给予准确有效的对症处理。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因碘对比剂在注药后30分钟内为不良反应高峰期,因此,检查完成后应保留静脉通路并观察半小时。如仅出现轻微头晕、恶心,轻度心悸、体热等,则不用做特殊处理,嘱病人大量饮水以促进碘对比剂排泄,待症状缓解或消失后方可离开。如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大面积荨麻疹、面色苍白、胸闷气急、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保暖,监测生命体征,同时遵医嘱给予面罩给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mg,静滴氢化可的松加5%葡萄糖溶液,同时通知急诊科和临床医生参与抢救。对于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衰竭等患者立即采取多通道静脉补液,有效维持循环血容量,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注射液0.5mg和呼吸兴奋剂,必要时重复使用,多巴胺200mg加入250ml溶液静滴。同时启动科室抢救应急预案,健全与急诊科和其他临床科室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通道。如患者心跳骤停,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严重喉头水肿者配合医生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待抢救结束后及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与交接班。
1.3 护理措施
做好急救准备。检查前保证检查室内随时备有一整套完整的抢救设备和药物,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多巴胺、呼吸兴奋剂、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包、氧气筒等,所有的急救物品均应定点放置,定数量品种,定人专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灭菌,处于完好备有状态,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检查前的准备。使用碘对比剂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对比剂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签署“应用碘造影剂知情同意书”,详细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告知患者合理水化的作用和方法:注射碘对比剂前4h—6h开始,持续到使用对比剂后24h口服水或生理盐水,使用量为100—200ml/h,以促进碘剂的排泄。检查前加热碘对比剂温度至37℃左右,降低对比剂的粘稠度及结晶颗粒,避免大量液体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血管刺激静脉,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过敏反应发生几率。同时注射前再次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检查部位、碘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等,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检查过程中护理。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协助患者取正确且舒适的体位,做好防辐射的安全防护,告知患者注射碘对比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避免患者移动身体而造成图像出现伪影,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注射碘剂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检查结束后观察30分钟,患者如无不适方可离开。当发现碘对比剂外渗时,立即停止注药,拔除针头,并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患者肢体肿胀,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涂抹患肢,涂抹范围大于肿胀部位周围5cm,每隔6至8小时一次。患肢早期严禁热敷,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处理后的效果,做好交接班。如果损伤严重,应征求外科医生的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有3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急救护理,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得到控制,数据见表1。
表1患者各种不良反应(n,%)
3 讨论
CT增强扫描为常见辅助性疾病检查方式,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扫描时间快、诊断准确度高的优势,大量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碘对比剂则有使用范围广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碘剂注入,由于患者自身体质差异问题,有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结果[2]。
对于CT扫描结果时发现,患者虽然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但问题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共发现30例患者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皮疹,也有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但患者喉头水肿以及前驱症状等问题发生率均较低[3-5]。但对于抢救、护理之后患者问题控制效果分析时发现,所有问题均得到控制,控制有效率达100%。对于具体干预方式分析时发现,当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问题之后立即叮嘱患者摄入清水,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缓解症状,也可加速碘对比剂排出[6]。对于患者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皮疹等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静滴氢化可的松加葡萄糖溶液之后症状逐步缓解。对于出现耳鸣、喉头水肿和呼吸困难的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抢救和药物控制等措施后症状也能得到控制和缓解。为了有效减少对比剂外渗,在选择血管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且弹性好血管,避开静脉窦、炎症、硬结处的血管,同时选择适当的注射速率能最大程度减少外渗的发生。由于患者得到全方位抢救、护理,因此患者整体干预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CT增强扫描高速率注射碘对比剂时通过检查前的急救准备和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减少和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