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2022-06-2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内镜消化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建设较早,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目前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以下简称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为学科牵头单位,由基础医学院、宣武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复兴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丰台教学医院、石景山教学医院、潞河教学医院、密云教学医院、大兴教学医院、平谷教学医院、良乡教学医院、怀柔教学医院等29家单位的消化学科组成,是集教学、临床、科研为一体的消化病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学科。

消化病学系以消化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创)治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消化系癌前疾病的诊断、癌变机制及干预研究、脑-肠轴相关疾病诊治为学科建设特色。学系年门急诊量近30万余人次,约占首都地区门急诊量的1/5,床位数占在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1/5,年收治患者达1.5万人以上,消化内镜每年诊断35万余人次,内镜治疗3万余人次,其中20%~30%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为保障首都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定与和谐,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学系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组建了优秀的研究队伍,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系近5年共获批各级课题2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34 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 20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977。培养研究生300余名。学系通过“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手把手”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大讲堂等活动,提高成员单位的临床诊疗水平。2014年10月,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认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系成员单位为中心网络单位。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作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被评为全球最佳内镜中心。继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后2021年获批成立了消化诊疗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中心不断完善“一体两翼”的组织管理模式,搭建多层次、辐射全国的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稳步推进多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规范指南并将适宜技术推广至全国100余家基层医疗单位,为提高消化疾病临床诊治水平、创新和转化能力、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和技术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未来消化病学系将继续紧密围绕研究方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坚持医教研并重的原则,实现学科高水平的学术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教育培训、医疗救治、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广泛国际交流平台的消化病综合诊治培训基地和临床诊治研究中心。同时学系也将加强各成员单位间横向联系,深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争创高水平科研成果,争取科研与临床齐飞,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内涵,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学科。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内镜消化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消化不良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流通借阅数据分析及服务对策研究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