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9肖婕许小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出血人性化

肖婕 许小军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存在发病急、病情发展速度较快、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等特点,给患者身心安全造成极大危害[1]。对此,临床多选择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具备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因为手术位置较为特殊,加上患者缺乏对疾病与手术的了解,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直接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3]。近几年,随着护理技术的完善发展,临床发现合理有效的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中效果显著,其中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方案,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进,可有效预防或者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病情快速稳定,改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预后[4-5]。因此本文展开试验,选择雷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4-9月纳入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1年4-9月纳入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6]《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中诊断,经头颅CT检查确诊;(2)在本院接受颅内血肿引流术;(3)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意识障碍;(2)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或者颅内占位病变、其他脑血管疾病;(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4)脑干出血;(5)存在手术禁忌证;(6)难以配合本研究。患者与家属签订研究同意书,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2±1.34)岁;高血压病程2~9年,平均(5.14±1.03)年。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60.41±1.28)岁;高血压病程3~12年,平均(5.36±1.1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选择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1)早期综合护理:手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密切监测其体征与病情变化,提供低流量吸氧,加强呼吸道、口腔、皮肤的清洁管理,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定期帮助其翻身,还可提供按摩,另外观察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避免便秘或者肠梗阻。同时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定时检查引流量及颜色,若发现引流不畅或者堵塞应尽早处理。每日更换穿刺位置敷料,并保证局部干燥清洁,一旦引流管位置敷料出现潮湿或者漏液现象,应尽早通知医生处理。(2)人性化护理:①手术前,向患者与家属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等,并讲述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及优势等,同时举例同类型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指导手术中需要配合的方式,并提前进行手术准备。还可了解患者喜好,为其播放音乐,针对部分有隐私需求的患者,可悬挂床帘或者屏风。主动与患者沟通,期间保持耐心,并面带微笑,以鼓励、尊重及温和的语气安抚患者情绪。②了解患者喜好,帮助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及高蛋白质类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恢复情况,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例如太极拳、散步等。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发放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手册,术前评估病情,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按患者恢复情况开展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0~15分轻度缺损;16~30分中度;31~45分严重[7]。(2)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调查。①HAMD:得分<8分正常,8~20分轻度,21~35分中度,>35分重度[8]。②HAMA:得分<7分正常,7~20分轻度,21~29分中度,>29分重度[9]。(3)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QOL)、生活能力(ADL)评分。①QOL:满分60分,极差<20分,一般 20~50 分,良好 51~60 分[10]。② ADL:满分100分,<20分生活能力差,完全需要依赖,20~60分生活需要帮助,>60分生活可自理[11]。(4)护理结束后评价满意度。由患者评价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满分100分,80分以上十分满意,60~80分一般,低于60分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一般。(5)统计两组并发症(颅内感染、再出血、坠积性肺炎、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NIHSS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NIHSS评分对比[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2 5) 1 4.0 2±3.1 6 7.7 5±1.0 2对照组(n=2 5) 1 4.3 7±3.0 8 1 0.1 4±2.0 6 t值 0.3 9 7 5.1 9 9 P值 0.6 9 3 0.0 0 1

2.2 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分,(±s)]

HAMA组别 HAMD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25)18.37±2.49 9.54±1.02 16.51±2.12 8.07±1.14对照组(n=25)18.01±2.23 12.33±1.87 16.37±2.08 11.25±1.69 t值 0.539 6.549 0.236 7.800 P值 0.593 0.001 0.815 0.001

2.3 两组QOL、ADL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QOL、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QOL、ADL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QOL、ADL评分对比[分,(±s)]

ADL组别 QO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25)32.59±2.44 50.16±1.03 48.32±3.19 81.02±1.44对照组(n=25)32.70±2.51 44.23±1.81 48.57±3.54 73.69±2.51 t值 0.157 14.237 0.262 12.665 P值 0.876 0.001 0.794 0.001

2.4 两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满意度对比

2.5 两组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 5。

表5 两组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脑出血作为高血压上最为多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的30%[12]。若未能及时救治,随着疾病持续发展,患者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进一步提升致残率与病死率。研究表明,脑出血的病死率占据全部脑卒中死亡率的20%左右,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明显加重,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日渐升高,而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受到临床重点关注[13-14]。

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目的以消除颅内血肿、改善颅内高压状态为主。其中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作为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案,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清除血肿,并对脑部神经功能进行保护,降低病死率[15-16]。但随着该手术的推广使用,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因认知能力较差,对疾病及手术的了解甚少,极易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因此,尽早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7]。以往临床多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其效果较为局限,难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快速好转[18]。从上述结果中发现:干预前两组的NIHSS、HAMD、HAMA、QOL、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提示研究组满意度高,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此结论与杨岩[19]研究报道相似,其选择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进入试验,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0.90%,进一步证实了人性化护理可减轻疾病后遗症,并促进神经功能改善。经分析发现,人性化护理主要以人为本,其核心以尊重患者隐私、个性、生命为主,为其提供舒适温馨、针对性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患者心理与生理舒适,并清除其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面对手术,并主动配合护理,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而早期综合护理属于前瞻性护理,提前进行并发症预防管理,加强对患者的监管,密切关注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并提前进行并发症预防管理,从而有效规避并发症出现,安全性高,因此本次试验中研究组并发症更低[20]。另外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给予早期康复锻炼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免疫能力,改善肢体能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快速恢复,从而促进术后康复。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突出,可增强患者神经功能,并消除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少,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出血人性化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