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2-06-29徐萌萌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作业设计双减

徐萌萌

【摘要】课后作业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减负提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业改进要坚持全面育人的导向,优化作业管理,提高教师业设计能力,匹配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包括作业量过大,“量”与“质”未得到均衡;作业难度未分层,缺少针对性;作业形式过于单一,缺少趣味性;重知识训练,轻素质培养。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应注重“减负提质”,严选习题;设计分层作业,匹配个性化需求;丰富作业形式,融入趣味性;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有效性,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关键词】双减;作业设计;减负提质

为实现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政策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明确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与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的要求,但政策中这些具体原则的有效落地,还需要配合一线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直接影响作业的质量,亟需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技术为作业提质助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一、中小学作业设计的现存问题

(一)作业量较大,学生负担过重

在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为导向的风气影响下,题海战术愈加严重,积重难返。部分教师把作业当做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依靠大量“刷题”提升学生学业成绩,部分家长为求安心在课后给孩子安排课外班,使学生困于‘上不完的課,做不完的作业’。然而,‘量’与‘质’并非持续保持正相关关系。课后作业的安排并不能一味地求量,过量作业会让学生产生抵触与厌烦情绪,导致学生的作业质量低下,极度消极情绪还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与精神状态,产生健康隐患。此外,学生作业总量过重,还在于各科作业间协调性较差。

(二)内容缺乏针对性,难度需要分层

在布置作业时,大部分教师直接选用教材配套练习题,机械推进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缺少根据教学情况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差距较大。不同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若作业设计没有难度区分,则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个体达到其最佳发展水平。教师应提供难度适切的作业,一刀切式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法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造成基础不扎实,且难度过高的作业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好的同学而言,布置简单的作业将导致学生觉得毫无挑战性,产生对作业不屑的消极态度,其较高能力也因作业难度不匹配而无处施展,影响其自身发展。

(三)作业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

当前在作业管理中,教师过多关注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在教材上选择一些形式单一的、内容机械重复的题目作为作业,意在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掌握所教内容。布置这样形式单一的作业对于教师来说可减少工作量,但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完成基础习题就感到枯燥无味,磨灭学生学科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开始应付作业。传统作业的形式单一枯燥,教师需设计多样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更多精力到作业解决过程中。

(四)重心偏移,轻素质培养

当前,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作业安排,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力”,提高了学生的“应试学力”,却限制了学生“素养力”的发展[ ]。随着减负政策的推进,如何在有限作业量中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完成某一学科的知识学习后能够掌握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若在作业的设计中忽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将由于缺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难以与急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如,在传统作业中再现知识、重复练习属于浅层学习,而在如何将学科知识联系或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如何激发学生利用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等问题上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关键能力发展不足。

二、中小学作业设计的重构路径

(一)减负提质,精选习题严控总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用大量“刷题”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学生成为机械的做题“机器”。“题海”不仅让学生身心疲惫,且占用大量时间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双减”政策中明确强调,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作业时间也要安排在合理范围内。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过去以量提质观念,要设计高质量作业为学生减负。虽然关于作业量的控制很容易,但也并非单纯地随意减量,量的控制要建立在质的基础上[ ]。提高作业质量首先应关注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精选典型习题,把大量机械练习转为有意义练习。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也能将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结,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为防各科作业总量超标,班主任应做好各科间协调统筹工作,让各科教师之间充分沟通,注重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横向衔接[ ]。

(二)分层设计,匹配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在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上存在差异性,教师应精选精炼、积极探索和优化作业分层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为科学、有效地设计作业,教师应先详细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教学目标,摸清班内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并做好学情分析,让作业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其次,为在保证基本质量同时强化差异性,教师可在作业量层面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也可在难度层面上分为基础题、拔高题,让作业与学生的不同水平适切度更高。再次,批改作业过程是了解学生,针对学生情况个性化教育的最佳契机。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调整作业分层的合理性,改善学生与作业匹配程度,达到教学最佳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命题能力不断提升,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融合达到新层次;不同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学生也可在作业分层下匹配到最适宜自身发展的作业[ ]。其中,个性化作业反馈通过不同作业指导形式得到体现,具体作业指导形式包括课上与课后两种,课堂上重点讲解基础类作业,点拨提高类题目思路和方法;课后对个别基础较差或有能力拓展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讲解。作业看似是教学过程的终点,实际上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教师应有效利用作业的反馈功能与学生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迭代,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此外,作业的布置并非给全体学生安排同样的作业,也非完全放任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分层作业做出正确选择,夯实基础、提升能力、逐步突破,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

(三)丰富形式,为作业注入趣味性

以往学科作业设计以书面作业为主,主要包括抄写、默写、填空、选择、简答等,这种对理论知识的重复练习易让学生感到精神疲惫,阻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不同的作业形式会为学生带来不同情感体验。教师应丰富作业的形式,将作业内容合理地与不同表现形式匹配,呈现出最佳学习材料,寓教于乐,让作业充满趣味,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如演讲、汇报、表演、辩论、情景剧、合作探究、操作记录、成果展示等。另外,学生的兴趣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若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兴趣较高,其注意力便会被作业吸引,如将各种动物、卡通人物等融入作业内容之中,让作业变得有趣生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成就欲,在作业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经历。也可设计周期较长的作业形式与趣味性融合,如,英语学科教师可安排一场以‘Whether Computers Contribute to Study?’為题的辩论赛,要求学生结成小组,自选辩方并准备好辩论观点,在课上进行辩论,这样让学生在巩固了单词语法的同时,查找资料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在锻炼中得到提升。

(四)注重核心素养,体现育人价值

“双减”背景下作业应从单纯地发挥教学反馈功能转向全面育人的功能[ ]。在作业设计上,应把对学科知识单纯的检查,变成对学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目前,在为做作业而布置作业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然而,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培养仅通过书面作业无法达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应以学生基础知识为基点,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阶段特点,在最近发展区范围内搭建“脚手架”,设计激励学生综合发展的任务。首先,作业是学生训练与巩固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纽带。中小学学生好奇活泼,作业设计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与操作过程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其次,设计较复杂、需要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任务,给学生留出足够作业时间,以小组形式完成及展示,让学生在与小组同学探讨任务过程中提升人际交往与协同合作能力。另外,教师要以学生现有知识与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探究性作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应用,体会现象本质,发展逻辑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共同协作、勇于挑战、自主探究,最终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学有所获,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也得到有效发展。

结语

教育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出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作业是助力学生发展的重要一环。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减负并不是简单的削减作业的量,而需要对作业的功能与价值重新理解后,重构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让作业喜闻乐见,缓解学生负担,提升作业质量。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把控总量同时要精选练习题,安排不同难度分层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入多样化形式让作业充满趣味,让作业发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与育人价值。只有教师作业设计的专业能力在这几方面得到提升,让作业发挥应有的价值,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助推“双减”政策落地生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谢翌,杨志平.大作业观:主要内涵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1):10-17.

[3]王月芬.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1(10):9-13.

[4]吴颖惠.以作业管理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小学管理,2021(10):18-20.

[5]肖巧玲,谢琪琪,汤祺瑛.以单元作业提升作业管理实效的方法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2(09):94-97.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