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
2022-06-29于欢欢张海波
于欢欢 张海波
摘 要:“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也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新时代的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篇文章的续写,主要体现在发展时序、发展成效、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发展特点和国际战略问题的转变上。新的历史方位成为当前党和国家调整工作决策方针,谋划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
中圖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6-0136-04
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新时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续写,主要体现在:在发展时序上,由“前半程”转向“后半程”;在发展成效上,由“欠发展”转向“发展起来”;在发展阶段上,由“站起来”“富起来”转向“强起来”;在发展理念上,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特点上,由“依附性”走向“独立性”;在国际战略上,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参与”。
一、在发展时序上,由“前半程”转向“后半程”
在发展时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从“前半程”向“后半程”的过渡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中国“前半程”的任务,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改变旧中国的落后现状。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突破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束缚,因而在建设中曲折前进。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的工作重点才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后半程”的任务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此时,中国提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目标奋进,2020年底在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后,接着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后半程”是开启强国时代的发展历程,在强国征程中必然遇到更加棘手的难题,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而要破解上述难题,就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充分彰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二、在发展成效上,由“欠发展”转向“发展起来”
在发展成效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由“欠发展”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就要有与新的历史方位相适应的时代,即中国强起来的时代。中华文明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代以来却走向了没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但是新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基础都很薄弱,经历了战争与革命的人民生活水平依旧不高。因此,如何在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由“欠发展”转向“发展起来”的转化,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挑战。1956—1976年,20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尽管中国在曲折中发展前行,但并没有真正让新中国“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同时,鉴于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因此,中国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做大蛋糕”,实现经济的迅速跃升。果不其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一路碾压日本,并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最终开辟出解决困扰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路径。
应该说,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背后所创造的中国奇迹在全世界是罕见的,但追赶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给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这正是“强起来”的中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将站在“发展起来”的历史方位上,形成14多亿人的“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出满意的答卷。
三、在发展阶段上,由“站起来”“富起来”转向“强起来”
在发展阶段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接续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2]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课题,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站起来”的历史方位,主要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在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迫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国家尊严荡然无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由“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转变,把压在人民头顶的“三座大山”连根拔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可以说,“站起来”的历史方位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翻身做主人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相继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通过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为进入“富起来”的历史方位奠定了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
“富起来”的历史方位,主要基于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正处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时期,因此,必须尽快让国家的农业、工业发展起来,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起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应该说,“富起来”主要是针对经济指标而言的,目的是尽快发展与民生相关的产业,解决人民生存发展问题,让中国人民尽快认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曾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至少不能受穷。那么,既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要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江泽民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并进一步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等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和发展都是为了让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物质丰富的满足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5],中国由此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就意味我国未来部署安排、发展方向、主攻方向发生变化。可以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当前党和国家调整工作决策方针,谋划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新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成为“强起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四、在发展理念上,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理念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人的发展和解放所研究的理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在社会主义建立起来时,首先要为了消灭贫穷,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大力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从而把人从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让人民当家做主。第二,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摆脱剥削阶级的统治,挣脱束缚人发展的“锁链”和“牢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的来看,就是通过生产力的解放(物的解放)和制度变革(人的解放)的相互契合,最终达成人和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状态。
党的十八大之前,为了追求发展的速度,往往忽视人的尺度,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但是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度模式会以相应的代价所换取,只能导致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最终走向绝路。因为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会导致经济活力不足、会严重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扩大贫富差距,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转向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时期,社会的发展逐渐由“物”的发展转向以“人”的发展,因此,谋求发展的高质量要提上日程。比如,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创新发展理念,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人的技能和知识的提高,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代替了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绿色发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摆到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位置,强调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协调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共享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包括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等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在发展特点上,由“依附性”走向“独立性”
在发展特点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出由“依附性”走向“独立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高,因而在国际舞台上处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打压、排挤。特别是随着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在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往往略显“底气不足”。因此,我们注重从历史发展的纵向逻辑解释问题,往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挂钩,为“中国特色”做理论辩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占据了社会主义的最高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问题上却选择了不作为,甚至开逆全球化的“倒车”。而位居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中国,其世界影响力和理论引导力却日趋彰显,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和精神主动性确立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过去的某种被动转向了新时代的积极主动,中国人民的精神也由过去的被动转向了新时代的主动。换言之,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身份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性、自主性、引领性逐渐让世人所称赞。
六、在国际战略上,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参与”
在国际战略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参与”,由“默不作声”转向“掷地有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战略历经了不一样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始终按照传统的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在外交政策方面也主要倒向苏联一边,因而在国际舞臺上处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打压、排挤。这一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也支持亚非拉等爱好和平的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但由于自身力量的不够强大,在解决国际问题上没有多少话语权,想要为世界作贡献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因如此,中国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解决国内发展落后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成功开创了在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一新的伟大创举在短期内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巨大奇迹,但是却不被西方国家所认可。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西方国家带着有形眼镜看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的道路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發展取得的成果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带来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中国在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上略显不自信,很多问题不能作出符合逻辑的完美阐释。这样一来,个别人认为中国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即将走向死亡的边缘,对中国认识的底气略显不足,陷入“失语”的尴尬境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站稳脚跟也时刻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是以欧美为主导的,因而“规则”和“秩序”由欧美发达国家制定,中国只能被迫遵守规则、默不作声。因此,在对待国际问题上发表看法时,都谨慎言行,奉行韬光养晦的策略。在处理外交事务上,逐渐从结盟对抗转变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在事关国家利益和主权问题上,中国依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立场,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时期的中国还一直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致力于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但是当遇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出来对中国指手画脚时,中国也只有妥协退让,或者投弃权票,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予以“被动回应”。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日益凸显,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和理论引导力日趋彰显,这也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当前,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迷的状态,发展严重失衡。面对困难重重的世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不仅无益于世界难题的解决,反而将人类推向“死亡”的边缘。与之相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发声、亮剑,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解决全球困局为基本依据,以合作共赢、包容互惠为基本准则,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为核心理念,站在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成功破解了世界发展面临的发展难题,化解了国家与地区间的矛盾冲突,打破了国强必霸、赢者通吃的旧逻辑,摒弃了零和博弈的旧思维,维护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成为引导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擎天柱石”,远远优越于西方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为全世界人民追求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全新选择,为探索人类未来发展走向,构建“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新文明指明了航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0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 本报评论部.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N].人民日报,2019-09-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