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2-06-29夏方平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

夏方平

摘 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应用。它通过确立安全目标、建立安全工作标准,运行风险防控机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全要素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动态持续改进的一种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运行质量,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分析;运行模式

引言

近年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建设难度也在提升。为了提高企业工程的建设水平,保障企业工程的安全,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降低企业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对于企业工程来说,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或手段,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的、覆盖单位各层级及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各安全生产环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一系列标准、规定,促进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工作环境的稳定和谐,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合规性建设。目标职责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安全目标管理是否合理、目标考核是否落实、组织架构是否完善和岗位职责是否明晰,直接影响安全标准化建设效果;现场管理和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涉及现场构造物、设备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现场作业环节的监护管理,危险源辨识及分类差异性动态管理和隐患问题的排查及闭合管理等多方面。但是标准化建设各阶段工作内容随着创建进程有所变化,如初期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组建创建工作小组,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全员动员及标准化评审要求的宣贯培训,开展标准化建设初始评估、梳理各项管理工作不足,完善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中期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建设工作的推进,完善现场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督查与持续改进;终期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单位自评,完善现场内外业管理,迎接外部评审。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安全生产标准化早期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现已成为法定内容,在某些高危行业,政府还将标准化是否达标作为安全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企业为了达标而达标,被动推进,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標准需要逐步细化和提高

标准化管理是一套精细化管理,只讲粗枝大叶,看到成果就浅尝辄止是对标准化的误解。在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开展和推进过程中,大家更容易看到办公室舒适了,物品摆放整齐了,装置区干净了,往往忽视了安全、习惯、素养、文化等实质内涵才是我们的目标,更没看到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反复再提高、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后,断提高管理标准,并做好每一个步骤的衔接和沟通。

2.3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企业工程而言,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有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基础,给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但在很多企业工程中,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对应的管理职责范围无法进行划分,相关责任也无法落实到个人,造成部分企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出现工作混乱的局面,引发一些安全问题,无法实现企业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降低了企业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模式措施建议

3.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运行主体和责任主体,无论是从企业安全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企业都应从主观上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企安全管理基本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成为企业自发的积极主动的行为,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加强与其他职业安全体系有机整合

目前,多体系运行客观存在,必须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融合。如对共同要素进行整合、对相容要素进行融合、个性要素进行专门处理,从体系方针和目标、企业人员组织、体系文件、评审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尽可能地实现管理一体化。这对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定期对企业安全标准化进行考核

在企业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定期对企业安全标准化进行考核与评价,根据实际结果调整和优化管理工作。实际上,企业工程安全管理需要以防患治理作为重点内容,而不是在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在开展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等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加强企业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要不断加大排查、巡查力度,针对企业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隐蔽环节进行重点管控,避免隐患问题进一步扩大,为提高企业工程建设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4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安全生产及管理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并通过专业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使得安全生产工作趋于常态化、动态化、全面化,并实现对企业工程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同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入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大创新力度,采用先进的监督和管理方式,强化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工程安全生产水平,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工程建设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企业可促进各生产环节的“人、机、物、环”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建设工作涉及多项内容,因此有序推进建设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基础管理是企业标准化建设初期阶段的核心工作,完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操作规程是标准化建设的前提;现场管理是标准化建设中期阶段的重要工作,加强作业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岗位达标管理和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标准化建设的核心;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是标准化建设终期阶段的关键工作,也是标准化建设的保障。通过各阶段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够持续提升,可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申报条件,同时也表明文中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顾跃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5):5-6.

[2]冯伟,何泽巧.浅谈企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的新方法[J].企业安全,2020,35(02):75-78.

[3]张福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生产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161+163.

[4]何阳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227-228.

[5]徐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析[J].江西建材,2019,(11):243+245+247.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
职高专业部构建及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运行模式概述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数学教学“先学后教”模式的运行研究
中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消费主义视域下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