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整合课型,高效体悟读写
——四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动物” 单元整体教学课型的实施策略

2022-06-28王美娟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型整体习作

王美娟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刻画了个性鲜明的动物,表达了作者的浓浓喜爱。每一篇选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层次性,带有特定的功能,但只按照课时逐篇教授又会是割裂、单一的。就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感情”这一词是在一段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心理活动。因此立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观念进行课型优化,使学生对“表达情感”这一要素的理解深刻、系统,具有发展性,唤起学生对读写意愿的真挚表达。

一、细化单元整体教学课型

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观念构建整体教学模式,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的阻隔,本着“用课文教语文”的宗旨,整合本单元的内容,让课文实现其功能。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了单元整体课、基础研读课、阅读延伸课三类课型。每一类课型都包含着具体的分课型分课时,各课型间既横向递进,又有一个纵向的联系。单元整体课型包括单元感知课、整理复习课、单元评研课、实践活动课;基础研读课包括精读引领课、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评改课;阅读延伸课包括组文阅读课、整本书阅读课。

“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包括单元主题页、三篇精读课文、习作和语文园地这几个板块,形成完整有机的习作单元课程资源。通过研读教材,依据单元目标,从整体出发,我们将本单元的课型做了如下安排(见下表),这样就从单元教学任务,完成了“前置预学—学习研读—综合阅读—实践活动—评价反馈”的优化重组。

表:四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整体教学安排

续表

二、九种课型的实践途径

(一) 单元整体课

1.单元感知课

教学流程为:自由通读课文—集中识字—感知课文内容—小组交流研讨—教师概括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一课时。

以单元导语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对“动物朋友”的学习兴趣。在前置预学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猫》 《母鸡》 《白鹅》。在生字学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识记生字、词语,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扫清障碍。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作家眼中和作家笔下的动物是什么样的。可以让学生画出能表现动物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总结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概述作家笔下高傲的白鹅、好斗的白公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这些动物的整体印象,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整理复习课

教学流程为:激情导入—主题交流—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课堂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十课时。

以语文园地为导向,整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在“交流平台”板块进行合作交流,找本单元中印象深刻的句子,谈收获体会。“识字加油站”板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本课单元当中的生字。“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古诗《蜂》,借此可以延伸关于动物的其他古诗。整理复习课旨在围绕单元将本单元字、词、句、篇进行梳理,积累语言并分享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知识结构。

3.单元评研课

教学流程为:回顾旧知—课堂检测—讲评点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八课时。

单元评研课是指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训练的一种课型。通过综合性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实际中。教师用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以“单元检测试题”为载体,包括写词语、选择题、句子练习、课文回顾、积累运用、口语交际、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题型来实现检测。教师的讲评重点解析学生出错率高的试题,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4.实践活动课

教学流程为:制作动物名片—交流赠予—讲述趣事—课堂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11课时。

用设计创意动物名片的方式开启实践活动课的序幕。画一画动物的样子,写一写动物的特点,剪一剪名片的样式,说一说名片的介绍。在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兴趣推向一个高潮。把自己制作好的动物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讲述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在制作和交流中感受动物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动物。

(二) 基础研读课

1.精读引领课

教学流程为:课前三分钟演讲—紧扣要素,学习课文—小组探究,交流汇报—质疑研讨,课堂总结。通过三个课时达成,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课时。

教师运用“前置小研究”,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的内容。第一步是读通、读明白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第二步是分析作者笔下的动物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第三步是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尝试着运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因此第13 课《猫》 围绕通过多方面列举事例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一主线探讨。第14 课《母鸡》 需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变化。第15 课《白鹅》 则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找作者如何用富有趣味的语言描写动物的特点。

2.习作指导课

教学流程为:明要求,选材料—说内容,互交流—定中心,列提纲—抒情感,写作文。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六课时。

习作指导课是在精读引领课和组文阅读课之后,对体会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和学习到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等的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指导学生将掌握的读写技能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的一种课型。本次习作写“我的动物朋友”,重点是写出动物的特点。要求结合情境,根据需要介绍我们的动物朋友,侧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能运用或者创设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如可以说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活趣事等。交流后便在课上完成习作,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词句,写出动物的特点。

3.习作评改课

教学流程为:总结导入—举例评讲—矫正修改—交流赏析—课堂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七课时。

习作评改课是继习作训练之后,在对学生已完成的习作进行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评析和修改指导的一种课型。这个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是: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或自己创设的情景,向别人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因此评改要以评价标准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教师的举例讲评要重点评改习作中的动物特点是否鲜明,趣事是否生动。除了教师的举例讲评,还可以从小组中各选取一篇需要改进的例文小组合做评改,学生之间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对习作中出现的佳作,教师给予诵读和赏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讲,评价修改后教师对本次习作做总结,学生课后誊抄习作。

(三) 阅读延伸课

1.组文阅读课

教学流程为:明确读书方法和目标—理解选文内容—得法用法—自读自悟—分享收获。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第五课时。

此课型用于精读课文后的教学。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将教材的课后链接从精读课中分离出来,再补充几篇同主题的类文,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内容为教材课后链接中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猫的片段,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 《老猫 (节选) 》 《猫婆 (节选) 》 《白猫王子七岁(节选) 》。

让学生借助自学提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迁移学习作者对动物特点的具体描写的方法。将在精读课上获得的读书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之中,以增强独立自学的能力。

2.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教学流程为:谈话激情导入—内容概述导读—阅读方法指导—小组交流研讨—教师概括总结。通过一个课时达成,安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第十一课时。

通过对“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主题的单元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推荐学生阅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这本书。在教师的导读中借助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方法。小组研讨是读书的又一次交流,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又一次扩展。

三、合理衔接课型,提高课堂实效

(一) 做好单元整体教学准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因此在教学准备中要“以学定教”,不可忽视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前置学习两个方面。“整体前置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以“前置小研究”为载体,给学习提供自学的支架,引导学生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来感知教材内容、基础知识、训练重难点、习作要求和展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整体备课”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从整体出发,遵循一条训练主线,围绕每一个课时的重难点,统筹安排教学任务。例如本单元中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学生的学习目标会进一步被明朗化。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研究单元主题,理解教材,抓住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

(二) 指导课外阅读与活动实践

用生本的教育理念,以单元主题为框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单元主题对阅读内容进行系统设计与整合的教学课型优化,可以减少单篇文章的授课时间,还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将学生通过预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不必多讲,将每一个单元的文章看成是一个整体,摒弃碎片化阅读。节省下的课时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内容相衔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阅读与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阅读与实践,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以实现以阅读为线索的“大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实践应用。

(三) 评价反馈促进读写结合

2022 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把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是否自觉、是否能抓住重点,对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等是否理解等这类指向个人的评价转向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方式,可以强化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有效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完成本单元的读写目标。从评价个人到评价小组,从学生自评到学生互评,用有效的评价反馈催化读写结合,进而在“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整体的学习中体悟到人与动物的深情。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课时内容、建构以单元为整体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趋势。我们构建的三类九种课型适用于语文教学中整合阅读、深度阅读、由读向写等教学任务的实施,非常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课型整体习作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习作展示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以课型改革促课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