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感意义的高中美术模块课程建构策略
2022-06-28卢建波
卢建波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是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新时代教育理念,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学生高中阶段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科审美能力和内在美学感悟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模块课程的多元性以及独特的评价方式对促进审美素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建构追求美感意义的美术模块课程同样也是基于高中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递进式感知美感意义的新阶段。本文重点探讨追求美感意义的高中艺术模块课程的建构、实践与探索。
一、基于审美素养能力培养要求,建构美感三维目标
高中美术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感知美感意义为预期目标。审美素养中包含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等既体现在艺术模块课程教学中的体验与欣赏环节,同时又可转化为鉴赏美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因此,美术模块课程界定为基于审美素养的目标下,以“美”为载体,以“模块教学”为方式进行重构艺术课程的三维目标,通过课程设定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美感意义的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美感环节与活动,促进式教学使学生在艺术模块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美感感知力,逐步实现审美素养发展的目标。本文基于艺术模块课程美感意义感知过程,以“美感意义”为导向,遵循“以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艺术模块课程三维目标”为原则,重构艺术模块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美的迁移、美的意义、美的创造。
(一) 美的迁移
在美术模块课程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对美术模块课程的学习过程实现审美素养的养成以及美感的积累。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养成美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创造美,决定着学生是否在美术模块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并形成新的审美图式,其强调学生在艺术审美活动过程后是否可以将审美经验活学活用,以此达到迁移目标,最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是否可以感知美、体验美,并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将感知美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或是通过多种材料进行表达。同时,将新知旧识进行有效内化,逐步建立艺术家思维,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艺术鉴赏。
(二) 美的意义
艺术美在于学生在面对未知美时,能够与固有的审美图式建立有效的连接,其中包含知识的连接、审美经验的连接以及情感体验的连接,从而获得艺术美的个性化理解以及艺术知识与技能美的梳理,为艺术美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美术模块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艺术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加深对艺术美的感知。
(三) 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是学生具备艺术美的知识以及技能后,能够建构个性化的艺术美感知渠道并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建立美感连接,同时结合课程重难点,确保学生在美术模块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具备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模块课程多元化走班式教学,美感意义个性表达
感知美、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是一个感知、创造激发的过程。美术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艺术,通过视觉画面、美感感知进行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学生是美感意义感知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同时也是感知者。因此,教师在艺术教学时需要注意关注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感知、想象、思维及情感;关注学生审美趣味、审美感受;关注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有鉴于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艺术模块课程分为艺术模块课程、艺术社团、校本课程以及特长生培养方向课程,具体介绍如下:
(一) 当代艺术方向课程
当代艺术方向课程包括名作读解、涂鸦、实验艺术、禅绕绘画四个方向。在教学内容设定上,基于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作品,探究当代艺术作品的成因、内涵及社会价值。结合自己现在及未来的思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并商定具有个人性的创意主题和方案,鼓励学生选用综合材料或多种方式进行创意表达。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结合自我固有认知与材料的可能性,从而多视角进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表达,以此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艺术表达的能力,教师依据学生的思维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设定教学,挖掘思维深处的独特与精髓,促使每一方向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加多元化。
(二) STEAM 方向课程
STEAM 方向课程中以雕刻艺术为载体,侧重STEAM 理念下的学科融合研究,利用激光雕刻机、3D 打印机等在现代科技设备,在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想到即可做到”,让学生通过人物造型、场景设定等,结合固有的多学科文化知识背景与艺术相结合,构建新的审美感知。
(三) 传统艺术方向课程
传统艺术方向课程包含书法、萨满剪纸、中国画三方面。侧重于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欣赏、品评和研究,提升艺术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结合实践创作,深入体会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内涵价值。
(四) 现代媒体艺术方向课程
现代媒体艺术方向课程包含摄影、电脑绘画两方面。侧重现代媒体艺术的研究,培养视觉欣赏表达能力以及个人创作思维想法表达能力。
(五)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由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两方面组成,校本课程包含创意素描、萨满剪纸、软笔书法和翰林院书画社团、漫画社团、影像社团。这是对必修课程的提升和补充,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基础上的特长发展需求。
(六) 特长生培养方向课程
特长生培养方向课程面向美术特长生、书法特长生。在美术必修与模块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多元评价量表指标可视建构,设定任务导向教学
依据199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尹少淳著作《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大家谈》 等美术核心素养的定义,为实现美术模块课程教学中美感意义的探究以及学习过程中美感意义的感知,笔者制作了课程评价表作为合理课堂评价的依据(见表1)。
表1 审美素养评价指标表
依据评价维度以及各项指标,设定任务性导向教学,评价指向性更加具体明确。例如,在小组任务设定后,小组内部进行均匀分工,并进行可视化展现,学生在探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依据最终任务不断进行完善以及推进。例如,在感知过程中分为理解观察、体验互动两部分,小组内部成员依据最终任务关键词等有效信息进行导向性理解以及小组内部互动,对最终的任务进行有效感知。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学生对于审美素养表达的可视化呈现,因此,将评价维度分为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两部分。艺术素养包括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审美素养包括感知美、鉴赏美、反思美、创造美。在指标的基础上可细化为二级指标,明确可测量的评价要素。评价指标的设定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师生协商制定。除此之外,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换为师生互评、小组内评以及自我自评三种评价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依据此表进行自我学习探究以及寻求美感感知途径。
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要求中提倡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内容应多元化,除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发现美、创造美、反思美的能力外,还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再进行综合性评价,例如,价值观、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美术模块课堂的多样化开设也促使教师需要以多元化视角去进行课堂评价。介于不同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呈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评价中,保留固有的结果性评价,增加过程化评价,将两种评价结论进行整合,可以更全面评价学生。教师也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评价他人与自我评价的过程,进行思考反思以及更全面地认识艺术美,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以及鉴赏批判的不断发展的人。
四、美术模块课程审美素养培养,美感教学成果产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审美素养的培育和情操的培养,都是从感受和认识美开始的。”有效学习模式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对于美感意义的追寻。学生的艺术审美心理结构经过同化与顺应的优化升级便是学生对于美感意义的探究。具体归纳为艺术美的感知阶段、艺术美的内化阶段、艺术美的创造阶段。艺术模块课程的建构应从“学中做、做中习、习中学”开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以及思维统整能力,在“做”中成长并探究美感意义。
艺术模块课程遵循“感知—内化—创造”模式,注重学生对于审美意义的探究,对视觉表达的思考,对美感意义的探究。近些年,艺术模块课程选课学生以及特长生在多次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剪纸、书法模块方面,选课学生及美术特长生共20 余人的作品在吉林省“童梦异彩”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中获奖;在涂鸦模块、实验艺术模块方面,2018 年有8 位学生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举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艺术创意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包揽了吉林省的全部奖项。在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美术特长生创作的主题作品《放飞梦想》 入选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2019 中国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示”征集活动;由美术特长生原创的作品在“第三届世界中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荣获团体金奖和个人金奖。近三年来,学校共有28 名学生升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列宾美院、圣彼得堡美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这也不断地印证了学生们在艺术模块课程中不断地从教师引导到自主地去体验美、反思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
本文以美术模块课程与美感意义感知作为视角,建构基于美感意义感知的艺术模块课程。美术模块课程美感意义的探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力。美术模块课的设置,主要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真正的高效课堂是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设计、评价设置、活动设计,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新颖的课堂环节。在美术模块课程中,搭建“常规课程—模块课程—特长生课程”完善的课程体系,将课程教学、美感意义的探究进行有机整合,在美术模块多样化课程课堂的基础上,创建体验美、反思美、欣赏美、创造美新课程模式,同时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寻找到真正的美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