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乡土经典,培育家国情怀

2022-06-28广东仲元中学

师道(教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从文中局限甲骨文

文广东仲元中学 刘 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要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指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这部经典作品时,我首先以中国文化的最小细胞,也是承载文化的基础单位——汉字为切入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之根本,启发学生发现乡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局限,引导学生发掘传统乡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感受乡土文化的温暖,创造性地提出发展乡土文化的路径,激发学生对于乡土中国的归属感和对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与文字对话,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感

在《乡土本色》的课堂教学中,我巧用甲骨文,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乡土”二字的文化韵味。学生提到《乡土本色》中的“乡土”之名较之“农村”“乡村”更有文化韵味,但这种文化韵味体现在哪里,学生很难说清楚,思路在这里卡住,很难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种困惑如何解决?在我引入甲骨文之后,学生对“乡土”的认知文化和审美层面的提升。

“乡”字的甲骨文中两人相对跪拜,果腹而乐,张口而喧,中间是古代用来盛装食物的石器“筚”。从画面来看,“乡”字的甲骨文刻写的是上古时期,同族的人聚族而食的一种生活景象,以后又引申为聚村而居的“乡邑”。这与《乡土本色》中所写到的乡土中国人们同族聚村而居的特点相印证,所以,无需更多技法,追本溯源,探寻文字本身就找到了传承文化的密码。

“土”字的甲骨文下面的一横是泥土,上面的部分是土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土”字的构图就表现出了“生长”的意味。《说文解字》里有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土”的原始意义与《乡土本色》中农民以土为生,务实耕种,视土为命根的特点相吻合。《汉书》也有言:“怀土之情。”由此可知,“土”字从很早开始就有故乡的意味了。

“土生万物”“厚德载物”,“乡土”二字,刻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记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意蕴。通过对“乡土”的甲骨文的展示与分享,拉近了学生与数千年前中国文字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于古文汉字的浓厚兴趣。

二、与思辨共振,激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基于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学生可以摘取或概括出“不流动”“聚村而居”“熟人社会”等乡土特点。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如何理解费孝通先生所说‘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句的理解认识乡土本色对于社会发展的局限。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小组讨论,从文中的“人们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认识到乡土社会带来的思维狭隘、保守、缺乏创新的局限;从文中“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认识到乡土社会缺乏抽象思维局限;从文中“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认识到乡土社会带来的缺乏法律意识的局限;从文中“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认识到乡土社会带来的生存技能的局限。

三、与时代同频,激发对于建设乡土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信息时代,乡村发展的未来与出路在哪里?如何让人“记得住乡愁”?这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共同课题。学生身处城市,往往对于乡村建设缺少关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建设和乡村未来发展,教师预先布置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作业:“作为青年一代,即使身处城市,也应怀着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谊,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怀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思考解决乡村发展困局,探索乡村未来建设的途径与办法。请你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结合乡村社会特点,针对当前乡村发展困局,站在信息时代新的起点上,提出对于当前乡村发展建设的建议。”在后面篇章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将继续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实思考和探索乡土社会发展的新途,这样阅读《乡土中国》的现实意义也将得以实现,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将得以培养。

猜你喜欢

从文中局限甲骨文
Humor and Laughter: Health Benefits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值日生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图画的局限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