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建筑语汇的现代性表述
——以坂仓准三的建筑探索为例

2022-06-28徐睿铌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1期
关键词:轴线展厅古典

徐睿铌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陈智培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古典建筑一直以其优美华丽的外形和严谨的对称之美而著名。这种轴线的产生,部分是当时的技术使然。由于旧时技术的局限,建筑平面几乎都是几何对称的规整图形;为了受力的均衡,立面也不得不形成轴对称的形状。但到了技术发达的现代,轴线的建成往往是为了营造出轴线。建筑作为物质层面的体现,它在历史之中已然逐渐从单纯的需求转变为能够寄寓居住者或是建造者精神层面思想的一种实体。

建筑的形制概念由人们的精神观念所产生,最终又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承与迭代。而古代社会最看重的即是稳定的封闭秩序,这在皇城紫禁城体现的尤为突出。在拥有了院落式外墙这一外在秩序之后,内在秩序的构建就由轴心来负责。贯通南北长达7.5 公里的轴线,使得紫禁城形成了外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则以太和殿为中心的环环相套,中心放射的图案[1]。毫无疑问,这样的左右对称平衡、中心形成轴线对称的建筑甚至建筑群,带来的是人们所习惯的稳定感与秩序感。特别是在东方,多元论往往是被视为混乱的根源,只有在归于一统的的中心影响下,让人们安心的秩序感与平衡感才能得到体现。

图 1 I-house 一层平面图(来源:前川建筑设计事务所收藏图纸)

因此在古典建筑中,尤其是东方,中心轴线不仅起着平衡左右、构成建筑的作用;还体现着居于建筑中的居住者的思想——虽然他们自己大多数并不设计建筑。这些都是作为东方思想的文化内核所存在的。象征古典秩序的轴线似乎从没有人考虑过去打破它。但是新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一切,改变了一切。自由平面与流动空间成为了主流,外在的形式开始追随内在的功能并由其决定。

1 古典与现代交接点—桂离宫

矶崎新认为“日本现代建筑始于陶特对桂离宫的评价”。不仅仅是陶特,格罗皮乌斯与勒·柯布西耶都曾到访桂离宫,而柯布西耶正是在他的弟子坂仓准三的陪同下进行的参观。桂离宫作为日本皇室园林,却并不是严谨的轴对称或是富丽堂皇、气势压人得有如江户德川幕府的东照神宫一样。桂离宫的平面布置被认为是对现代建筑的流动性与自由性的最好的诠释。

但在近代的日本的建筑竞赛中,尽管众多建筑师竭力反对,日本政府仍旧要求设计必须基于“日本趣味”或者“东洋趣味”,因此产生了“帝室风格”。其代表建筑就是与前川国男竞争的渡边仁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

在这种背景环境下,陶特对于桂离宫的独特发掘就变成了“功能主义建筑”。其架空的底层与自由的空间体验符合了新建筑的要求,而其整体的灵活与功能流线的布置又符合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要求。名义上的古典建筑神奇的与现代建筑交接。

现在对桂离宫的解读仍在不断地修正与发展,早已比当初早期现代主义者的解读丰富许多[2]。但总的来说,桂离宫仍是古典与现代的交织点,对坂仓准三等人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2 坂仓准三建筑探索

2.1 坂仓准三的设计思想

建筑师坂仓准三一最初在东京帝国大学并非就读建筑学本科,而是文学系,专攻美术史。在这期间他读到了柯布西耶的书籍,并对柯布西耶的建筑及其理论产生了兴趣。作为艺术史的学生,他对于设计思想的演变有着独到的理解,也正是因此,他是最能够贯彻柯布西耶“设计家具到建筑”思想并付诸行动的一位弟子。

在柯布西耶设计西洋国立美术馆时,坂仓与柯布西耶的另一位弟子前川国男负责了建筑设计——由于柯布西耶已经赶往印度昌迪加尔去实践他的城市规划思想,他把后续工作留给了三位日本弟子,因此坂仓对于公共建筑的理解也得到了提升。建筑作为工业化的成品与严谨计算的成果,在坂仓准三的手下并未丧失应有的自由度,以轴心为代表的古典语汇得到了新的诠释与运用。

2.2 1937 年巴黎世博会日本馆

日本馆的用地是一个弧形的场地,起初的设计都含有中轴线。这些设计的轴线都十分明显,一侧弧线一侧直线的设计是在生硬的迎合场地,而没有做到自由设计。坂仓准三对场地进行了一些分析,“日本馆场地周围的树木和倾斜的地形,使得比较小的建筑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此外他还分析了人群流线,进而得到了入口应该处在的位置。1936年11 月,坂仓在前田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流线更加顺畅,与场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入口面向东北方向的道路,家庭生活展厅被横向布置在了西北方向,各个展厅之间联系紧密。

坂仓准三的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周围环境,预计行人很多的东北方向是全玻璃幕墙,而在东南是露天的咖啡厅。底层架空形成的半室外,通过斜坡与有着良好室内外交互性的展厅进行交通。此外,在材料方面,坂仓还使用了石砌墙、深度雕刻的泥巴、菱目格子墙等日本传统元素。上下层都设置了不同的入口,来展厅参观的人,首先会沿着斜坡上进入别具一格的家庭生活展厅。

家庭生活展厅的外墙面,是依据歌舞伎演出幕布使用的色彩所做成的四色面板,上面写着“JAPON”。而在另外一个会场入口,人们可以爬上斜坡,到达位于二楼的工艺展厅,与下层商店部分跃层连接,上下空间交互联通。这里变成了日本馆的最上层,之后逐渐走到下层的各部分展厅。在其他设计方案中,咖啡露台被设计在建筑底部,但在坂仓的方案中,它位于视野开阔的高处。悬挂在室外的连接露台与科学展厅的斜坡造就了日本馆外观上的一大特征[3]。

坂仓的建筑既贯彻了柯布西耶关于现代建筑的理念,又巧妙地在室内室外融入日本传统元素,使日本馆真正具有了其独特的魅力,在两旁庞大的德国馆与苏联馆的对比下,娇小却不失灵活,同时极具日本地域特色。

2.3 国际文化会馆(I-HOUSE)

国际文化会馆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建筑,它由3 位极其著名的建筑师:坂仓准三、前川国男和吉村顺三共同设计而成。国际文化会馆建设在旧时的岩崎邸处,在此之前居于此处的有大名鼎鼎的井上馨和久迩宫亲王。地势上有着丰富的高差,庭院则和普通日式园林相似。但在战火的摧残下,原有的建筑已经变为断壁残垣。

原本国际文化馆的设计是依据安东尼·雷蒙德和威廉·弗雷利兹所提出的方案。从平面上看,这份方案遵循着严格的轴对称,整个建筑极具古典的厚重与严谨,但与战后的时代风貌格格不入。

这时艺术大学的村田良策教授推荐了坂仓准三、前川国男和吉村顺三3 位设计师进行竞赛,最终决定由三位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其中,坂仓准三负责室内设计。

这栋协同设计的建筑在1955 年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奖,评奖委员会认定这栋建筑有7 大价值,前三点包括良好的协作以进行工程、使用当时新兴的工程方法、独特而又不突兀地表达日本传统之美等,是三位建筑师所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第五点不妨碍功能而又有机连接的平面规划则是坂仓准三设计出的结果。会馆的功能经过整理与住宿部分的单间结合了起来,2、3 层的设置主要提高了住宿单元的独立性,一层则是与外界的接触较多的理事室和办公室,这些房间和休息室组成了南侧一层,这一设计行成了连续的空间,而在餐厅南边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庭院,使得各个部分有机联系了起来。

而且坂仓准三的设计考虑了人的动线并依据此来进行流线规划[4]。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坂仓准三的设计流线严谨,每个功能部分也具有其自己的设计轴线,但整个平面确实是自由而流动的。大型的庭院与餐厅的交互设计使得大型空间更加具有流通性。这与日本古典庭院开屋门即见庭院山水的设计思路相吻合,是现代流行的工程方法与古典日式建筑美的有机结合(见图1)。

2.4 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

这座建筑贯彻了柯布西耶关于美术馆“无限增长”的几何组成概念。从立面设计来看,坂仓模仿了前文所论述的桂离宫。桂离宫一方面底层由柱子半架空,而另一方面由于屋檐特殊的出挑距离,特别是中书院、新御殿的屋檐出挑距离非常短,所以外面拉门的白色平面被映衬的非常显眼。而架空用的柱子和白纸所作的外拉门相互对照,给人一种线与面相互交错的平面感受。镰仓馆从水中伸出的钢筋柱子所形成的架空结构,与漂浮在空中的白色玻璃窗所形成的线与面的对比,可以说与桂离宫的柱子与白色外拉门的对照有着同样的效果。从这一点来看,镰仓馆的立面给人的平面印象,与桂离宫相类似[5]。

从平面设计来看,坂仓利用了丰富的几何图形分割手法,构造出了流动空间。1 楼的展示空间布置,是由围绕中庭的各个房间与外部自然环境形成的连续空间。这些房间的构成也可以分析出其所具有的规律性,4 m 和7.2 m 的模块是其基本元素。中庭是由相当于3 个4 m 边长的正方形组合而成,位于1 层地板所形成的正方形的正中心。另外还可以看出,1 楼的几何结构本来以正方形为中心,但与1:1.8 的长方形组合之后,本来规整严谨的几何形态变为更流畅的不规整几何形态,图底关系非常得体。

从1 楼的墙面组合形状来看,看似自由实则具有规则性的流线就展现了出来,一层的自由设计的本质是,除了水池一面的墙以外,人们可以从其余三面自由出入。像这样由墙壁构成的空间,通过考虑到功能的合理布局,产生了自由的动线[6]。

另外,南侧立面处的两个楼梯扶手的梯度正好与黄金矩形的对角线近似。楼梯虽然是动态的空间,但从平面设计上来看,其形成的斜线毫无违和感,相互平衡存在着。

镰仓馆的精妙设计可以说是坂仓集日本古典美学设计与现代建筑要素于一体的设计精品,在立面上有意识地使用了黄金矩形和比例关系。特别是立面开口部的轮廓是由黄金分割决定的,更加表现了坂仓对于其老师柯布西耶的几何设计理念。底层架空、横向长窗、自由立面等,也都是使用的勒·柯布西耶所提出的建筑构成原理,但在同时这栋现代建筑又与周围古典的环境相互映衬,甚至有着桂离宫古典建筑的精髓,是完美利用古典语汇来建造现代建筑的成功范例。

3 结语

如何在古典与现代之中寻找平衡是现代建筑师们所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坂仓准三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当其他建筑师仍在坚持着用中轴线来做复古主义建筑时,坂仓虽然表面上偏移了轴线,造出了自由而又现代的建筑,实质上本质的核心仍是那种由来已久的古典美学。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存在一时,无法传承,而从古典中汲取内核精神,运用于现代建筑,才是真正应该指导设计的思想。

猜你喜欢

轴线展厅古典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