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两个维度

2022-06-28吕建昌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遗产物质工业

吕建昌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与国内多数老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相比较,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三线建设发生于1960年代到1980年代,是“离我们最近的遗产”;二是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位于西部且主要分布于穷山僻壤的乡村地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在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留下了特殊的历史印迹,在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形态上呈现出与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的一定差异。

一、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

物质形态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三线工厂遗址

工厂组织生产和职工生活与活动的整个场所,既是生产活动的空间,也是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当年出于战备需要,三线工厂遵循“靠山、分散、隐蔽(进洞)” 的选址原则,把厂建在远离城市的深山沟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整个厂区里,一个厂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三线工业遗产的遗址还包括一些能源开采和利用的场所,如攀枝花兰尖铁矿场、攀枝花501山洞发电厂等。

2.工业建筑遗产

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前者主要有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运输及基础设施、构筑物等;后者主要包括为职工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以及公共活动的场所建筑。生产性建筑因不同行业、不同生产的工艺而各异。如攀钢的巨型轧钢车间,百米长的钢轨一次成型,生产建筑空间高大而宽敞;贵州飞机制造厂的山洞车间虽不宽敞,但封闭性强,安全性高。不同生产用途的构筑物,如攀煤高60米的圆筒形钢混结构的原煤仓、川化厂纵横交错于整个厂区的众多管道、还有水城钢厂的大烟囱、水塔、川东造船厂船坞等,都是不同行业的标志性物质遗产。

非生产性建筑主要是职工生活与社会活动服务设施,虽各企业数量有多寡,但用途相似,故共性较多。如重庆涪陵白涛镇的国营816厂,镇上的职工住宅、食堂、医院、学校、礼堂(电影院)、商店、招待所(宾馆)以及邮局、银行乃至公安、消防机构等建筑,在三线企业中颇具代表。

3.工程建筑

有地面和地下两类。地面建筑工程主要为在崇山峻岭中修建的大量的超高架桥和超长隧道铁路工程和水电站等,如成昆铁路、葛洲坝水电站等。地下建筑工程出于当时战备需要而开凿于地下,有的利用原来的山洞修建,有的则把整座山掏空。最有代表性的当属“816”地下核工程,总面积1.3万平方米,高达79.6米,拱顶跨度为31.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人工洞体,代表当时我国地下工程建筑的最高水平。

4.三线企业生产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制造品等

机械设备、制造品的数量和品类繁多。从钢铁冶炼到机械制造,从航空导弹到船舶舰艇,从电子仪器到精细化工,各种生产设备和产品枚不胜举。

5.三线建设档案文献

包括三线建设时期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三线建设中所形成的各类物质载体资料。从生产技术档案、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文件到私人信件、日记、笔记、回忆录等民间文献以及亲历者口述资料、影像资料等,既反映企业发展历史,又见证三线建设者的工作与生活。

二、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非物质形态

三线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第一次中国式创新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探索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制度价值和精神价值,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三线建设思想和精神文化遗产是新中国工业文明的宝贵财富。三线工业遗产的非物质形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三线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的智慧

三线建设时期,在西部地区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三线企业从领导到群众,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智慧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三线企业生产组织中焕发的群体智慧是三线建设者群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1)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三线建设在紧急备战形势下展开,一些重大工程建设采取大会战的方法,依靠党和政府强大的组织力量,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集中力量完成建设任务。如攀钢的工业基地大会战,5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金沙江两岸摆开战场,交通部调集全国各地的1500多辆汽车组成“钢铁运输线”,保证了攀钢1号高炉按时出铁。六盘水的煤炭基地大会战,煤炭工业部从全国各地调来10多万施工队伍,按期完成了矿井建设任务。源于军事方略之一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用于三线建设,这是依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经济战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种高度智慧。

(3)“厂社结合”经验。这是三线建设初期,四川广安地区三线厂(国营明光仪器厂和华光厂)在建设中探索“与当地人民结合,工农并举,互相支援,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亦工亦农制度”是“厂社结合”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厂社结合”经验经国家五机部与西南兵工局在三线企业中推广,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系统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设的一面旗帜,在三线建设初期为推动三线企业与周边乡村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厂社结合”是我国在三线建设背景下,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思想的一种尝试。

2.三线企业的技术工艺知识

3.“三线精神”

综上,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是遗产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三线建设时期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国防科工企业及配套基础工业的生产企业留下的工业文明遗存,具有多重价值,非物质形态遗产对阐释三线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研究的重视度明显欠缺,亟待加强。

猜你喜欢

遗产物质工业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遗产怎么分
工业人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