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2-06-28吴献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对策

吴献

摘要:初三学生处于心理成熟的过渡期,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危险期”,同时面临着人生的一次大的考验——中考,学业的超负荷,家人的高期望值,生活的枯燥乏味,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他们。本文对初三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初三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三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初中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考的内容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中考却依然承载着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选拔人才的作用。进入初三阶段,学生将面临升学的压力,逐渐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紧迫感,随之而来,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全面了解初三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三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

(一)学习任务重,心情烦躁。学习是初三学生的主题,每天满满的课程和做不完的练习题,让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有很多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中不懂得劳逸结合,拼命学习。这样容易导致脾气暴躁,心情烦躁。

(二)考试压力大,心神不安。初三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考试,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水平以及评估上阶段学习的效果,学校往往用学生的成绩做排名,这本是为了激励同学们更努力地学习,却不知这张成绩单总是牵动着每一个初三学生的心弦。

(三)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在临近中考阶段,很多同学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变得情绪化,烦躁不安。喜欢把事情矛盾放大,容易出现敌对、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

(四)精神太紧张,过于焦虑。中考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大的考验,加之社会渲染和家人给的压力,很多学生在最后备考阶段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过分担心中考结果,容易导致失眠现象。

(五)知识不扎实,心理疲劳。中考的区分度很大, 知识的覆盖面较广, 能力要求也较高, 而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初一、初二时所学的知识几乎完全遗忘, 基础知识又不够扎实, 学习方法也不科学。当初三要奋起直追时, 才发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似乎有永远复习不完的书和资料, 永远做不完的习题,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由于长时间埋头苦读, 加上又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从而产生了心理疲劳。

二、解决初三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完整的针对初三学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初三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学习阶段,所以学校应该建立针对这个年级学生专门的心理咨询体系和心理健康团队,为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心理状况。

(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初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班主任是他们接触最多的老师,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善于观察,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初三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家长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学校和家长要与学生的进行有效沟通,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找到问题的源泉,并及时解决,从而为初三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的舒适地带,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地学习。

(四)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我。针对初三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应掌握其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及解决方式,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班主任首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向任课老师了解、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班干部的交流等方式获悉相关学生的心理动向,然后及时进行相关调适工作。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在中考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对待中考,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跨过中考这一关。

(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压力来源。中考学生的压力有内源和外源之分,内源性心理压力主要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引起的。而外源性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还有部分來自于亲朋好友。一些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过分拔高要求,造成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作为初三班主任,则要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帮助学生梳理心理压力来源,进行相关的心理调适。逐渐建立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通过开设心理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班级讨论或者提供专门的时间供有问题的学生咨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心理疏导,效果会很明显。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来自父母的压力。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其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初三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让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同时也善意提醒其父母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一是提醒家长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一般表现为夫妻关系和谐、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对孩子给予真诚和理智的爱。夫妻关系是家庭心理氛围的核心,其中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二是提醒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就是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生的一切,包括孩子的中考,不过高拔高目标,也不妄自菲薄,并将这种沉稳、积极的心态传导给初三的孩子。

(四)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地与学生交流。通过调查了解到, 师生关系愈紧张,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愈低。在教学中, 教师的情感时刻在悄悄地进入学生心灵, 在上课时, 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 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教师讲真话,乐于讲心里话。

四、结语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本色彩斑斓的书,里面蕴含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啊!教师惟有用爱的心灵才能读懂他。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爱, 就成了无水之池。” 我们初三的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健康的心理教育, 对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用终身。让我们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吧!

参考文献:

[1]刘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新疆社科论坛,2007,(3)89-90.

[2]胡立平.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7,(1)1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