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
2022-06-28徐英英
徐英英
【摘要】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立足于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分析了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并结合实例阐释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构建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形成性评价;阅读教学
一、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目的是通过师生共同开展的自评和他评活动,激励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教学评价应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
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受传统的教育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法简单,评价主体不全,评价内容片面,重结果而轻过程,容易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完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方式,在具体的实施中,更加注重过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在解读英语课程标准时指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立足于学生学习过程,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诊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体现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或学校,强调教师主导,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向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和家长都被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评价的全面性。实际上,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家长是学生的监护者,他们也应该是各类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形成性评价本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师评价的局面,大力提倡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以及“家校互评”的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2.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多样性原则
在实践中,教师更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比较滞后。形成性评价重在通过对日常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观察、记录和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效果和学习技能,因此,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行为观察表、课程量化表、档案袋、口语演讲、手抄报制作、V-log视频展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3.评价内容多维化,体现目标性原则
一般来说,常规的英语教学评价侧重对教材知识的评价,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其目的是選拔和甄别学生,对师生的反拨作用不明显。而形成性评价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除了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之外,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都在其评价范围之内,其目的是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提供有针对性描述性的评价结果,这样一方面能让教师及时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自信、合理调整学习策略,体现了目标性原则。
4.评价过程循环化,体现过程性原则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应该只是一个最终结果,而应该是贯穿学生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和成长过程的始终,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和反馈,是连续的、开放的、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形成性评价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师生体会到自身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学习目标,从而达到促教和促学的目的。
三、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
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情感和交流等。因此,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必须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将课前预习活动评价、课中教学活动评价和课后语言实践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全面、客观地促教促学。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一节报刊群文阅读课 Movie Review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构建和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课前预习活动评价
教学片断1:由于英语报刊容量大,体裁广泛,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篇章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笔者在每周末都会根据一个主题,提前布置一套网上“问卷星”调查问卷。题目设置见表1。学生只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本期报刊的浏览,初步预习了目标文章,完成以上问卷调查。
设计说明:笔者根据后台搜集的数据,可以明确知晓学生的兴趣、学习难点和学习期待所在,然后据此设计、修改或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目标文章,完成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感受到了学习主体的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更高,同时,重难点词汇和句型的选择也会提前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使下周的学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二)课中教学活动评价
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是整个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应用的最多的一面,主要是利用了形成性评价点的监控、检测和反馈功能。其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每节课需要用到哪些评价方式可以视情况而定。由于本节课是报刊群文阅读课,因此,笔者根据其多文本阅读模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引入了阅读圈模式,分小组分任务进行阅读教学,力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讨论和共同分享。
教学片断2:在导入环节,笔者在学生观看完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的视频之后,带领学生分析影评的阅读方法,然后提问:
Q1: How do we read a movie review?
Q2: How does the writer write a movie review?
Q3: Why does the writer advertise this movie?
由于是分小组阅读,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代表每个小组的台阶,每个小组有同学积极问答问题且回答正确时上一步台阶,率先到达“山顶”的小组获胜。本节课笔者的其它提问环节仍继续这个游戏,以整节课累计结果为最终结果。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中,笔者运用观察法来评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的集中度等,即使有的学生可能回答错误,但是也要发现学生语音语调或者学习态度上的优点并给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如果A小组全体成员都十分积极,而B小组却缺乏自信相对沉默,笔者就会运用调节法,当堂给B小组学生更多机会和鼓励,而课后也会根据成员特点对小组重新划分。
此环节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调节法,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堂表现和课堂内容进行评价。
教学片断3:在读中环节,全体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影评的方法,每个小组按照课前的分组,分角色分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讨论阅读。讨论组长、单词大师、文段分析师、联想大师和总结代表互相帮助、分工合作。自主阅读结束后,每篇文章的总结代表上台给大家介绍本小组阅读的影评的角色、电影情节、电影特色以及表现手法;单词大师负责向大家介绍本篇文章的重难点单词;联想大师负责告知大家此篇影评想要向大家传达的人文信息和教育意义等。展示结束后,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以下评价量表。
设计说明:此环节笔者利用评价量表法,设计了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评价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思、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此表针对性、可行性强,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过程。教师也能将自己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更全方位、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
(三)课后语言活动评价
英语阅读教学是连续、动态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強的语言学科,课后的学习档案、演讲比赛、手抄报制作、V-log视频展示等语言活动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帮助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针对师生教与学的形成性教学评价也应该包括课后语言活动评价。
教学片断4:在本节课末尾阶段,笔者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布置了适当的课后语言活动。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包括自主完成一篇影评的阅读和思维导图,都记录在自己的学习档案袋里。
设计说明: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包括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这都离不开课后的语言活动。每节阅读课后,笔者都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课上所学的内容完成学习档案的填写,以此来巩固和加深课堂学习效果,做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影评的阅读和思维导图的填写,是对学生课后运用英语能力的一个检测和监控。学生在填写学习档案的过程中,能对自己课前和课中的学习表现和成效做到“自我评价”。笔者每周检查学生的学习档案并在最后一栏写上评价反馈,实现“教师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档案可以发现自身的积累、收获和成长,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更乐意地去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多元手段,多主体评价,在课前预习活动、课中教学活动以及课后语言活动中给予学生及时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体验学习的进步与成功、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与热情。同时,它也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杨柳.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5-127.
[4]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罗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