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几点策略
2022-06-27石玲
石玲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一。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管理策略得当,则班级和谐,班风良好,班集体良序运行,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使全班学生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
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随之增强,因此,班主任不能再继续像管理低年级学生一样,班级事务都包办代替,而要善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将班级事务分配给全班学生承担,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为班级献计献策,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一、实行班级事务承包制,做到事事有人管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常规的班级管理机构——班委会是必不可少的。在班委会构建和选举中,班主任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推荐和选举,又要将学生的推荐和自己的考察提名充分结合,选出真正品学兼优、组织管理能力强且能积极为同学服务的勤快型班干部。此外,还要选出各组的小组长,负责各组内部的各项事宜,如作业的检查、收交、课文盯背、组织小组评比等。
班级管理中仅靠班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要使班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大小事务都有人管,就要充分运用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一策略,将班级大小事务分解、细化,再具体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去管、去做,让大家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互相管理,共同承担和管理班级事务,使班级良好发展。
例如,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笔者发现,班里的卫生角总是最容易脏,大家会有意无意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外面。有的丢到了垃圾桶内,有的则远远扔去,很可能就丢到了桶外。这时候,靠生活委员一人的力量是监管不过来的。在实际管理中,我设立了两名“卫生角专管员”,让他们分时段专门负责卫生角的监督、管理、打扫和清理。他们的“权力”很大,管理着包括班长在内的全班同学。不管是谁,只要是乱丢垃圾者,都是他们监管的对象。对于那些乱丢垃圾者,“专管员”会对其进行劝阻和说服教育,对于不服从管理者,则记名后汇报给生活委员或者班主任,做出相应的处罚,如罚打扫卫生、扣相应德育积分等。班级其他事务都可以按此办法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二、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特长生的引领作用
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但并不代表他们各方面都有特长。班主任也不可能在所有活动中都亲自当“多面手”。因此,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特长生的引领带头作用,将他们推选为活动的负责人和组织者,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安排和具体实施。班主任要学会“示弱”,做学生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助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为班级活动“发光、发热”,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将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例如,在本学期的教室布置中,笔者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策略。在说明了本次教室布置的要求和重点后,将班里有美术特长且组织带动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四名学生推选为组长,将教室的四面墙壁分配给这四名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给自己选帮手。他们很清楚班里哪些同学能干什么,很快就选出了各自的组员,分别负责策划设计、绘画写作、打印制作及张贴布置等事务,在组长的引领带动和组员的分工协作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室布置。
三、落實量化评比,做好班级精细化管理
量化评比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按照《班级管理细则》《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等,将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各方面管理纳入量化评比,以分值的形式开展量化考评。
以学习方面为例。可以将学习方面的评比项目按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家庭作业检查、课文背诵等细化成各个小项,每个项目设置相应的分值,每周统计出每组各名学生的各项得分情况,并汇总出各组总分,评估各组一周来的优劣表现。如作业,获一次“优”加0.5分,古诗文背诵一首加1分等;扣分方面,作业一次不交扣0.5分,家庭作业一次不完成扣1分并补做等。
卫生、纪律、活动等方面的量化评比方法和学习方面一样。每周班会课上,各班干部公布上周各项的得分情况及汇总结果,然后开展各组评比,综合考量每组进步情况和每位学生的表现,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各种管理策略,结合班级实际,合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使班级良序运行和正向发展,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