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政策下促进小学生课后服务健康发展的路径探究
2022-06-27李仪
李仪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能够初步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的问题、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并通过多元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成长。但由于课后服务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小学生课后服务师资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我国课后服务教学活动难以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课后服务发展现状
(一)初步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的问题
随着我国小学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政府联合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繁重、课后作业较多的现象进行了调整。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阶段性教学,不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而在课后环节,教师只为学生布置少量的作业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目前,我国小学放学时间普遍为下午三点半左右,但大多数家庭都为双职工家庭,这使下午三点半放学难以让家长脱离工作岗位而去学校接送孩子。因此,学校周边兴起了托管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孩子的接送问题。随着托管班数量的增多,各个托管班为了提高生源率,在托管期间为孩子进行大量的教学辅导,使孩子在托管班中学习负担大大增加。大多数家长难以对托管班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多数情况下只会观察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使托管班变成了提高学生成绩的培训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家庭支出大大增加。
由于该类现象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学生教育问题,从201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关于学生课后服务发展的规定与办法,切实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的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9年,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接近85%。
(二)提高教育公平程度
课后服务作为我国的民生工程,可以提高我国教育公平程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课后服务由当地政府承担,部分缺少条件的地方则是通过政府+学生家长共同承担的方式。整个课后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将课后服务作为政府投入经费的保障机制。相比于校外营利性的课后服务机构,学校课后服务收费低很多。以辽宁省为例,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标准需在200元以下,这一举措使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大大减小。
此外,由于我国家庭数量众多,部分家庭由于学生家长不具备劳动能力或是因为进城打工而使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以往教学活动中,这类家庭通常难以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甚至连相应的教材都无法购买,导致学生学习渠道单一,进而使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发生。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则可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课后服务资源,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常来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要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而课后服务能够有效调节因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均衡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每个家庭的学生都可享受课后服务的机会,进而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
(三)多元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成长
“双减”政策要求课后服务教学内容需安排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艺术能力培养或社科知识科普。学校需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具有教学特色的课后服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娱乐游戏。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校可为其进行适当的补习,但需防止课后服务向集中教学活动演变。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市政府与教育部门通过协同作业的方式在当地各个社区开展了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工作。该课后服务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体育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或云课堂。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活动并不会为学生带来学习负担。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教学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课后服务过程中接触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课后服务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部分小学课后服务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不但不能健康成长,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优质的课后服务不能局限于针对学生放学时的接的问题,还需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国部分课后服务由于内部机制不健全无法为学生发展提供教学。我国小学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尚不健全,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每个学期都在上相同课程的现象”。流于形式的课后服务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国部分地区的课后服务未达到学生家长的预期要求。
(二)小学生课后服务师资保障机制不完善
由于小学课后服务与学校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后者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前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后服务教学环节对教师的需求也不相同。课后服务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艺术素养以及各类非教学专业技能,并且需要教师在相关领域具备较高的专業素养。而能够与该标准适配的教师较少,大部分学校课后服务教师依旧为学校教师。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教师经过一天的教学工作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疲劳,倘若继续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将会使教师教学效率下降。在校外的课后服务机构中,部分课外教师虽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但由于缺乏管理能力,也会使整个校外课后服务教学环节出现问题。从上述问题可以得出,我国目前课后服务中符合教学标准的教师比例较少。
在我国课后服务师资数量保障方面,大部分教师除了日常教学活动外,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而这一时间多为教学工作外的时间。课后服务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教学服务更为复杂,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参考文献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课后服务教学方法才能够给学生提供与之适配的课后服务。这种现象使课后服务教师教学压力显著增加。此外,由于我国部分学校并未为课后服务教师设立一定的薪酬奖励机制,使课后服务教师产生了不公平感,进而影响了学校课后服务教师的工作效率。而校外课后服务教师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由于思维认知和意识形态尚未成熟,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因此校外课后服务教学质量不稳定,而校内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使我国课后服务师资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小学生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不成熟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后服务持续开展,政府财政支持虽是课后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但学生家长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担。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即便大部分课后服务经费都由政府承担和社会机构捐赠,但由于课后服务经费承担机制尚未完善,倘若出现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或是稳定性较差的现象,将会极大地削弱当地课后服务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课后服务教学质量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保障其课后服务质量。
三、政府参与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一)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
当地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为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并为其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小学管理人员则需吸取过去学校举办课外活动的经验,并利用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具有一定教学特色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和家庭的需求。
(二)推进社区公益性课后服务发展
要想更好地推进社区公益性课后服务发展,政府首先需要针对街道和社区人员开展课后服务培训工作,让其清楚工作职能,并大力支持社区和街道办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进而让学生能够就近享受课后服务。其次,政府需要与当地少年宫、青年活动场所等多地区共同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公共设施建设标准针对小学生课后服务进行规划设计,进而更好地与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对接。
(三)发挥市场机构补充作用
要想更好地保障小学生课后服务质量,政府需要对小学课后服务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监管。政府可通过鼓励市场竞争的方式扩大小学生课后服务渠道,并根据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对具有开办规范的个体或机构针对小学生课外服务活动进行推进。此外,政府还需根据社会课后服务需求尽心分析,争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
(四)推动课后服务主体相互合作
为了给学生提供课后教学服务,政府部门可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其他服务主体之间的联系。如学校可通过招标的方式选用高质量的教师人才。学校还需根据自身学校环境设置具有教学特色的专业,以此形成一定的课后服务特点。
四、加强课后服务机构监管
(一)完善管理体制
教育部门对于当地市场化运营的课后服务或街道办与社区构建的公益性服务,首先需要进行分类管理。虽然小学生课后服务不属于正常教学环节,但课后服务的开展过程也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刚需。因此,教育部门应统筹管理开展课后服务的社会机构以及社区和街道办。倘若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则需要到教学部门进行备案;如若存在餐饮、住宿等多元化的课后服务机构,则属于市场行为,需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在教学部门备案。
(二)完善制度环境
当地政府需要尽快制定关于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性质定位,并对开展课后服务的机构单位的服务主体、管理形式等进行规范。并通过联系其他部门的方式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意见,保障整个课后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资格、办学要求符合相关规定,进而更好地针对课后服务进行管理。
(三)加强检查指导力度
小學生课后服务机构在日常营业过程中应遵循当地相应部门的管理原则以及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针对卫计、教育、公安、消防等方面需要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对课后服务机构进行检查,保障其教学服务和管理体系安全、有序。
五、构建课后服务政府、家庭共担机制
要想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首先需要确保课后服务活动的经费。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强调政府需要通过购买服务、落实相关补贴等多元化的政策保障学校教师的利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利用财政补助的方式加强当地课后服务建设,为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大针对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财政补贴,如将课后服务作为经常性的拨款范围,或者在各个方面通过购买的方式大力开展针对小学生的课后服务。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课后服务的财政补贴不被挤占或挪用的现象发生。对于部分课后服务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当地政府也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相关的投入力度以及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方面则需秉承自愿原则,按照成本收费的方式为小学生开展课后服务。学校在收费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并将收费标准实时地公布于众,以免出现乱收费的现象,必要情况下需要政府或当地教育部门派遣专员进行监督指导。
六、建设课后服务人才队伍
课后服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来源于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来源于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因此,构建专业人才队伍是当前课后服务机构应着重考量的事情。课后服务活动不仅需要为小学生提供集体性的照护,还需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因此课后服务将教育、生活等多领域融合,而课后服务教师则需要具备较强的素养和知识体系,不但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保障学生的生活质量,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专一性的教学。因此,机构应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政府和教育部门可联合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优化课后服务教师资格认证,注重课后服务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
我国目前大部分课后服务教师主要为退休教师、毕业生、社会人士等,其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人员培养体系,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重新进行课后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如规定课后服务人员需满足一定年龄并取得相应课后服务教学证书,或是具备较长课后服务教学时间。在培养课后服务教师过程中,政府还需制订详细的课后服务培训规划,保障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政府通过制订课后服务人员资质要求以及加强课后服务培训规划的方式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的教学质量。此外,针对已取得课后服务资格认证的教师或是具有相关意向的在校大学生,政府应通过为其提供岗前培训的方式优化教师的素质,保障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最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
七、建立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机制
课后服务的质量评估涉及多方面,如针对课后服务机构的环境、教学方式、收费标准、教学时长、教师资历、办学计划等进行考察。课后服务虽不同于小学教学活动,但由于其特殊性,针对课后服务质量的评估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课后服务机构由于发展初期对课后服务的形式、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等出现目标混乱、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但随着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后,课后服务机构需要严格遵守,并根据政府提出的课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自身进行评估。如果存在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需进行优化调整,对于现有教师队伍中与课后服务教师资历标准不相匹配的教师,要限定时间督促其进行资格认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革新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进而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八、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优化小学生的课后服务,应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推进社区公益性课后服务发展、发挥市场机构补充作用、发展课后服务主体相互合作趋势的方式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进而推动我国课后服务教育工作的开展。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有效开展课后服务的实践研究”(GS[2021]GHBZX2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