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离子电池Li2 FeSiO4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2-06-27查文珂朱金良MUNAWARHussain

电池 2022年3期
关键词:溶胶电化学形貌

查文珂,张 燕,朱金良,MUNAWAR Hussain

(1.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2.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3.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4.科瓦贾法雷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化学系,拉希姆亚尔汗 64200,巴基斯坦)

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寻求高安全性、低成本、高容量的正极材料,以用于锂离子电池[1-3]。A.Nytén等[4]提出一类以SiO4四面体为聚阴离子基团的正硅酸盐材料,即Li2MSiO4(M=Fe、Mn、Co),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硅酸亚铁锂(Li2FeSiO4)。在形式上,Li2FeSiO4可允许2个Li+交换,理论比容量高达331 mAh/g,理论比能量可达到1 120 W·h/kg;较强的Si——O键,使Li2FeSiO4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地壳中 Si、Fe储量丰富,价格低廉[5-6]。以上优势,使得Li2FeSiO4在大型锂离子电池储能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Li2FeSiO4体系仍存在磷酸盐体系普遍存在的电导率低、Li+扩散性差等缺点,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7]。

Li2FeSiO4主要有单斜和正交两种晶体结构,两者分属P21/n和Pmn21晶型,差别在于共点连接组成[SiFeO4]x层的四面体SiO4和FeO4的朝向不同。从结构分析可知,正交晶型的Li2FeSiO4的Li、Si间距更合理[8],具有二维离子扩散特性和三维框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7]。

1 Li2 FeSiO4制备方法

1.1 固相法

A.Nytén等[4]采用高温固相法在750℃下合成了纳米Li2FeSiO4/C复合材料,以1/16 C在3.1~2.8 V循环,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65 mAh/g。H.L.Qiao等[9]采用机械球磨法辅以高温固相法,在 850℃下制备了结晶度较好的Li2FeSiO4/C复合材料,在55℃、1.5~4.7 V和0.2 C倍率下,测得产物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61.5 mAh/g。

在制备电极材料时,高温固相法存在能耗高、产物尺寸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导致所得材料的性能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开发形貌、尺寸、结构可控的软化学合成法显得十分必要。

1.2 软化学合成法

1.2.1 水热/溶剂热法

L.Liu等[10]利用水热法,在不同动态生长条件下制备出纳米尺度的Li2FeSiO4颗粒,并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和利夫希茨·斯莱约佐夫·瓦格纳(LSW)模型,对产物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Li2FeSiO4材料粒径分布广,主要归因于低的成核活化能,生长速率主要受生长单元扩散的影响;以0.1 C在1.2~3.2 V循环,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150.4 mAh/g。H.Y.Gao等[1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不同形貌且纯度较高的Li2FeSiO4材料。研究表明,乙二醇良好的还原性及自组装诱导性能,有利于产物由粗糙的微米纺锤状向微米花状过渡,进而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1.2.2 溶胶-凝胶法

与固相法相比,溶胶-凝胶法不仅能够使材料在液相中达到分子级别的均匀混合,而且合成温度较低、耗时短[12],因此,备受研究者的青睐。C.Deng等[1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尺寸的Li2FeSiO4材料,以1/16 C在1.5~4.8 V循环,最大放电比容量为153.6 mAh/g;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8.3%,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组建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一年3月,全国现代物流部级联席会议在青岛召开,评出科技进步奖,为物流产业确立和物流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3 超声喷雾法

与溶胶-凝胶法相比,超声喷雾法可在外界物理手段辅助下,获取组分均匀、有利于电化学性能改善的Li2FeSiO4材料。庄振源[14]采用超声喷雾法制备出不同碳包覆量的结构完整、纯度较高的Li2FeSiO4/C材料,以0.1 C在1.5~4.7 V循环,最大充放电比容量均超过166 mAh/g。

水热/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具有合成温度低、工艺路线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但制备的Li2FeSiO4材料均一性受工艺参数影响较大;超声喷雾法制备的材料均一性较好、纯度较高,但需要辅助机械设备,成本高、能耗大。

1.3 其他方法

除以上制备方法外,研究人员还开发出其他的方法来制备Li2FeSiO4电极材料。T.Muraliganth等[15]利用微波/溶剂热法,在 300℃下微波反应5 min,制备出纳米尺寸的Li2FeSiO4材料,该材料在55℃下、以1/20 C在1.5~4.7 V充放电,放电比容量高达204 mAh/g。L.H.Zhang 等[16]采用高温高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结构Li2FeSiO4/C气凝胶,以0.2 C在1.5~4.7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8.8 mAh/g。由于具有特殊的三维多孔网络形貌,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7.8%,循环性能优异。

2 Li2 FeSiO4的改性研究

目前针对Li2FeSiO4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表面包覆、纳米化和离子掺杂等)和理论仿真模拟两方面。

2.1 基于实验的改性研究

2.1.1 表面包覆

碳作为制备Li2FeSiO4较为常用的包覆材料之一,不仅可以在产物结晶过程中充当核剂,细化产物颗粒,还能够减轻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退化的问题,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17]。部分不同碳包覆制备的Li2FeSiO4材料结构、形貌及性能见表1[18-22]。

从表1可知,使用不同形态的包覆碳,对Li2FeSiO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同。一维尺度的碳纳米管及二维尺度的石墨烯由于本身优异的导电性,对Li2FeSiO4体系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强于普通碳包覆。

表1 不同形态的碳包覆Li2 FeSiO4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Table 1 The structure,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2 FeSiO4 coated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carbons

2.1.2 纳米化

纳米Li2FeSiO4电极材料存在稳定性较差、电池能量密度低等问题[23],为此,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多孔纳微结构材料Li2FeSiO4/C的研发,以期提供更多的Li+扩散路径,提高材料性能。S.Y.Shen等[24]利用水热法合成了高度均匀的空心Li2FeSiO4/C纳米球,以0.1 C在1.5~4.8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8.1 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3%。X.X.Wei等[25]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多孔纳米片状Li2Fe0.85V0.15SiO4/C,以 0.1 C倍率在1.5~4.8 V循环,最高放电比容量为172 mAh/g,基本实现了1.46个Li+的嵌脱。

2.1.3 离子掺杂

纳米化和表面包覆虽然都能提高材料的充放电性能,但晶体本身的内部结构未得到实质改变;而体相掺杂通过引入电子与空穴或诱导晶格畸变,可改善材料本征传输性能,成为Li2FeSiO4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26]。

人们在对Li2FeSiO4氧位进行掺杂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X.Y.Luo等[30]用S取代Li2FeSiO4中25%的O,基本上实现了第2个Li+的完全嵌脱,说明选择合适的硫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i2FeSiO4的电化学性能。张冬等[3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的Li2FeSiO4正极材料,以0.1 C在1.5~4.8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mAh/g,且N-Li2FeSiO4颗粒粒径较小,缩短了Li+传输距离,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表面包覆常导致振实密度低等问题,离子掺杂的种类及用量仍存在较大探索空间,纳米化过于追求特殊形貌,均一性差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实验改性多偏向于材料结构-形貌-性能的研究,对改性的相关机理却鲜有涉及,而这才是进一步开展掺杂工艺优化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开发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Li2FeSiO4体系相关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2 基于理论计算的仿真模拟研究

S.Chakrabarti等[32]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全电位线性化增广平面波法(FPLAPW),研究了Ti掺杂对Li2FeSiO4材料的影响,发现 Ti取代 50%的 Fe,可增强Li2FeSiO4导电能力,且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有所提高。仿真结果表明,Ti取代50%的Fe,可使更多的Li+参与嵌脱,所制备的Li2FeSiO4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说明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S.Shivani等[33]基于 DFT的第一性原理,对 Cl掺杂Li2FeSiO4进行了理论探究。结果显示,Cl掺杂占据O位,可提高材料的充放电性能。与实验结果比对可知,Cl掺杂Li2FeSiO4后占据O位。制备的Li2-xFeSiO4-xClx/C(x≤0.1)以0.1 C在1.5~4.8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8mAh/g,多次循环后仍有较好的放电比容量。该理论仿真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固相法、软化学合成法等,均可获得活性较高、晶型发育良好的Li2FeSiO4正极材料;且通过表面包覆、纳米化和离子掺杂等,Li2FeSi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通过仿真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研究Li2FeSiO4体系改性机理,缩小成本,提高研究效率。

若想获得更高品质Li2FeSiO4正极材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①优化合成方法,可结合多孔纳微结构Li2FeSiO4材料的优势,不仅能获得活性较高、晶型生长良好的Li2FeSiO4正极材料,而且解决了粉体密度低的问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②对于离子掺杂改性Li2FeSiO4正极材料的深层机理颇具争议,可结合理论计算仿真虚拟,对掺杂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对。

猜你喜欢

溶胶电化学形貌
浅谈氧化铝溶胶制备中溶胶黏度的变化
溶胶-凝胶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微球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关于量子电化学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rs17337023 polymorphism in hypertensive gestational diabetic women: A pilo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