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免疫学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2022-06-27严叶清
梁 卉,杨 英,闻 婧,严叶清,刘 杭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培育“新时代健康中国基层侦察兵”的主阵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方面承担较大责任。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医学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检验人才。
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主要从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临床应用3方面展开,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专业核心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培育国家紧缺、能快速上岗的新型检验人才迫在眉睫。
1 教学现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议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在特定教学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围绕该项目开展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需要,是当前高职教育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1-2]。
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它与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检验人才十分契合。项目化教学法在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医学教育,此种教学法适用于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生操作能力十分重视,但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弱化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这势必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具备岗位所需技能,以致无法顺利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为了给临床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来之即用型毕业生,我们实施项目化教学法,对接人员流入量大的单位,例如,针对检验科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项目设计,使学生不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前接触实际工作内容。与临床岗位对接的项目化教学法运用得当,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2 宗旨与目标
2.1 课程
依据临床实际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将内容抽象的专业课程整合为基于岗位任务的项目化教学内容,开发一套符合社会需求、推广性强的新型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对接岗位的理实一体化课堂中学习。
2.2 学生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掌握从事医院检验科、第三方检验公司具体岗位工作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具备应急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质疑求实的职业精神。
2.3 教师
教师深入临床一线、了解行业前沿,将临床岗位需求融入教学设计;将传统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增强自身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
3 课程设计
免疫学检验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第3学期,总课时96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临床应用及意义。传统免疫学检验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包括抗原、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反应等;专业技能模块,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等免疫技术;临床免疫模块,包括各种常见免疫性疾病等(见表1)。
表1 传统免疫学检验课程体系
项目化教学根据临床岗位需求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免疫学检验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要求和道德素养进行总结。根据具体岗位需求构建了包含七大模块、17个项目的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根据岗位需求构建的免疫学基础课程体系
4 师资队伍建设
免疫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较高的专业课程,因此,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行项目化教学的重要保障。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3]。为了顺应国家改革趋势、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校内专职教师要深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从医院聘请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
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本门课程教师由原来的两人增加为6人,其中,医院外聘教师1人,本校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占2/3。团队成员教学科研能力过硬、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有10年教龄的省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5年教龄的校优秀教师,还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临床检验师,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这是高质量项目化教学的先决条件。
5 教学资源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的项目化教学资源应该由二维转化为三维、由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化。以往的职业教育受各种因素影响致使教师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脚步,无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学资源仅限于教材和PPT,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实现课堂效果可视化,我们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对项目化教学资源进行完善。
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我们依托学习通平台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理论授课视频、课程材料、拓展资料、职称考试资料、学生作品等;与教学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建教学资源,如线下实训教学资源库、校企院三方共建实训室、“双师型”培训基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人才培养方案与其他教学资源(共享病例及数据库、医院虚拟现实场景、检验实训设备、活页式工作手册)。
6 工作手册设计
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或早或晚都要进行教材重编,根据教学模块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聘请临床专家对工作手册内容进行指导与评价等都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行教材的编排受限于学科体系架构,内容陈旧,参编人员大多脱离临床一线多年,不了解最新的临床检验技术和方法,与临床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不能充分对接岗位。
由于传统教材已不适合项目化教学,因此,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同时,还启用了学校、企业、医院三方共编的活页式工作手册。活页式工作手册更加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与仿真性,针对重构后的七大模块中的任务以临床病例导入,按照检测前、中、后的顺序进行内容编排,对接行业最新发展,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例如,项目15“艾滋病毒的检测”,以某医院一实习生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导入,引出教学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检测前进行标本采集、试剂准备等工作,检测中进行标本处理、标本检测,检测后对接行业新规范进行结果判读及分析,初筛阳性的标本后送至实验室检测。
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将项目化教学法引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通过经典工作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内容的逻辑性。此外,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让学生和教师都能看到自身成长,以此增强师生成就感,促进教学良性循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7.1 完善项目化教学课程标准
专业课教师要经常深入临床学习,若时间不允许也应与经验丰富的临床检验师经常交流,明确本课程接轨的工作内容,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教学,最终进行翔实的项目划分,根据“教、学、做”一体理念完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4]。
7.2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各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为项目化教学、教材建设提供必要且前沿的教学素材,也为教学研究和教改工作保驾护航[4]。
8 展望
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应用型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夯实理论、强化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开拓创新,以适应岗位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引入与临床岗位对接的项目化教学法,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未来工作内容,为国家培养来之即用的检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