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劳动经济学课程建设探讨

2022-06-27刘进宋一晓黎晓丹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刘进 宋一晓 黎晓丹

摘要:劳动经济学是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应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探讨。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努力实现“有灵魂”的专业课教学,避免了“两张皮”现象的出现,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劳动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目标、“劳动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分析。其目的在于如何结合专业课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搞好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劳动经济学;教学效果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源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具体来讲,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别以及就业与失业等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新理论、新观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理论的讲解和与社会所关心的各种现实劳动问题相结合,把教师授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课程(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人力资源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在已经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的利用、开发的机制和原理。技能目标:使得同学们能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资和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育人目标: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融入课程思政,使学生德才兼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熟悉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与用工环境,视野开阔,充满活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動的创新型、应用型一流专业人才。

二、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劳动经济学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内容。课程设计以“理论联系实际—深挖思政元素—注重灵活应用—重视理念创新—提高学生素质”为线索来进行。课程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传授式为主向引导探究式为主的教学转变。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应用为主线,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和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包括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生成理论、工资差别与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劳动关系等。知识应用方面包括即使进步与劳动力需求、最佳劳动力供给的时间选择机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收入不均等的测量、失业类型及成因分析、教育投资分析和疫情期间劳动关系的处理等。在知识应用部分,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一步的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思政育人主题与结合点

1.对照党史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2.找准“契合点”,全面分析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三)思政育人融入方式

思政育人融入方式方面,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包括:运用BOPPPS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讲授为主,结合翻转课堂,并辅之以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讨论法。BOPPPS共六个部分,(1)导言(Bridge-in)。导言的作用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晓课程主题和重要性。(2)学习目标(Objective)。这个阶段老师需要给学生布置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通过此次学习可以完成哪些内容,能够理解、记忆、操作、评价或者创作。(3)前测(Pre-assessment)。前测的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先备知识,调整后续的难易与进度,让课程的目标更加聚焦。(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的目的在于让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强化印象,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5)后测(Post-assessment)。后测的目的在于验收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可以采用知识点测试、应用写作、操作演示、感受体会等形成开展。(6)总结(Summary)。总结是对教师课程教学内容的摘要回顾、知识点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还可以布置延伸思考、作业等等,直至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技术手段方面,采用(1)多媒体课件授课(2)学习通(3)毕博平台(4)QQ群或微信群等相结合的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方面,一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结合视频素材、图片素材,形象生动地展示所研究的问题,帮助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二是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三是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体验用经济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劳动经济学的兴趣和成就感。

三、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分析

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而不是“植入”或者“嵌入”。通过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上没有任何“不适应”,努力实现“有灵魂”的专业课教学,避免了“两张皮”现象的出现,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形式了“思政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与条件相匹配,考核评价要及时、全面”的“三位一体”模式,同时,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了思政元素挖掘的成果,做到了目标明确的课程思政挖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改革成果。

依托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平台,着力构建思政元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步走”,并结合部分翻转课堂,在《劳动经济学》理论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的全面实践。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情境,营造倡导思考的学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基于知识点的讨论等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沟通、倾听、协作、组织等多种综合素质。

(1)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师生们在如何看待和深入探讨劳动经济学相关问題时,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对问题的思考更全面、深入,能够站在更高层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而不仅仅是劳动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层面上去考虑。

(2)同学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专业课程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也消除了以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

(3)通过运用BOPPPS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讲授为主,结合翻转课堂,并辅之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学习通、毕博平台、QQ群或微信群等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活动从单调、枯燥中解放出来,从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为辅逐步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上来;课前,通过科学分配小组,营造合作氛围;明确考核标准,培养契约精神;布置预习任务,强化分工意思。课中,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环环紧扣,通过多种生动的教学形式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师的讲授中逐步呈现。课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点,检验内化结果,通过师生交流感受学生变化。

《劳动经济学》课程属于校内人力资管理专业(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升本)的必修课,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广东财经大学每年修读学生350人左右,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此外,通过在线课程的建设,在校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显示度。

《劳动经济学》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在历年的授课过程中,该课程教学团隊的各位成员,每年授课效果均达到90分以上,评价为优秀。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财经类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财经类教学优势和平台。人力资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原属于工商管理学院,这次学校机构改革,划归人力资源学院)作为我校新成立的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劳动经济学》课程是人力资源学院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毕业生进行着长期持续的关注与联系,众多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薪酬水平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多年的耕耘与奋斗使劳动经济学课程成为人力资管理专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之一、与劳动经济学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时也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这些成绩都离不开重要专业课程的持续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

[3]李晓曼,张领.劳动经济学卓越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提升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5)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6/t20200604_462551.html

[5]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

[6]杨国斌,龙明忠.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建设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

[7]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答记者问[EB/OL].(2020-06-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6/t20200604_462551.html

[8]徐刘芬,雷启振.劳动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反思—基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视角的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3)

[9]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

[10]贺武华,王凌敦.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

[11]丁福兴,马 彦.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元素与方法[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12]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投资与高质量就业[J].《财经科学》,2022年(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