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022-06-27扎西尼玛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0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扎西尼玛

摘要: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让各类课程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思政课程体系蕴含的“德育元素”有机地渗透到学科课程中,滋养进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体育教学作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挖掘体育课中的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是全体学生增强体魄、保障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农村;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然而现在家庭的溺爱及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堪忧,“小眼睛”“小胖墩”“豆芽菜”等现象越来越多,同时学生心理素质差、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强则学生强”体育蕴含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立德树人,强身健体,体育教学也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方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用运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用运动锻造学生全身心,让学生在运动中阳光成长、成人、成才。

1.优化思想品德规范,基于立德树人培养运动习惯

德育的开展往往是以班级管理体系为基础,通过客观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习与借鉴班级管理制度,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在体育教学中确立行动的准则与规范,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优化思想品德规范可以从户外教学活动、理论知识课程、场地学习课程等几个方面入手,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在教育中帮助学生远离危险,将安全思想、美德观念化作钢印牢牢地铭刻在学生的内心。这样,以管理制度为基础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德育养成的重视,更有利于后续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添上几条规章制度,“不能打扰正在做体育活动的人”“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跑动”“体育活动之前必须要热身”“体育器材如有缺失请尽量谦让”等,以友善为主体打造和谐有爱的体育课堂。而在场地体育活动中,通过规范器材与场地的使用方式,不让学生的锻炼场地交叉在一起,掌握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由于器材使用不当导致受伤或场地因素影响学生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体育学习中。将德育融入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理解科学的体育知识与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得思想品德规范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进而在行动中落实了德育的培养。相对而言,实践化的德育过程避免了教育的口号化与概念化,小学生能够清清楚楚地通过思想品德规范来理解体育教学,有力地完成了教学的主体目标。可以说,对思想品德规范的优化帮助学生确定了体育活动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宏观上调控了学生的动作,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在体育活动中保持一个积极、活跃的态度。

2.开展体育团队活动,基于立德树人培养合作精神

小学体育中反响最为热烈、学生参与积极性最高的往往是团队竞技性运动,诸如足球、篮球之类,相对而言,田径、跳绳、乒乓球等运动则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候补与调剂。因而,立德树人的过程需要从学生重视的团队性活动出发,在团结合作中挖掘学生的团队精神。此外,大量的训练、巩固练习也能在学生与团队的磨合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在长期锻炼中锤炼出学生的自信心。在团队的组织形式下,良性的竞争与对抗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促使德育过程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逐渐融入团队的过程则说明了这一点。但不得不说的是,教师也需要尽量平衡队伍中的人际关系,调节学生在运动中出现的矛盾与纠纷,同时定期给学生科普相关的体育知识,积极让差异化个体被集体所接纳,这样的体育团队活动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3.巧妙整合游戏元素,基于立德树人培养运动兴趣

小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往往就是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甚至固化成了刻板印象,极其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后续展开。加上体育教学本身的运动强度,容易使小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提后续的德育教学开展了。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点,不仅是缓解学生的运动压力,也是让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体育运动,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收获到乐趣。因而,教师可以从游戏化的角度入手,鼓励学生从体育游戏的角度学习体育知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情感体验的张力。在围绕游戏化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借助游戏去接触、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对体育的学习态度,找准班级内学生的兴趣方向,从兴趣入手德育教学过程。

4.无痕整合生活资源,基于立德树人优化学习体验

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由于教学常常为教师所要求、所驱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不出自主性与独立性,在课外很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进行生活化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待体育活动,爬树是体育活动,跳马是体育活动,单双杠是体育活动,慢跑是体育活动,太极也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只有课堂上那几种,而且有的并不累人,反而还非常有趣;有的就在学生身边,具有强烈的亲近感与即视感;有的锻炼效果很好,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大有裨益。在体育的生活化导入之下,小学生能够从生活化的视角看待体育活动,诸如上下楼梯是高抬腿的简化,乒乓球可以拆分为挥手、横跳等多个动作,等等。而这样的教学角度也为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感觉,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课程思政”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应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和内容,积极寻找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价值的有效实现途径,让“立德树人,体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在运动中得以传承,让学生在运动中有创造、有传承、有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德育素质的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以体育之名,许自己一个广阔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屈明,牛晓.推进学校体育课堂改革践行立德树人育人新风——重庆市2018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8(7):47-49.

[2]骆鹏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创设情境落实立德树人探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013):18,2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