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信息

2022-06-27俞燕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4期
关键词:月面毛细水会

俞燕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Ⅰ卷上的实用类文本是说明“毛细作用”现象的一篇科普类文章,1400字左右,信息量大,阅读用时长。且仅仅阅读一遍,做题的时候必然因遗忘大量信息而须重新阅读,又得耗费更多时间。用梳理信息法解读高考实用类文本则省时高效。

“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实用类文本中的科普类文章需要梳理的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主要对象及其特点,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次要对象(比较对象)及其特点。

一、主要对象及其特点

信息点1——一杯水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信息点2——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信息点3——水具有“黏性”,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信息点4——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信息点5——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

二、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

信息点1——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信息点2——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

三、次要对象(比较对象)及其特点

信息点——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它的表面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

一遍阅读结束后,在稿纸上梳理出来的信息就是这些了。接下来就来看看用梳理信息法解读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效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 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 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 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在理解语言时,能提取和概括主要信息,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先看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1和次要对象(比较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可知玻璃杯中的“弯月面”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而“凸月面”的现象是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的特性,表明的是水银而不是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排斥力,所以A项张冠李戴了,是不正确的,因此第4题应选A。

接着看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2和信息点3,可知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的确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所以B项正确。

再看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3,便能理解C项“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也是正确的。

最后看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中的信息点1和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4,可以理解D项“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的推理是正确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 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現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 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在理解语言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信息,有效地筛选信息,比较和分析其异同;能清晰地解释文本中事实、材料与观点、推断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推论的合理性或揭示其可能存在的矛盾、模糊或故意混淆之处等;能依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信息、观点的真实性、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A项的“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是梳理中的缺漏信息。在实践操作中,梳理的信息与题目的信息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实际情况是要么多要么少。多出来的信息因没有设置题目,不会影响答题,缺漏的信息往往不太复杂,容易记忆,否则也不会缺漏,所以基本上也不会影响答题。比如这道题的A项,作为高三考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了,应该都能判断出A项的这些语句的确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因此第5题应选A。

接着看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1、信息点2和信息点3,可以很快判断出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是为了说明水的内部有吸引力,也就是水具有“黏性”,而不是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说明是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的是一杯水的“弯月面”现象。因此B项错误。

再看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中的信息点3和信息点4,可知C项表现的是水的黏性或张力及重力的作用,而不是水的毛细作用。C项张冠李戴了。

最后看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中的信息点1和信息点2,可知,要想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得到野外去观察,仅仅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是不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的。所以D项的这一部分内容黑白颠倒,是错误的。至于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倒是正确的。因此一个错误选项内容的设置,不一定所有信息都是错误的,可能是一部分信息错误,这样的选项划归为错误选项。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这是一道简答题,题干涉及到的内容是原文的第三段:“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在理解语言时,能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理解并准确概括其内容、观点和情感倾向。”

先审清题干要求“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中的“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考生需要寻找的是除了水有被其他物体吸引的特点之外的河水泛滥的其他几个因素。

接着就按照题干指向要求寻找对应信息点。就能发现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中的信息点1和信息点2,就很容易地找出水的纯度因素、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大小因素、气压因素这三个因素是造成河水泛滥的“其他几个因素”,每个因素得2分,满分6分。

结束语:

因此,只需要阅读一遍就能把文本的重要信息掌握得清楚了。而且通过三个方面的信息梳理,对文本内容也有了深入理解,做对题目也就很轻松了。此外还需要提醒考生,梳理信息不要在试卷文本上直接梳理,避免信息交叉混杂,省去阅读第二遍或再次快速浏览寻找信息耗费的时间。

为了更快速地阅读,在稿纸上梳理的时候不能摘抄文章的那么多文句,考场上,写几个关键字词就行了,只要自己能认得写的是什么,写得速度越快越好。上文梳理的信息比较多,除了是为了阐述清楚梳理信息这种方法是如何有效解读高考实用类文本的才摘抄了那么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考生对“毛细作用”现象比较陌生,科普类文章,名词术语多,解释要具体详尽考生才能理解,特别是文科考生。

(222042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級中学)

猜你喜欢

月面毛细水会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人类在月球上撒一泡尿会怎样
孩子半夜吼喘,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把手放进袋子里
“月面”第一片绿叶是这样长出的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
1957·月球属于美利坚?
为什么水会结成冰
关于粘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测量方法的论述
为什么水会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