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腔热血铸“神刀”

2022-06-27杨金高乐晓琴付施蓓

老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山东

杨金高 乐晓琴 付施蓓

从抚州市东乡区城区出发,经体育馆,过渊山岗,再向虎圩乡前行,约10来分钟,往左一拐,我们就可以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誉为“神刀”的山东大学教授艾兴的出生地:红亮垦殖场艾家村。前不久,笔者一行前往艾家村,寻访艾兴留在家乡的印迹。村干部艾齐全的祖父与艾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年轻时经常帮艾兴挑担子送他去读书。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艾齐全向我们讲述了艾兴鲜为人知的故事。

出身贫寒徒步赴厦

1924年8月24日,艾兴在艾家村出生。父亲艾虎生担任过国民政府钱财征收员,母亲黄珍珠是一位善良的家庭妇女,不识字,只会务农。艾兴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他14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境更加贫寒。好在母亲开明,加上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艾兴从去邻村读私塾开始,到进入东乡县立汝东小学、省立临川中学(今抚州一中)、东乡一中学习,成绩一路遥遥领先,村里人赞慕他是“文曲星”。因为成绩优异、品行又好,艾兴获得过保送浙江大学的机会,却因为路途遥远、家里无法负担路费而放弃。1942年,18岁的艾兴考入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也是因为家里贫穷,在征得母亲同意后,他决定徒步前往厦门。东乡距离厦门有600余公里,艾兴提前半个月出发,翻山越岭,渴了就喝山涧清泉,饿了就吃点包里自带的干粮,路上遇到过好心的卡车司机,也碰到过小偷扒窃,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按时到达厦门大学。他所就读的机电工程系是当时厦门大学师资水准最高、对新生最具吸引力的学系。在厦门大学,艾兴开启了与众不同的学术生涯。

由闽入鲁扎根山东

1947年,艾兴从厦门大学毕业,留校任教,5年后晋升为机械系讲师,兼任金属工学教研室主任。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让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凸显出来了。作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自然成为向全国高校输送人才的宝库。艾兴等人服从国家安排,被分配到浙江大学任教。就在他整装待发之际,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突然问他:“你是否愿意去山东工学院(今山东大学前身之一)授课,帮助山东振兴机械专业?”当时,山东重工业发展条件比浙江差很多,人才更是紧缺,没有人愿意去。艾兴深知:山东工学院不是好去处,那里教育形势严峻,可谓百废待兴,几个同事都选择了条件较好的上海、浙江等地的大学。王亚南很尊重艾兴的想法,真诚地对他说:“当然,你完全可以按照分配去浙江大学。”可艾兴认为,越是艰难越要向前。他回答王亚南:“山东在工科机械方面是空白的,比起其他地方高校,山东高校更需要我。再说,我本来就是从一无所有的地方来的,所以,我不怕到一无所有的地方去。”他在厦门一所医院做医师的妻子黄淑德贤淑有德,对艾兴的决定给予了坚定支持。于是,艾兴带着妻子来到山东,一心服务山东高等教育和中国装备制造业,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山东大学,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从29岁到94岁,他在山东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全国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的华丽转身,先后成功研制了6个品种、12个牌号的新型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其中3种为世界首创。1966年,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切削用量手册》,该书后于1985年、1994年分别再版,影响深远。他撰写的《金属切削原理》一书被全国高校广泛使用。他是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在学界获得“神刀”的美誉。1999年,艾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在山东大学的同事眼中,艾兴教学不局限在三尺讲台和实验室,更重视让学生到工厂去实践、创新。他认为,一个学生只有为国家的生产力进步作出贡献,才算是成才。2006年,他带的博士生万熠准备留校任教。艾兴找他谈话:“你虽然是从学校到学校,但实践能力需要提高……我们搞机械的不能老待在实验室里,我们做的东西也不能只躺在实验室里,还是要来源于世界、用于世界。”因此,艾兴把万熠推荐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去做博士后。万熠说:“这个过程确实提高了我对企业的了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也为我后来做一些企业课题打下了基础。”艾兴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几乎跑遍了全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一方面带领学生实习,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机械加工的切削用量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艾兴对学术工作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做他的研究生非常辛苦。学生开玩笑说:“跟着别的导师做博士是苦,跟着艾兴院士做博士是痛苦。”学生工作达不到艾兴要求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真糟糕”。这带着浓重江西口音的3个字,几乎伴随着他带的每个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如今已是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的刘战强便是其中一位。他在研究生第二个学期上艾兴的课,其中一门课只有4个学生。即便人少,艾兴依然严谨规范,认真按照教学大纲备课。在简陋的小办公室里,艾兴就和在大教室一样声音洪亮,讲课非常认真,学生们也听得投入。尽管学生们认真听讲,期末考试也只有一半人通过。刘战强自豪地说:“我就是通过那次考试的两个人之一。”

耄耋之年坚持工作

2010年1月20日正值大寒,山东济南下了一整天雨夹雪。次日清早,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的道路成了明晃晃的“玻璃路”,行人无不小心翼翼。早上8点,同事王允修老师看到86岁的艾兴一步一滑艰难走在路上,不由得大吃一惊:如此冰天雪地,年近米寿的艾兴要去哪里?他赶紧上前搀扶艾兴,不无埋怨地说:“艾教授,路这么滑,您这么大岁数,万一摔伤了怎么办?”艾兴笑着回答:“不要紧的,我已和博士们约好了,9点钟在实验室研究博士论文课题。说过的事情必须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王允修甚为感动,赶紧挽住艾兴的胳膊,将他送到实验室。路上,艾兴几次对王允修说:“你快去忙你的事,我自己可以的。”这口吻分明蕴藏不安,好像给王允修添了很大麻烦似的。后来实在拗不过王允修,艾兴只好接受他的好意。在山东大学工作65年,艾兴培养了4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机械工程领域学术带头人、省部级领导或企业家、工程师。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评价艾兴:“做人做事做学问,艾老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尽管年事已高,艾兴仍坚持奋战在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一线,风雨无阻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做课题、评审博士论文、出席学术会议。他的健康长寿得益于心胸开阔、毅力坚韧,也得益于60多年来一直喜欢攀登千佛山,与登山结下不解之缘。他说:“每天坚持爬山,领略山魂林韵,特别是在下雨时爬山,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这和潜心做学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0C4DB567-1758-4DB7-AE07-51627FF0E814

生活简朴不徇私情

2019年,艾兴的女儿艾量以《无尽的缅怀思念,无穷的精神财富》为题,追忆了她的父亲艾兴惜时如金的故事。他把时间都用到工作和学习上,把实验室当成家,把家当作实验室,几十年如一日。哪怕去世前无法说话,艾兴还坚持每天把想法写下来给学生看,并列了很多课题的名字。艾量说:“父亲的衣服全是旧的、家具用了四五十年,可是他却毫不吝啬地资助学生和有困难的人;父亲淡泊名利,不让大家喊他院士,主动谢绝宣传和奖励。他做事执着,坚持学习外语,坚持锻炼身体,在生活中勤于记录,每件事都做到科学严谨。父亲是慈父也是严父,为家庭树立了良好家风,他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正直正派,知恩图报,少说话,多做事,勤思考。”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艾量尽心尽孝,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用来照料父母,她和家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默默坚持、努力奋斗。2019年5月,全国妇联公布“最美家庭”名单,艾量的家庭名列其中。

艾广明是艾兴哥哥的孙子。1986年暑假,艾广明高考落榜,他的父亲带他到艾兴家里,想请艾兴帮忙找份工作。艾興很尴尬,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我是个无用的人,就当个老师,又没有太多接触学院以外的人和事,这求人办事的脸面也拉不下来。”艾广明的父亲央求艾兴说:“叔叔,我家广明心气高,想跳出农村,听说您好多学生都是当官的,您帮他找找关系,行吗?”艾兴又是一阵沉默,随后摇摇头说:“不行,当官有当官的难处,再说我不主张年轻人一踏入社会就去托人找关系,这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艾广明鼓足勇气对艾兴说:“爷爷,我不愿意种田!”“呵呵,种田也不赖。现在改革开放,只要人勤快,干啥都赚钱,行行出状元嘛!”他抚摸了一下艾广明的头又说,“要不,你就掌握一门技术,学开车吧!”“好!这个我喜欢!”艾广明高兴地说道。“这样也好,还是叔叔帮广明想得周全。”艾广明的父亲随声附和。艾兴笑着说:“技术推动经济,我也是搞技术的嘛!以前不识字为文盲,现在不懂技术也是文盲呢!”就这样,艾广明在艾兴的指引下,学会了开货车。1993年,艾广明事业已有所起色,有一次路过山东济南,便顺道去看望艾兴。那时,艾兴是著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满心期待坐爷爷的专车去游玩一番。谁知道艾兴领他徒步出校门,带他坐公交车,到了景点和普通游客一样排队、买票。路上遇见熟人,他还指着艾广明介绍:“这是我的侄孙子,我带他来逛逛。”

2018年4月7日,艾兴在山东济南去世,享年94岁。作为数控刀具行业唯一的院士,艾兴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友善的待人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给故乡东乡区的夜空抹上了一束永恒的灿烂星光。

责编/文邦0C4DB567-1758-4DB7-AE07-51627FF0E814

猜你喜欢

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山东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Cloud Computing in Data Backup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武陵春
A review of Fukuyama’s notion of “The End of History”and its competing ontologicaland epistemological standpoints
董梅作品选
鲁迅理发